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缅怀张振维烈士

更新时间:2023-01-03 11:30:08点击:

缅怀张振维烈士

王鲁光

张振维,1920年5月出生于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大张乡二张村一个贫农家里。尽管家境贫困,他父母还是想法子让他上学读书。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团结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35年夏,考入了聊城师范讲习所。在聊师讲习所,他除学习好功课外,还抽时间阅读一些进步书籍,如《彷徨》、《呐喊》、《少年漂泊者》等,使他的思想觉悟逐步有所提高。当时,他就经常和一些进步同学在一起谈论民族兴亡之事,指责社会弊端。

1937年夏,张振维在师范讲习所毕业后,经人介绍,到了大张乡塘坊村小学任教。当时,日本鬼子发动了卢沟桥事变。眼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日寇侵占,自己的同胞被日寇杀害、蹂躏,张振维义愤填膺,决心弃教从戎。1938年6月,他参加了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领导的青年抗日挺进大队。

1938年8月,为了配合武汉保卫战,我军鲁西北抗日武装力量2万余人,对济南两侧与津浦路沿线日军发起了全面进攻。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全体队员闻讯后,纷纷要求参加战斗,张振维对大家说:“不趁此时杀敌,更待何时。”他还三番五次去找大队领导闫戎,要求早日奔赴前线。上级批准了挺进队的请求后,张振维的情绪格外高昂,在开赴前线的行军路上,积极带领大家高唱抗日歌曲,以鼓舞战友们的斗志。

8月25日,挺进队到达前线总指挥部所在地——齐河县焦庙,张振维又和大家一起,请求大队长范树民(范筑先将军的次子)代表大家去找范老将军请战,一致表示:“我们一定要上前线打鬼子!”范将军为青年人的热情所感动,当即批准挺进队开赴最前线。大队长传达这一消息后,整个挺进队都沸腾起来了。张振维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带领大家唱起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曲。

战前,部队进行了调整,将自愿报名并经队部批准到最前线的50余名队员,重新组织了3个小队,张振维分到了第三小队。8月27日下午,挺进队进驻距敌人重要据点齐河县城不足30里的坡赵庄,不料,第二天拂晓,坡赵庄就被敌人重重包围。闫戎主任立即将第三小队集合起来,他说:“我要到村北去看看,谁愿跟我去的向前走一步!”张振维和马怀珍等毫不犹豫地向前走了一步,闫戎主任带着他们刚到村北就发现了敌人。这时,炮声枪声齐鸣,集中向村内射来,第三小队的其他队员已随大队部向村南撤退。张振维跟闫戎、张志强等也边打边向南撤退。当他们撤到坡赵庄村南时,突然前方响起了机枪声,于是他们立即转路向西撤退,边撤边反击敌人。张振维为了掩护大家,走在队伍的最后,他端着机枪,猛烈地向鬼子射击。在这次战斗中,张振维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扬。

1938年11月,敌人对鲁西北抗日部队进行了疯狂地扫荡,斗争形势越来越残酷。11月15日聊城失守,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挺进队立即由博平县转移到冠县靖刘村驻防,根据中共鲁西区党委的指示,挺进队在北馆陶和冠县一带进行武装宣传并决定继续扩大队伍。1938年12月住冠县一里村时,张振维由闫戎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初,挺进队为了学习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和游击战术,选派了十七八名骨干队员去三八六旅六八八团学习,张振维是骨干之一。张振维到了六八八团后被分到了三营。不久,在冠县东北某村,部队领导作了当晚袭击高唐城的战斗动员,并下达了进攻命令。动员后,部队就立即出发,一路行军走了五六十里,午夜到达高唐城外。张振维所在的三营负责围攻东关的伪青年军,二营负责攻城。12点左右,发出了火红的信号弹,战斗打响了,炮声和机枪声震耳欲聋。张振维端着机枪,跟连长和几个战士一起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拼命向前冲,伪青年军队长带着伪军,一连三次向张振维他们冲来每次都被击退。最后把伪青年军队长逼到一间房子里,迫使他缴械投降,其他伪军也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1939年2月的一天,我部六八八团驻扎在南馆陶,后又转移南馆陶东南一带进行武装宣传活动,突然接到通知,鬼子要进攻冠县、馆陶。当时因敌强我弱,上级命令挺进队立即转移到大峰山去。队伍出发了,当晚就在聊城西南袁庄宿营。这天正是农历腊月三十,到处响着鞭炮声。一到袁庄,群众正在吃饺子过除夕,闫戎主任对张振维说:“这里离你家很近,现在都在过年,你是否回家去看看老人?”张振维笑着说:“我们大家在一起过年更热闹,我不能离开同志们自己回家去!”第二天太阳刚露头,发现两架敌机在袁庄,上空盘旋侦察,接着沙镇的鬼子和伪军直向袁庄一带扑来。为了粉碎敌人妄图消灭我们的阴谋,领导当即决定,化整为零、分散隐蔽。闫戎同志作了部署,他说:“队部和一部分队员由张振维带领去他家二张村,其余划分3个组,分别到当地的同志家去隐蔽。两天后,张振维通知各组到二张村开小组长会。”这次会议决定,仍在原地待命,等敌人扫荡后再集合东进。会议之后,闫戎等八九位同志住在张振维家里,每天张振维到处筹办油盐柴米,还要到处搜集敌人的情报并及时给同志们送信取得联系,保护同志们的安全。这时二张村和附近村的地主封建势力以及暗通敌人的汉奸,放出风来说:“张振维家窝藏八路军,皇军要杀他的头,烧他家的房子。”邻居都同情地说:“振维,叫你们部队的人早点走,离开咱二张村,不然要遭大祸。”张振维也深知,他家离沙镇只有十几里路,万一汉奸报告了敌人,就要出危险。但张振维一家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对革命赤胆忠心,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硬是顶住压力,想法设方掩护同志们安全。不久,上级党组织为了加强地方工作,决定将挺进队的大部分队员分别回到自己家乡开展工作。通知传达后,大部分同志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秘密地开展工作,闫戎同志仍住在张振维家。

时间不久,张振维找到了三八六旅,部队经过整训学习后,领导决定派他到聊、堂、莘三县边界一带,组织武装工作团。其主要任务是:扩军,给主力部队筹粮和阻止敌占区敌人运送物资等,并决定张振维同志任武装工作团团长。当领导和他谈话时,他深知聊西一带情况非常复杂,日本鬼子、伪军、汉奸齐子修部、伪民团、伪乡村政权与地方封建势力勾结在一起,敌伪力量非常强大,斗争形势非常残酷。在这里开展工作,不但困难很大,而且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但张振维同志为了抗日救国,早就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勇敢地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1939年9月,他回到聊、堂、莘一带活动,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经常是早出晚归,到处访亲问友,进行动员宣传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组成了武装工作团。在工作团的活动与影响下,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先后组建了两个连的战士,壮大了主力部队。在这期间,工作团还经常捉拿汉奸,到敌据点附近截击敌伪军,组织群众破坏敌人的通讯线路,破坏聊莘、聊堂交通设施。张振维还多次亲自带领工作团截击莘县、堂邑一带敌人运粮运物车,狠狠地打击了伪乡村政权人员和为日本鬼子效劳的地主封建势力。

1940年4月的一天晚上,工作团一次截击了开往聊城的敌运粮车10余辆。他们刚刚回到寨里村,就被汉奸报告了伪乡长民团头子,民团立即集合包围了寨里村。因敌众我寡,张振维决定藏起武器,借村里一户正在发丧的机会,让同志们扮作帮忙发丧的,在群众的掩护下,分散撤离了寨里村。鉴于武器还藏在村里,当时敌人气焰十分嚣张,但张振维为了能率领工作团继续战斗,毅然决定当晚回村取回武器。就在这天晚上,张振维不幸被敌人逮捕。一九四○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敌人将张振维带到村外,绑在枣树上,汉奸头子、伪民团团长亲自指挥对张振维进行严刑拷打,企图逼迫张振维交出武器,劝其投降。张振维面对敌人的酷刑,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像疯狗似的汉奸伪民团团长,恼羞成怒,向张振维开了一枪,打在肩部。此时,张振维用尽全身的力气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敌人接着又用枪疯狂扫射。我们的好同志、党的好儿子张振维同志就这样壮烈牺牲了!目睹张振维牺牲的场面,广大群众无不悲痛万分。张振维家乡的亲属和乡亲们含着热泪,将烈士的遗体安葬于二张村东南的田地里。

张振维同志牺牲时年仅20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是辉煌的!他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勇敢杀敌,冲锋陷阵;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他对同志和战友坦诚热情,无私帮助……

张振维烈士为劳苦大众求翻身,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