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0 11:30:02点击:
巫文质(1916-1947),新都区新繁镇人。出身贫苦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成都救国会和民先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成都市工人抗敌宣传团任政委,后改组为市排字工会任理事,领导工人运动。1939年5月由中共四川省工委选送至延安工人学校学习,翌年1月转人中央党校深造,1942年毕业后到陕甘宁边区政府制鞋工厂任厂长,1943年10月,入行政学院参加整风学习。抗战胜利后,志愿到东北开辟革命根据地。1946年1月离开延安,翌月抵达张家口市,在禁烟局协助工作3个月后继续北上,是年6月2日抵达齐齐哈尔市,由中共西满分局分配来嫩江县任中共前官区(今前进、长福、临江乡)工委书记、区各界联合会政委。
到职后,很快就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他经常教育区、村干部:“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好比水,我们好比鱼,离开水鱼不能活,国民党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它脱离人民。”而且身体力行,说到做到,时时刻刻同群众打成一片,因此,深受群众爱戴。
1947年9月18日,前官区绥化台屯(今前进乡新华村)地主刘禄和杨秉泉与“光复军”匪首杨化泉相勾结,策动18名武装民兵叛变投向杨化泉残匪。这支土匪武装四处烧杀抢掠,对刚刚翻身的贫苦农民进行报复。巫文质闻讯后即从县城土地改革工作队训练班驻地返回前官区,组织区中队和民兵追剿杨匪,于10月12日在双龙泉(今跃进农场场部驻地)与土匪展开激战。他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不幸胸部中弹,鲜血染红了衣衫,仍摇晃着身躯向敌人射出一梭子枪弹,发出最后一道命令:“很狠地打,消灭敌人!”最后光荣牺牲,年仅31岁。
噩耗传来,人们陷人了极大的悲痛之中,在追悼大会上许多人泣不成声,在护送其遗体来县城途中数千群众排成长队为他送行。一些老人和妇女扶着灵枢失声呼唤:“巫政委啊,你不能就这样去了,咱老百姓需要你呀!”为缅怀烈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县城内的烈士陵园,耸立的花岗岩墓碑正面居中镌刻“英灵永存”四个大字、背面碑文载有烈士生平及业绩;1948年末建立基层政权时,将区政府驻地北的新荒地屯命名为“文质村”,以作永久纪念。
巫文质被安葬在嫩江县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