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勇于献身的唐高明

更新时间:2023-04-14 11:30:03点击:

唐高明,又名唐世亮,1931年8月15日出生,籍贯四川省乐至县。1953年1月参加革命,生前是志愿军23军67师201团8连的一名战士。于1953年7月11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1953年8月3日有志愿军201团政治处批准为革命烈士

1953年1月,唐高明响应祖国“抗美援朝,保国卫家”的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临走时他艰难地告诉亲人:“只要三年,我就能回家。”妻子问他:“如果不能回呢?”当时家里的空气似乎已经凝固,只有小女儿不知愁滋味地一个人快乐地玩耍。他没有回答妻子的话,而是走到女儿面前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乖女儿,爸爸上战场打敌人立战功戴大红花,好不好?”孩子欢快地鼓起掌来,他回过头笑着对老母亲和妻子说:“看,孩子都支持我去。你们需要我,可是祖国更需要我啊!”母亲和妻子再没有说什么。他接着说:“我一定要活着回来。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为祖国捐躯了,你们应该感到光荣,你们的儿子和丈夫为祖国战死沙场没有给你们丢脸!”是的,他既是儿子、丈夫,但他更是祖国的儿子。1953年1月,唐高明正式应征入伍,随部队开赴朝鲜。1953年1月15日,唐高明二女儿出生,其妻为女儿取名思君,意为思念夫君之意。从1953年1月至7月牺牲前,唐高明一共写了3封家书。第一封报平安,告诉家里他的训练情况;第二封信问他的第二个孩子是男是女,并告之他已开始上战场,正式向美国主义宣战了;第三封信,是他入伍3个月后,随信寄回20元钱,告诉妻子这是他这3个月的补贴,每月6元,多的2块是他向其他战士借的,让妻子不必担心。在收到唐高明第二封信时,其妻(不认字)在邻居的帮助下由她口述邻居代笔的方式给唐高明写了一封回信,告之添了一个女儿,家中一切皆好。这也是妻子给他唯一的一封信。直到1953年7月11日烈士牺牲,他也未能见到自己的女儿。当时通讯不甚发达,我们甚至无法知道他是否顺利收到这封信,是否在牺牲前已知道妻子给自己生了一个女儿。而他的二女儿在出生仅4个月时便已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时至今日,她对父亲的印象都仅仅是一张泛黄的一寸照片和母亲对父亲回忆的片段。

2000年,在唐高明烈士牺牲40多年后,烈士遗孀丁常淑女士偶遇烈士生前战友江国海(现已去世)。其对唐高明最后时刻的回忆让人潸然泪下。1953年7月1日,我志愿军23军67师在38线附近与美军交战,当时敌我双方交火十分激烈,唐高明已从第一轮战斗中撤下来,准备第二次冲上火线。当时我左眼被打瞎,被人从前线抬下来时,与他相遇,我惊魂未定地对他说:“前方交火十分猛烈,你已上过一轮了就不要再上去了。”他向前边走边答:“不,你好好治伤,我上去了。”不久,他就浑身是血全身多处中枪被抬了下来。鲜血汩汩从他身上流出,他已无力大声讲话,只是喃喃地对我说:“我想喝口水,如果没有水,你能不能撒一泡尿给我,我真的好渴。”没有等到医生来到他的身边,他已闭上了眼睛。他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祖国和人民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