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他在蔚蓝的湖中永生——记张永生烈士

更新时间:2023-01-01 11:30:07点击:

他在蔚蓝的湖中永生

——记张永生烈士

傅珍元 于树武

1998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星期天。老天一改往日的暖冬面孔,一下子变得阴冷严峻起来,气温降到零下5度。太阳蒙在雾里,阳光无力地洒在冬日的大地上,使人略有一点温暖的感觉。街上的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临淄人民公园内平时碧波荡漾的湖面也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

也许是天冷的缘故,公园内与平时相比人少了许多,寥寥可数的几个人有的在散步,有的带着小孩游乐,有的在拍照,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们未曾料到,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身边发生了。

上午10点,在家做完作业的临淄区实验中学初三二班学生张永生感到一身轻松,活泼好动的他找到同班同学、好友王延滨说:“上公园玩玩去?”二人一拍即合。他俩来到公园,凑巧碰上了也是来公园游玩的两位女同学——14岁的于鹏和和13岁的任朝婷,四个人十分高兴,说说笑笑来到了离公园北门不远的一座人工湖边。这座湖东西狭长,水深3~5米,中间有一处观赏亭,这处亭子通过一座宽仅一米半左右,长约4米的S形平古板桥与陆地相连。四人穿过石板桥来到观赏亭附近游玩。16岁的张永生年龄虽不大,但却有着1.78米的个头,粗粗一望,像是个大人了。张永生比他的同学岁数偏大一点,阅历相对也广,做起事来处处像个大哥哥。他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十分看不惯,因而,他将来的志向是当一名警察,做正义的维护者,扫除社会上不良现象。谈到这些,张永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信心。

正当四人谈笑风生之际,只听“扑通”一声,抬眼望去,他们看到湖南侧的平石板桥下面有人在水里挣扎,呼救声也随之传来。刚才在小石桥上为两个女孩照相的中年妇女不见了。那两个女孩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急得在一旁束手无策。“不好,有人落水了!”出事地点离他们四位中学生的距离仅有十多米远。

张永生第一个冲了过去,他边跑边脱掉了穿在身上的棉外套,不几步就跑到了小桥上。还没等王延滨等几位同学反应过来,张永生已纵身跳进了水里。湖水寒气逼人,他奋力划水,游到落水妇女身旁想把她拉上来,落水妇女在拼命挣扎,张永生拉了几次根本拉不动她。这时在水中乱抓乱划的落水妇女一下子抱住了张永生的腰。冰凉冰凉的水,刺得身上像针扎一样痛。那名中年妇女长得比较胖大,求生的本能使她死死抱住了张永生。被抱住了腰的张永生拼命托着她往岸边划。同去的王延滨及两位女同学不会游泳,王延滨看到二人落水的地方离岸并不太远,便不顾一切地跳进了水里,一只手抓住岸边的棱沿,另一只手尽力去拉张永生的手。只是落水妇女太重了,又抱住他的腰使得张永生无法活动。

“110!”“120!”情急之中的王延滨想到了这两个电话。他爬上岸,周围没有电话,赶紧向最近的公园北门奔去。可是那里也没有电话,便向路人求道:“叔叔,有两个人落水了,快打‘110’和‘120’,快些!”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王延滨急得快要哭了。那名男子立即拨打了电话。

接到报警时钟表指向10点47分。“110”公安民警和“120”医务人员出动十分及时迅速,三分钟后他们就赶到了现场。这时张永生因体力不支和那名中年妇女已经被水无情地吞没了。

救援工作紧张有序。五六分钟后张永生先被救上岸来,但他已经没有了呼吸,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也紧闭着。医务人员做了短暂的紧急抢救后,立即送往临淄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在那里,张永生再也没有醒来。在学校他是好学生,在班里他是老师的好帮手,在家里他是父母的好孩子。

16岁,人生的花季。

张永生却把这正在吐芳绽蕊的生命付与了一场救人的壮举中。

张永生舍身救人是一次偶然的举动吗?他的老师、同学、父母、邻居都说:不是。

“张永生是一个综合素质比较高、发展比较全面的学生,品质好,学习刻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初三班主任边丽会老师如此评价张永生。的确,张永生在校两年期间,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班干部;学雷锋活动月中,他被评为学雷锋标兵;每学期的军训中,他都被评为军训标兵。张永生舍身救人的消息传到师生、亲人们中间,大家无不为张永生的牺牲感到悲痛和惋惜,一幕幕往事不由得重浮眼前……

初一才开学,老师要在班里选班长。由于同学们初入新校,老师对同学们不了解,只能凭考试成绩来决定。张永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来当班长!我有信心把班级管理好。从那以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半信半疑中,张永生开始了他的班长工作。一年下来,班内各项工作搞得井井有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成了班主任老师的好帮手。初二分班时新班主任又继续让他担任了班长并兼任体育委员。上初三以后,他担任体育委员兼卫生委员,经过两年多的磨炼,更加负有责任心了,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很理智地分析,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张永生对班级和集体工作有着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窗帘脏了,他摘下来带回家洗干净;电灯不亮了,他动手修好;饮水机没水了,他马上去换一桶;地面上有了碎纸,他主动捡起;走廊的灯忘了关掉,他重新上楼关好。有一次,晚自习期间,教室暖气片上的气阀突然坏了,热水直射到墙壁和课桌上,室内顿时乱了起来。张永生发现后,立即跑过去脱下自己的棉衣捂住了水管,水顺着棉衣哗哗流到地上,他一边抹着溅到脸上的热水,一边组织排水、修暖气片。等到修好,他的衣服全湿了,鞋子也灌满了水。

在班里,张永生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制定了详细搞好班级的工作计划。由于他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所在班的各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还是学校临园新村乘车站的站长。过去,临园站是管理较为混乱的一个站,但自从张永生担任站长以后,乘车秩序大为改观,成了学校九个乘车站中最好的一个。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上车,但却从不与同学们抢座位,而是站在车上维持秩序,下车时总是最后一个,为的是替司机师傅关好每一扇车窗,看看车上有无同学遗忘的物品,期间就有多次捡到同学遗忘在车上的书包、校服、书等,并及时交给了失主。

张永生牺牲后,人们发现了他的一本日记,其中一则日记记录了他为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1)上课认真听讲,弄清老师出的每一道题,每一个答案我都要会。(2)在学校的空余时间多做练习,长进知识。(3)晚上放学我要拿回书在家里复习,把一天的知识汇总一遍。张永生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班级工作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就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学。在车站等车时,他让同学给自己“提”英语单词背;有时上厕所他也拿着书。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期中检测中,他取得了级部第45名的好成绩。“张永生并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但他是最刻苦认真的一个。”这是老师们对他的评价。

张永生在家是独子,但在他的身上,却截然看不到点独生子女所特有的那种娇气。张永生父亲在临淄区委工作,母亲由于工厂倒闭,下岗卖起了菜,家中生活并不宽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体谅到父母的难处。妈妈卖菜,需要很早就出门,他就早起做好饭,给妈妈准备好了才去上学。天冷了,他对妈妈说,“妈,您别去卖菜了,别冻着。”爸爸单位工作忙,他就承担起全部家务。艰苦的生活,使得他更懂得父母的心,养成了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的好品质。

张永生的一生虽是短暂的,但他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