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朱广笃为掩护群众而牺牲

更新时间:2023-05-22 11:30:03点击:

朱广笃,原名朱洪,化名徐继海。1910年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南郊三官庙村一户财主家中。父亲朱世才,颇有资产,除在三官庙经营田产外,还在徐州市内经商,是个本分的生意人。

朱广笃幼年勤奋好学,少年时就学于徐州第一高等小学(即铜山实小),后考入徐州铜山师范中学,1928年秋毕业。年轻的朱广笃性格开朗,富有正义感。在当时铜师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下,他通过杜基丹阅读了一些马列主义的进步书刊,又加上他对近代史的研究及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感受,于是在他少年的心灵中萌发了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这都造就了他在学校里就是个交友广泛、仗义敢言,思想非常活跃的学生。

初中毕业后,因为他思想激进,太露锋芒,已经受到徐州当局的注意,父亲把他送到北平求学。这时,日寇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他在北平参加了“援华抗日团”的学生运动,并积极地进行抗日宣传,抵制日货等一系列活动。也就是在这时,他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并在1930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1年夏天,父亲将朱广笃接回徐州。通过私立徐州中学校长朱立民的关系,就读于私立徐州中学高中部。同时,他在离开北京时,接受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到徐州继续开展党的地下活动。

1931年秋,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抗日义勇军马占山将军率部抗战,举国支援。“义勇军青年援马团”奔赴各地,宣传抗日,招募青年,由上海、南京来到了徐州。该团在徐州老城隍庙开大会宣传抗日,号召青年参加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寇。朱广笃当地发表慷慨演讲,血书签名,随团北上。翌年,其父因怕独自朱广笃有失,将他带回徐州,继续就读于私徐高中。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寇对徐州大肆轰炸,朱广笃带侄子到三官庙村躲飞机,借机向周围农民宣传革命和抗日。1937年冬,南京沦陷,朱广笃去了西安,继续关心时政,勤于学习。1938年春,朱广笃告别父亲,去了延安。朱广笃到了安五堡抗日青年训练班(延安办的)学习和工作。不久,朱广笃便被组织调到延安总部二局工作,接着二局安排他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延安留守团任侦查参谋。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平协议,发动了内战,解放战争爆发。1946年2月,延安总部二局派朱广笃跟随郭子化同志到鲁南军区工作,担任军区司令部侦察科参谋。基于他是徐州人的有利条件,侧重于徐州地区的情报工作。当时的老同志赵亦浩、沈鸿毅等人回忆说:在此期间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活动于微山湖周围,台儿庄附近,以及运河两岸,徐州近郊等地,他非常机警干练,不怕艰苦,对党忠贞不二,同群众关系密切,确实是一位党的好干部。

1946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仍然不甘心失败,重新集结残余兵力,发动了“重点进攻”,山东首当其冲。1947年初,我人民解放军为了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作了精密的部署。鲁南军区派朱广笃带一部电台到徐州近郊设台工作,徐州地下工委城工部派郝玉玲同志配合他工作。朱、郝二人一边寻找适合建立电台的地址,一边搜集敌军的情报。

1947年2月,春节过后,鲁南大地上到处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家家户户不堪国民党败兵的窜扰,纷纷走避。朱广笃刚刚获悉国民党薛岳部整编二十六师即将向鲁南大举进犯的紧急情报,为了尽快把情况送回司令部,连夜在峄县东北的路上,为了便于掩护,他混在几个老乡中间走路。突然从前面小树林里窜出一伙人,有的头戴国民党军帽,有的身着国民党军服,手持武器,举枪嚎叫“站住,检查!”朱广笃心想:宁愿自己受损也不能误伤人民群众!为了保护群众,在向野地撤退途中,他中弹身亡,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