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2 11:30:03点击:
我的战友常瑞广
性格豪爽,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办起事来公道老练,着装总是干净整洁,随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干劲,这就是到白水河派出所工作以来常哥给我的最深印象,也许常哥是军人出身的原因,他的这股精气神让我到派出所的第一天就喜欢上这位老大哥,也一直影响着我这些年的工作热情。
不知不觉常哥已经离开我们4年了,我至今能清楚的回想起我们一起工作战斗的点点滴滴。
“常警官”这是犯罪分子对常哥的称呼,“打击违法犯罪这是我们公安机关的主责”,常哥经常告诫我们,还记得那是2006年龙门山镇国坪村的一起水管盗窃案,常哥因为有扎实的群众基础,通过缜密的摸排,在案件发生后24小时内就将犯罪嫌疑人黄文虎抓获,开始犯罪分子还狡辩说只是拿点管子回来自己用,多余的卖给收荒匠了,常哥义正言辞地告诉犯罪嫌疑人,国家的法律是公正严谨的,绝不能因某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为贪小便宜却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将心比心,你的破坏在你看来不大,但为此付出的却是十几个村民要花大半个月的时间来恢复一个生产队五六十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道你不应该为此感到羞愧吗?在强大的法律攻势和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在随后的交代中如竹筒倒豆子般老实交代了所有的犯罪经过。
“门神”,这是银厂沟三个月的旅游旺季期间,我们对常哥的称呼。那时常哥的工作阵地转移到了银厂沟山门以内,他向所领导作了一个我们曾经以为是大话的承诺:“纠纷不出门,犯罪找不到门”。银厂沟山门内分布400多家农家乐,农家乐密集,纠纷频繁,平均每天有四五起纠纷,经常是当事人争的面红耳赤的时候,常哥赶到了,“等老常断,我们服老常的”,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看他处理起纠纷来游刃有余,常常像唠家常般把几分钟前还赤膊红眼的纠纷当事人,谈得一笑泯恩仇,所领导经常对我们说,调解纠纷我们都得向常瑞广学习的。常哥工作期间也会不时出现各种病痛,但他从来不向我们说起,只是在夜深入静的时候偷偷的看一下几个月都没见到的女儿照片,又提起精神投人到工作中。常哥言出必行,在2006、2007连续两年银厂沟内未发一起刑事案件,400余件纠纷全部在银厂沟山门内调解完毕。
“老常”,老百姓这样称呼他,他喜欢九峰村;他喜欢九峰村的老百姓;他喜欢老百姓叫他一声“老常”;喜欢老百姓拉着他摆家常;喜欢老百姓喊:“老常,今天该到我们家吃饭了吧”,随后像抢宝贝一样从其他老百姓那里把他抢走。他曾对我说,他是一名连级退伍军人,在基层派出所干民警工作年龄也不小了,他想留在九峰村干一辈子……。
常哥的身体力行影响了我们这些刚入警不久的新民警,当我们也成为干练的老民警时,我们的小师弟陈静、杨理、杨杰分配到白水河派出所工作,也许是我和陈静的老家在同一个地方的缘故,我们特别谈的来,我觉得陈静是一个非常有想法、非常有冲劲的战友,他在到派出所的第三天就能排查出案件线索,让我着实佩服了很长一段时间,此外陈静为了熟悉派出所工作和掌握辖区情况,连续要求在所上加班跑社区,2008年5月12日,本该休息的他又主动要求常哥带他进九峰村,熟悉快要到来的龙门山镇旅游旺季工作,我现在仿佛依然能听到他英雄的呼喊:“快来,大家抱住这块石头,安全点”......
灾难面前的常瑞广
常瑞广,1970年3月出生在山东单县,大学文化,1990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3月至2004年9月在四川省成都军区某军装甲旅服役,2004年9月至2008年5月12日,在彭州市公安局工作。原彭州市公安局白水河派出所民警,一级警司。曾先后被部队授予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一次;嘉奖一次;2008年3月被中共彭州市委、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7年度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军人出身的常瑞广,虽然只是一名普通民警,但在他的心里却深铬着这样的信念:“作为负责核心景区治安工作的民警,在景区百姓的眼中你就是一个‘带兵的人’,你就必须在平凡的岗位上勤谨工作,身先士卒”。
2006年以来,随着彭州旅游业的发展,前往龙门山镇九峰村旅游避署的人数猛增,仅2006年就高达220万余人次,进入银厂沟的达100余万人次。2006年至2007年,九峰村共处警500余起,解决纠纷300余件,接受群众和游客求助300余起,银厂沟景区内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作为一名辖区民警,处理如此多的警务活动,常瑞广却从没被投诉过。
2006年6月15日20时20分,常瑞广正在龙门山镇九峰村8组处理一起民事纠纷,陡然间手机响起,电话里吵闹声一片,不时有人高声呼叫:“我们要找常警官,常警官说了算!”要他火速赶到银厂沟海汇桥现场解决纠纷,遏制这起恶性事故发生。10分钟后他驱车赶到,车还未停稳,当事人双方便一边惊喜的呼叫着:“常警官来了,事情有眉目了!”一边飞快地围拢在他身边,相互陈述事情真相和各自的理由,在常瑞广的调解下纠纷很快得到平息。周围的群众说:“我们为什么如此信任常警官,一是因为他平易近人,二是因为他公道正派。”
2007年8月18日18时30分许,常瑞广和巡逻队员巡逻路过银厂沟顺风山庄门口,熟悉他的业主想到他和巡逻队员们肯定还饿着肚子,于是招呼他们吃了饭再走,却被他婉言谢绝。当队员们问他为什么不在山庄吃饭时,他却意味深长地说:“做人做事要低调,既然做了警察,就要自觉维护自身形象!”2008年4月28日,正值“五一”黄金周景区游客最多、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当他得知九峰村村民陈定双夫妇三个儿女均不愿赡养老人的情况后,为了劝说其子女善待老人,他不惜往返300余公里,亲自到老人的3个儿女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间,常瑞广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他既与老人的子女交朋友,又与他们共同讨论人生的责任、义务以及做人的道理,从而使老人有了幸福的晚年。事后,常瑞广还经常隔三岔五前往老人居住的儿女家中探望,周围的群众都夸赞:“这样的民警真的太好了,我们老百姓喜欢。”
2008年5月12日下午,民警常瑞广和陈静到龙门山镇国坪村配合我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何蛟、民警简波勘查一起入室盗窃案现场后,按照白水河派出所所长杨洪的工作安排前往景区对农家乐进行旅游旺季前的安全、消防检查。14时28分,常瑞广和陈静正在对龙门山镇九峰村7组(谢家店子)贺生发新修的农家乐“渝生花园”进行检查时,地震发生了,店里的人街上的人和游客们在惊恐中一片混乱,常瑞广和陈静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即组织群众进行疏散、撤离。由于震动大,无法站立,民警高喊:“地震了,大家不要慌,我们手拉手抱住这快大石头。”于是,在场的人都紧紧趴在大石头上,孰料身后山峰崩塌,泥石流滚滚而来,强大的冲击力一下子就把大家冲散,将整个谢家店子掩埋,民警常瑞广和陈静光荣牺牲。
在突降的灾难面前,常瑞广和战友陈静一道,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永远地长眠在了银厂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真实内涵。
心中的记忆
我一直以为我可以忘记,为了免除想你的阵痛,我一度让自己尝试不去想你常瑞广,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啊,又岂能靠自我欺骗抹掉记忆的痕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无意翻阅到你们留下的一份份笔录材料,往日的一幕幕仍是那样的清晰,仍是一种重剥血痂的痛楚。
2007年五一节的前天,日子我都还记得那么清晰,龙门山镇九峰村12组村民陈定双老人打电话到派出所,是我接的电话,老人家说自己没有住房,在路边搭了个窝棚住了半年了。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应该找政府解决的时候,陈定双说:“他们解决不了,我不相信镇政府的人,只有你们是干实事的,我就相信你们。”兄弟,我想你一定记得,快60岁的陈定双原来住在龙门山镇九峰村12组,2000年修建海汇山庄时政府征地拆迁了他的住房,当时有政策给他划一块宅基地,因为心想自己两个儿子都有了宅基地了,女儿也快出嫁了,剩下老俩口就不用给国家添麻烦了,再加上自己当时又在龙门山镇团山村红岩山做小生意,陈定双决定不要自己那块宅基地。2005年,红岩山矿厂停止营业,生意没法继续下去,女儿嫁到了街上,一家人只有大约30平米的住房,两个儿子办起了农家乐,都不愿意拿出房间来接纳老俩口,找政府批宅基地建房,政策又不允许,暂住在邻居陈兴武农家乐未使用的饭厅一年之后,陈兴武因为要装修房子,而且陈定双也不好意思继续住在那里了,无奈之下,老俩口在银白公路边搭了个窝棚一住就是半年。我把情况给所领导汇报之后,所领导表示:就冲着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也要把这件好事做了。这项任务就交到了你的手上,为此,你还专程到九峰村12组陈定双的窝棚去了解了情况,又和镇政府取得联系,窝棚的存在不利于辖区的和谐,也影响了九峰村的旅游形象,既然政策不允许修新房,无论如何也要让他的两个儿子把老俩口的住房问题解决了。经过多次协调、给陈定双的两个儿子做工作,终于,两人同意各拿出一间房给老俩口居住。事后,陈定双在村上逢人就说:“还是派出所的好啊,干的都是实在事,我们村找了个好书记回来”,对了,那时你还是九峰村的支部副书记。
2008年4月8日17时45分,我在派出所接到一个报警:一男两女3名川大的大学生于前一天上午10时许到银厂沟旅游后失踪,距报警时间已长达28个小时之久。接到报警后,我和你、谢良彬3个人立即赶赴景区,经查,3名学生所驾驶的车辆一直停放在海汇桥停车场未曾移动过,寻访景区内所有旅馆均无此3人踪迹。一路上都是你在给各家旅馆打电话,我还在赞叹你存的号码好多,你可还记得?到海汇桥的时候,又是你几个电话就迅速组织了60余人的搜救队分组向深山无人区搜寻,你带的那队人走的大龙潭方向,经过通天桥、沿着山角绕行爬坡下坎走过已多年未曾有人经过的百米高桥,行程10余公里,终于发现了3名大学生的求救信号,你带人趟过一道道冰冷齐腰深的河水,浑身湿透冒着凛冽的山风,从河谷底攀爬上约百余米高的老鹰嘴山崖上,连扶带背将3名大学生沿途带回,经过连续1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凌晨6时35分通过大龙潭临时架建的崖壁独板桥成功将3名学生解救。我当时就在你头顶上的苍霞阁,看着你们的手电灯光,电话中我多次叫你注意安全,你可还记得?3名学生的父母与自己的孩子见面后抱头痛哭,拉着孩子们的手不停地向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救援的恩人们表示深深的谢意。4月14日,旅游局王小蓉局长受市领导委托,专程到银厂沟对参加搜救的队员进行了表彰,而你却刚从医院输液完回银厂沟,还是我开车送你的,你一定不会忘记的吧。
陈静是个好徒弟,又谦虚又勤快,短短20多天你不止一次跟我谈到他。我知道平时大家戏称你是银厂沟的“沟长”、管理处的“门神”你并不在意,我们都知道你辛苦,让陈静跟着你管理银厂沟也是出于分担你的工作,同时也是锻炼新同志。这个小伙子很不错,你教他的那些群众工作的技巧他都有认真的学习,调解纠纷也是一把好手,短短20多天银厂沟内的100多家宾馆农家乐被他摸了个七七八八,一些一般的事件他都可以单独去处理,不再依靠你这个师父,我有一次还笑你,说不要再两个月徒弟出师了比师父还厉害了哦。你却说你们那是兄弟感情,不存在师父徒弟的关系,陈静年轻,正该比自己强,其实那年你才38岁,陈静25岁。有一件事你一定不知道,我后来统计了陈静在白水河派出所28天总共取了34份材料,办理的户口证明8个,治安案件3件,拘留2人,调解纠纷7件,各种检查记录226份。至于你留下的东西,我实在无法统计了。
还有一些事我想告诉你,谢家店子那片山坡现在栽满了良种核桃,你的村民都找到了新的出路,你曾经最关心的那几户困难户都搬进了统规统建的新家……这片土地上镶满了你坚实的足迹,这里的人民留下了你许多的记忆,而我们仍在追寻着你的脚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