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永垂青史英名传——记张信传烈士

更新时间:2022-12-29 11:30:31点击:

永垂青史英名传

——记张信传烈士

魏兆泉

马鞍山巍峨、耸峙、峭拔,壮丽,如今已是莱芜市的游览圣地。每逢假日,人们来此登高望远,极目天地之间,心旷神怡。然而,当地的人们不会忘记:半个世纪前的1943年春,有一位八路军教导员曾带领一连战士在此与日寇进行了一场血战。激战中,这位教导员和部分战士为国捐躯,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抗日英雄颂歌。这位教导员就是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旅的张信传。

张信传,1917年生于桓台县侯庄北龙村一户农民家庭。父亲张守元是村里的中医。张信传兄妹六人,他排老二。他八岁上学,读私塾,念新学,达到高小文化程度。幼时他最爱听民族英雄的故事,纯洁的心灵饱受了英雄思想和行为的熏陶,培养了他疾恶扬善,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无私无畏的品格。

张信传的故乡北龙庄,坐落在乌河岸边,他经常在岸柳飘扬、碧波逐流的乌河岸上看书。有一天,他捧着《水浒传》坐在柳荫下,正读的津津有味,不远处一群儿童在河边戏水打闹。突然这笑闹声消失,周围呈现出一片寂静。张信传抬头一望,只见那群孩子光着屁股,拖着衣服,慌慌张张向村里跑去。他向河中一瞥,见滚滚河水中时隐时现露出一小孩的头顶正顺流而下。不好!有人落水。张信传不假思索,立即纵身跳到河里,猛扑上去把溺水的小孩拽了上来,直至救醒,然后把他领回到自己的家里。经父亲检查过确实没事了,才把这小孩送回家。事后,他找上这群孩子,给他们讲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告诉他们见义勇为才是好孩子。从此,张信传成了这群小孩的好朋友,孩子们经常找他讲故事听。渐渐地村里的青年们也来听他讲历史上的英雄故事,一个个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信传便与邻村教学的张奎连老师结识,俩人情投意合,经常通宵畅谈,倾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年秋后,二人决计投奔廖容标,参加了他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张信传从那时开始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于10月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又追随廖容标参加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

黑铁山起义后,张信传分配到五军政治部任宣传干事。他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抗日救国理论,积极编写宣传材料,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与此同时,他时刻不忘苦练杀敌本领。每逢有战斗任务,他都积极报名参加。从廖司令指挥的夜袭长山城、小清河陶塘口伏击战、三官庙等战斗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学到了不少对敌作战的经验。

1938年夏季,他跟随廖司令调到四支队。这年11月,驻守张店的日军指挥官牟田少佐,组织部分兵力,包围了我驻索镇的十二梯队。为解十二梯队之危,四支队由廖司令亲自率领,从乌河岸边的沙沟河去增援索镇,经过里应外合,十二梯队得以安全突围。牟田少佐见这次军事行动不能得逞,十分恼火。于是便调转了攻击方向,他集中了2000步兵,百余名骑兵,加上两架飞机的掩护一举包围了我四支队驻地侯家庄。张信传在营首长的指挥下,带领二连20余名战士在村边埋伏好,他们弹上膛、刀出鞘,严阵以待。当鬼子行进到村边几十米远时,他们一阵疾射把最前头的几个鬼子撂倒。乘敌人后撤的机会,他们便借助墙角和门房重新埋伏好,敌人一挨近,他就指挥大家开火,直打得鬼子摸不清虚实不敢进村。从其他地方进村的敌人,也同样被我军击退。敌人一轮攻势未讨到便宜,便重新集合,准备发动第二次进攻。恰在这时我增援十二梯队的廖司令率部赶来增援,他在村外向敌人开火,被包围在村里的部队乘机发起了突围。张信传带领着这20来个战士,边向鬼子投掷手榴弹,边高喊着:“冲啊!”打得鬼子四处躲闪,他们一鼓作气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在村外的墓地里和廖司令会合了。敌人尾随而至,把墓地层层包围,廖司令沉着指挥从容应战,他命令大家三人一组,五人一伙,各自为战,向四面突击。张信传带领4名战士组成一个小组向外突围,因在自己村边作战,他对地形位置非常熟悉,借着地形地物的掩护他们从容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突围后,他派一名同志迅速去给三支队杨国富司令送信,自己顺原路返回战场,连续营救出20余名战士。当杨司令率三支队和廖司令一齐内外夹击敌人时,敌人腹背挨打,只好撤出了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我7名同志英勇牺牲,10余名同志受伤。而敌人却以30余名被毙、20余名负伤的结果,为这次偷袭战付出了代价。

1939年3月,四支队在博山、临朐交界地区进行了改编,将原来4个团编为3个营,张信传任九连指导员。随后部队根据上级指示,挺进泰莱地区开展游击战。张信传和王连长各带一部兵力,分头向泰莱地区前进。一天,张信传带领部队行至博山附近的一个山庄时,侦察班长前来报告:“我们的行动已被敌人发觉,博山300余名敌人正在向我包围过来。”张信传立即带几位排长赶到村边察看地形。这是个三面靠山的村子,如果真叫敌人包围住那是很危险的。张信传经过反复思考后对几位排长说:“如果我们继续转移,敌人还会尾追,说不定会给兄弟部队带来麻烦。我们就是打鬼子的,不打心里不顺劲,不如我们来个将计就计,索性先打他一下,说不定还能有场好戏看”。接着他命令房排长:迅速带你排占领西山,选择好地形作好隐蔽,待我们在村里打得激烈的时候,绕到敌人的背后发起攻击,把我们接应迎出去。张信传部署停当,部队严阵以待,静等敌人的到来。黄昏前,敌人果然把村子包围了,第二天凌晨四点天还没亮敌人开始进攻。敌人从东西山坡分南北两路向村里攻击。根据张信传的安排,守在村南北两头的战士,依托有利地形,向来犯之敌进行猛烈反击。在打死打伤部分敌人后,他们且战且退,将敌人诱至村当中。这时张信传指挥大家,凭借一棵大槐树和几块巨石掩护,对南北两面进攻的敌人进行了狠狠地打击。张信传靠在机枪排曹排长跟前,叫他南打一阵,北打一阵,打的敌人发了疯。南边的向北射击,北边的向南乱打。敌人的机枪、冲锋枪、小炮一齐开火,结果他们自己打起自己来。这时我埋伏在西山敌人身后的房排长,指挥全排在敌人的身后开了火。张信传见时机已到,便带领部队向村西发起了冲击。村西的敌人前后挨打,支撑不住,张信传带领部队冲出了敌人的包围,登上了西山。此时,村里的敌人自己打自己的激战正酣。直到东方破晓,村里的枪声才渐渐停止。这时,张信传和同志们迎着曙光,健步行进在山间小路上,大家高兴地说笑。有位同志现场编了一段数来宝:这一仗打得实在妙,指导员上任出高招,汉奸鬼子自打自,攻击的劲头真不小,指挥官一看傻了眼,嘴和鼻子都气歪了……

部队到达泰莱地区后,张信传经常带领小股部队,在敌人出没的公路上设埋伏、割电线、埋地雷,不断地袭扰打击敌人。

1939年秋季,四支队参加了由山东纵队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的反顽匪战役。在相继攻克了顽匪秦启荣各部盘踞的一个个村寨后,张信传和王连长带领全连攻到杨家庄。刘教导员对张信传说:“现在敌人已成了惊弓之鸟,我们马上要进攻峨庄,敌人一定会向太河方向逃跑,你带两个排向西北插过去,把敌人的退路截断!”张信传按营首长的命令,带领着战士们翻山越岭,不到一个小时就奔到石门村。这个村坐落在峨庄与太河中间,是敌人逃跑的必经之路。部队进村后,发现村里没有敌人驻守。经打听,在村对面山崖壁上,有一座小庙宇,上面驻守着敌人的一个班。张信传将部队隐蔽在村边,他望着这一里路宽的河滩,对两位排长说:“庙里的敌人放着先别打,如若一打,那边退下来的敌人就不会向这边来了。一旦他们向两面山上逃去,或是同庙里的敌人里应外合,我们的任务就很难完成。待我们消灭了退下来的敌人之后,庙里的敌人自然就成了瓮中之鳖。”两位排长对张信传的分析点头称赞。这时,他们顺着河滩向峨庄方向瞭望,果然不出营首长所料,一部分敌人逃了过来。有四十来人,一个个无精打采,他们三个一帮两个一伙,在河滩里散开有一里来路长。张信传经过仔细观察后对曹排长说:“曹排长,带上你们排向前一里路,绕到敌人背后,咱给他来个前后夹击,不让一个跑掉。”曹排长走后不长时间,两个走在前头的敌兵,大大咧咧走了过来,可是刚一到村头就发现黑洞洞的枪口直指胸前,只好乖乖地举起了双手,当了俘虏。后面的敌人发现情况不妙,不敢再进村,一个个惊慌失措,撒开腿沿着北边山根向曹排长他们埋伏的地方跑去。此时驻在半山腰庙里的敌兵站在花墙上高喊道:“哪一部分,跑什么?”正好一个军官模样的跑在下面,他边跑边骂道:“你八路爷爷来啦,还不知道,你等死吧!”那个兵不以为然地说:“八路还不知在哪个天边,先吓成这个样!”战士们听到敌人的对话,一个个忍俊不禁。见敌人已全部进入我伏击圈,张信传高喊一声:“打!”战士们一齐开火。曹排长的机枪也在敌人的对面呼叫起来。敌兵在河滩里,被我打得东躲西藏,不敢招架,缩成一团。张信传高喊着“缴枪不杀!”带领大家冲了过去。除了少数被击毙,其余全部举手投降,仅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这时,庙里的敌人,看到我军勇善战的场面,被惊得目瞪口呆,不但没敢开枪,听到我军喊“缴枪不杀”,他们也一个个举着枪,走下来缴了械。这次战斗,共俘敌40余名。与此同时,我一支队也把太河的敌人全歼,我军夺取了反顽匪战斗的辉煌胜利。

1939年11月,日寇纠集三十二师团驻十一个县的兵力两千余人,沿章莱公路,合击我泰山区根据地。一天早晨,张信传和王连长正领着全连在河滩里训练,营部来了紧急通知,要连长和指导员到营部去。他俩迅速赶到营部,李伯秋教导员向他俩通报敌情。他说,敌人又调动了大批兵力,企图用“牛刀子”战术直插我们的心脏。我们已作了充分准备,大部队要到桃花峪去痛击敌人。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抽调部分兵力,四面出击,绕到敌人的左右侧或背后,寻找战机,狠狠地打击敌人,不叫敌人的阴谋得逞。你们连的任务就是要插向敌人的左侧,寻找机会出击,出其不意打他个措手不及。我们要以四面开花的战术,把敌人的部署打乱,粉碎敌人的进攻!二人听完后当即表态:“请营首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好任务!”随后张信传和王连长带领着全连的战士踩着崎岖山路,翻山越岭,向敌人的左后侧急速迂回。一连过了几个村子,都未发现敌人,他们便向靠近公路的村子奔去。在一座砂石山的转弯处,张信传和王连长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两人挥手示意部队隐蔽好。山下便是大王庄,村里已经住了敌人,从山上沿着一条小路向西北下去,可直通到村里。张信传和王连长趴在地上,居高临下仔细观察着村东口那个鬼子岗哨思索着。王连长问道:“指导员,你看怎么打?”张信传笑着说:“王连长,我看出你已胸有成竹,快下命令吧。”王连长也笑着说:“统一下意见吗,你快说说看。”张信传说:“从敌人岗哨看,这伙敌人像是在等命令。他对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觉察,正是袭击的好机会,只要我们先狠狠地揍他一顿,然后定能牵着他的鼻子走。这个村的情况我们都很熟,先攻进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王连长高兴地说:“老伙计,咱俩真是不谋而合,就这么办!”张信传接着说:“王连长,这头阵还是由我先来!”这时,几个排长也凑上来争着打头阵,可是他们从连长的口气上已经明白,连长已决定由指导员先上。他们知道,指导员不但平时做思想工作条条有理,处处是道,叫人口服心服,而且打起仗来更是英勇善战,胆识过人。只要他考虑成熟的事,就有九成的把握,大家更明白,现在不是争勇斗胜的时候,为了争取战斗的胜利,他们服从连长的决定。张信传对几位排长吩咐:“你们做好战斗准备,待会儿看我的手势。”说完,他从战士小刘手里拿过一支大盖枪,上好了刺刀后,又到地里拿了两捆玉米秸,把枪夹在里面一块扛到肩上,然后大摇大摆地顺着小路向村口走去。只见他走到哨兵跟前,乘敌不备猛一用力用玉米秸把那个哨兵砸倒,然后一刺刀便结束了敌哨兵的性命。按照他的手势,王连长除留下一个排隐蔽在山上留做接应外,便带领战士们迅速冲到村口。这时村里街道上寂静无人,张信传带领十来个战士进了村,走了有十几米,见一伙敌人正在一个院子里吃饭张信传一挥手,战士们向院里投开了手榴弹。随着手榴弹的爆炸,村里四处响起了哨子声,惊慌的敌人满街乱窜,乱哄哄地跑着去集合。张信传领着战士们边扔手榴弹,边射击,边向前冲。有3个鬼子跑到了张信传对面,张信传一刺刀结果了最前头的一个,第二个鬼子刚要举枪,被他用枪托捣在脸上,转身就是一刺刀,第三个鬼子调头要跑,被他一枪也结束了性命。张信传在一瞬间连续消灭了3个鬼子,这个场面被乱跑的汉奸看到了,他们惊慌失措地边跑边喊:“八路的主力进村了,八路的主力进村了……”村里的敌人听到后,集合着的部队遂又乱了阵。战士们在张信传带领下,犹如下山的猛虎,有的用刺刀,有的用机枪扫,有的用手榴弹炸,从村东口一直打到村中心,又从村中心打向村南,当他们打到村南头时,村子里连个活着敌人的影子也见不着了。他又折回村中心,和王连长他们汇合了。这时,有些战士一时杀得性起还想向北打,被王连长制止住了。张信传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村南头没有敌人,我们要立即从村南撤到山上去,免被敌人包围。”于是,他和王连长带领战士们从村南撤出,迅速上了东山上。大家在山上居高临下清楚地看到,敌指挥官在村北树林边,指挥部队对大王庄实施包围。敌人从村里出来时,张信传和王连长指挥部队向敌人射击,敌人终于发现了目标,慌忙调兵遣将开始攻山。当敌人攻上山头时,看到了我军正向另一山梁撤退。敌人在其指挥官的指挥下,攻势更加迅猛。当他们追到山梁上时,看到我军已过了山谷向另一座大山爬去。就这样打打走走,一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敌指挥官望着这片起伏多变,怪石满目的山峦和在眼前跳来跳去却总也够不着的我军指战员,终于发现上了当。所以不管张信传和王连长如何指挥部队向他射击引诱,再也不肯来追,领着他的残兵败将头也不回地撤走了。就在这天,我四支队主力在桃花峪主战场狠狠地痛击了敌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牛刀子”战术。

1939年冬季,张信传受部队首长委派,回故乡长桓地区做扩军工作。此时,他的老家卫固已沦陷为敌占区,日军在这里安了据点。有一天,正值卫固大集,张信传对他的好朋友孟兆经说:“今天是卫固集,我想到集上去,你去不去?”孟兆经担心地说:“你不怕被鬼子抓到吗?”张信传笑着说:“你把话说倒了,咱是打鬼子的,鬼子是怕咱们的,他站岗就是怕咱进去,他越怕,咱就越去。”孟兆经歪着头瞅了瞅张信传,打心眼里钦佩说:“嗬!看不出来当了八路军官,还真有一套。去就去,你不怕,我就不怕!”二人来到卫固村西头,刚要进村,站岗的鬼子过来把枪一横示意检查,他俩被站岗的汉奸在腰间摸了一摸,便被放了进去。二人在集上东瞧瞧西逛逛,张信传突然发现一个汉奸正在光天化日之下纠缠一位姑娘,他便走了过去。只听到汉奸对姑娘说:“你答应我,保你享福,要不,我就让皇军到你家去。”赶集的人们有的怒目而视,有的长吁短叹,大家敢怒不敢言。张信传站在一旁冷冷说道:“你就不怕掉了这吃饭的脑袋吗!”汉奸闻声抬头见只有张信传一人:“他妈的,你敢管闲事!”说着举手就打。张信传翻手抓住汉奸的手腕,一使劲,这个汉奸疼得跪在地下了。正巧,此时一个鬼子从此经过,他看到了发生的一切,便端着刺刀过来,照着张信传就刺。张信传一转身闪过,左手攥着那个汉奸,右手顺势从脖子后边掏出手枪一甩,“呼”的一声鬼子立即送了命。汉奸顿时吓得浑身哆嗦起来,一个劲地哀求道:“八路大哥,饶我这条狗命吧……”老百姓们看到小鬼子被打死,汉奸也跪在地上求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为掩护张信传,都不约而同地东跑跑,西闯闯,防止鬼子和汉奸赶来。张信传对跪在地上的汉奸说:“放你生路可以,回去告诉他们,谁再坑害老百姓,八路就专找谁算账!”这个汉奸连磕几个响头说:“多谢大哥留我这条狗命,我一定改邪归正,再也不做坏事。”张信传和孟兆经进入了人流,随着大家高喊:“八路来了,八路来了,鬼子死了,鬼子死了……”边喊边涌到村口。站岗的汉奸听到喊声,心里发了慌,唯恐碰上穿便衣的八路没了命,所以对出村的人流不敢阻拦,站岗的鬼子在一旁也傻了眼。张信传和孟兆经顺利地出了村。张信传孤身闯敌穴的事很快被传开了,张信传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和热血青年们的崇敬。

有一天,一伙汉奸倚仗鬼子撑腰,来到张信传家,见家里无人,便大施淫威,把他家的东西洗劫一空。张信传闻讯赶回家后,父亲对他说:“孩子,这件事不怪你,你做得对,我料定这种事早晚会发生。只要有鬼子,就没有老百姓的好日子过。你去干吧,好好干,为咱中国人出气!”张信传对申明大义的父亲,心里十分敬佩。他把家里安顿好,继续去做扩军工作。1940年春,他领着孟兆经、张奎明等十余名爱国青年回到了四支队。

1940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一、四支队合编为山东纵队第一旅。10月中旬,当部队转移到莱东地区苏家上坡时,与博山之敌500多人遭遇。营部命张信传带八连迅速占领磨石峪东侧高地阻击敌人。张信传卧在阵地前,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间隙中,详细观察敌人的动向。他估计敌人参与进攻的有300来人,便命令全连投入战斗,当敌人靠近后,张信传指挥全连一齐投手榴弹,直炸的敌人鬼哭狼嚎,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我们击退。接着敌人发动第二次进攻,他们分左中右三路向我阵地袭来,张信传命两个班分守左右阵地,待中路敌人靠近后,他带领全连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包剿中路之敌。敌人见我军来势勇猛,势不可挡,唯恐被我军消灭,便迅速退下山去。左右两边进攻的敌人,见打主攻的中路被我军击退,恐怕被我军分割包围,也狼狈地退了回去。黔驴技穷的敌人,第三次进攻采用羊群战术一窝蜂涌来,张信传望着敌人冷冷一笑,他令二排从左、三排从右,主动出击包抄敌人。敌人靠近了,他命令司号员吹起冲锋号,全连全线出击。敌指挥官对我军估计不透,见我两侧的来势凶猛,只好转身领着部队潮水般退了回去。敌人快到山下时,张信传又命令吹号收兵。这次战斗张信传带领全连毙敌60余名,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战后不久,张信传被提升为营指导员,1941年调入四旅。此后,他转战在泰莱山区,参加了大小十余次战斗。

1943年春,张信传带领一个连的兵力,在泰莱地区马鞍山下被数十倍日寇包围。张信传带领着一个班,迅速抢占了马鞍山有利地形,把敌人吸引过来,使全连突围转移,最后他却和同志们被敌人死死的包围住了。他带领大家,横下一条心,誓死报国,和鬼子展开了血战。子弹打光了便和敌人拼起了刺刀,虽然消灭了数十名敌人,终因敌众我寡,同志们大都壮烈牺牲。凶恶的敌人想活捉张信传,他带着遍体的伤痕和满身的鲜血,怒视着敌人,敌人越逼越近,张信传用力把枪摔坏,奋力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毅然纵身跃下悬崖。

张信传以他年仅26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