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民主革命先驱王光祈

更新时间:2023-06-13 11:30:03点击:

王光祈(1892-1936),字润玙,笔名若愚,温江县鱼凫镇小河村(今温江区柳城街道办事处永宁路社区)人,自幼家道衰落,生活清苦。9岁入本地一家私塾读书,15岁就读成都第一小学堂高年级,毕业后考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丙班,1912年春毕业于成都府中,清贫之中刻苦攻读诗书。

1914年为追求理想出川赴京并考入中国大学攻读法律。读书之余,除担任清史馆工作外,还参加《京华日报》的工作,任《四川群报》驻京记者。1918年7月以优异成绩(第二名)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是年冬,参与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是主要撰稿人之一,并执笔为创刊号写了《国际社会之改造》的社论。与李大钊等7人发起并组织“少年中国学会”,被选为执行部主任,主持学会工作,先后介绍毛泽东、张闻天、挥代英、赵世炎等加人少年中国学会,创办《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等刊物,宣传新文化,研究新思想。五四运动爆发的当天,他直接参加了这一运动,当晚即将火烧赵家楼的情况,写出长篇通讯传到成都,使成都青年得以及时了解情况。同李大钊、瞿秋白一起担任《晨报》编务,在《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在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支持下,在北京组织“工读互助团”,探索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的道路。这段时间王光祈参加革命活动频繁,发表宣传进步思想的文章颇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积极宣传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进行空想社会主义实践。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人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学说纷纷涌入,王光祈陷人仿徨和痛苦之中。1920年王光祈以上海《申报》、《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特约驻德国通讯员身份,来到德国法兰克福。在撰写大量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章和通讯的同时,至力于音乐学的研究和著述,企图通过音乐唤起民众,他说:“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他撰写了多部重要音乐论著,1934年,王光祈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得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他是现代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第一使者,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在欧州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第一位音乐学家。最早系统地比较东、西方音乐,音乐论著颇丰,著有《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音学》、《中国音乐史》、《西洋音乐史纲要》等音乐专著16种,并在中外报刊上发表音乐专论数十篇。

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因脑溢血不幸骤逝于德国波恩。    

王光祈先生是“五四”时期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是该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主革命先驱,是中国近代卓越的音乐学家、音乐史学家、中西比较音乐学的奠基人、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