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运粮途中牺牲的席珍懦

更新时间:2023-04-21 11:30:02点击:

席珍儒,温江县柳城镇(现为温江区柳城街道办事处)人,1900年出生在东街一户贫民家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跟随父亲在镇上做小买卖以维持家计。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战争全面展开,全国掀起了抗日高潮,温江人民的抗日热情也十分高涨,有志的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或参加各种救援队支援前线。1938年,温江县成立了抗日粮食储运队,队部设在县粮管所。席珍儒当即报名参加了温江县抗日粮食储运队,进行粮食的收存和运送抗日前线的工作。由于他工作细致,认真负责,并且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所以多次受到救援队和上级的表扬。抗战八年,他作抗日粮食储运工作八年,抗战胜利之后,粮管所破例将席珍儒留下当职员。

1949年12月,温江县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代表了解到席珍儒出身正派,思想进步,并且有很强的粮食工作业务能力和丰富的粮管工作经验,便把他继续留在县粮管所工作。不久温江县设立粮食公司,席珍儒被任命为该公司仓库主任。解放之初,百废待兴。尤其是如何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十分紧迫。城镇人民需要粮食,在解放战争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更需要粮食。这是已解放地区新生政权的首要工作任务,落实到粮食部门,其难度可想而知。席珍儒在带领全仓库职工管理好、守护好仓库粮食的同时,还抽调部分职工参加征粮工作队,指导征收和运输粮食工作,遇有重要的任务时,他还亲自带队前往。

1950年2月10日,正当温江县十一个乡的反动地主恶霸、惯匪在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纠集下,即将发动叛乱的危险时刻,席珍儒奉命带领十八名运输队员到镇子乡把征粮队征收的三千多斤粮食运回县城。他临危不惧,明知这次运粮任务十分艰险,但依然坚决地受领了任务,并立即组织运输队员紧急作好准备工作,于当天晚上赶到镇子乡公所。

第二天清晨,他与队员匆匆吃完早饭,便带领运输队急急上路,准备把粮食运到城里。

席珍儒精神焕发地走在运输队的前面,向温江县城急速前进。运输队很快走到离和盛场不远的地方。突然,运输队的前后都响起了枪声。席珍儒只以为是零星土匪抢劫粮食,他的确不知道这是有组织的大规模叛乱行动。他对运输队员大声喊道:“同志们,不要怕,一定要保住粮食,解放军一定会来营救我们的!”刚喊完,一排子弹向他射来,席珍儒一身中数弹,当即牺牲。由于叛匪人多枪多,运输队员均无武器可以抵抗,全部被凶残的叛匪枪杀,无一幸免。席珍儒的遗体被解放军抬回后,安葬在温江县革命烈士陵园。

同年,温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席珍儒同志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