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闪光的青春——记夏廉烈士

更新时间:2022-11-04 11:30:03点击:

闪光的青春

——记夏廉烈士

刘海忠 钟读华

邹平县黄山北麓,黛溪之滨,肖镇村南有片40余亩地大的苍翠挺拔的松林。这是1985年肖镇村的父老乡亲为纪念本村的革命烈士兴建的烈士园林。

园林中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横刻着“永垂不朽”四个闪闪发光的大字,下刻着:“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在高苑抗日战斗中牺牲的夏廉烈士之墓”。

夏廉,生前任高苑县公安局长,在1941年11月24日一次日伪联合大扫荡中,为了掩护县委县府机关的安全转移,指挥公安局全体干部战士同敌人英勇战斗,最后终因敌众我寡,夏廉和公安战士们同敌人进行了浴血奋战,壮烈牺牲,年仅21岁。

夏廉又名夏尔恒,1920年生于邹平县韩店乡肖镇村一个农民家庭里。他7岁上学,聪明伶俐,勤奋好学,1934年考入邹平城里实验高等小学。这时梁漱溟先生正在邹平办实验县,建立了“邹平实验县乡村建设研究院”,并设了“研究院附属师范部”。高等小学毕业的学生可以考入“师范部”学习,毕业后即分配到各“实验乡”任“乡理事”等职(乡长或乡校长)。

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高等小学的师生上街游行。夏廉高举着旗子,和同学们一起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从此,他渐渐明白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朽,“抗日救亡”的种子在心田里萌芽。

1936年,夏廉高等小学毕业,校长看他学习成绩好,劝他进研究院师范部深造。他却说:“校长,你不知道吗?日本侵入了东北,国土沦亡,家乡难保,抗日要紧……”一席话,把校长说得不好意思。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了周村。邹平县成为敌人策马可达的控制区。这时夏廉心里燃起了抗日的怒火,立志打鬼子、杀汉奸,收复失地。

1938年,他和本村同学崔华,与住在邻近小言村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取得了联系,后又与邹长县“八路军办事处”刘润生取得了联系,从此加入了革命队伍,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至1939年,夏廉、崔华在刘润生领导下,活动在邹平城关及韩店一带村庄。夜间,夏廉常常提着小浆糊筒到各乡村贴标语。先是张贴上级油印的宣传品,随之是自己编写大字标语、漫画;秘密到邹平城四关进行宣传,揭露当时国民党区、乡政府搜刮民,投降求荣的罪恶行径。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小言一带村庄,都先后秘密地搞起了群众性的抗日保卫队或其他抗日组织。

夏廉在这一带活动,工作开展得很好,都没被敌人发觉。城里的汉奸队曾一天几次到肖镇寻找“八路”。为了摆脱敌人的魔爪,夏廉等同志根据党的指示转移到长山八区西董葫芦峪去,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夏廉的父亲夏树琪,看到儿子整天在外搞抗日,怕他远走高飞,想给儿子早娶上媳妇,一来可以拴住他,二则老了身边也有人照料,所以就选定了本乡东周村一个农民家里的闺女定了婚。1939年夏季的一天,夏树琪叫其弟弟夏树斋去葫芦峪找到了夏廉。他见到叔叔到来,心里有说不出的亲热,时近中午,他赶忙去端水,拿干粮,借吃饭的空儿,他向叔叔问起了家乡的情况。这时夏树斋支支吾吾地说:“你爹想叫你回家一趟……”,夏廉问:“有什么事?”其叔说:“你爹给你订了婚,让你家去看看。”夏廉听了,先是一怔,然后斩钉截铁地说:“抗日不胜利,我坚决不订婚!”随说着,将自己的回力鞋脱下来递给叔叔,接着穿上叔叔穿来的布鞋,说:“叔叔,你穿上球鞋走路得劲,可要走抗日的路,我爹也要走抗日的路,全家都要走抗日的路……”

夏树斋回家后,把夏廉的话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哥哥听,夏树琪只好给儿子解除了婚约。此后,在他的影响下,他父亲和全家相继走上了抗日道路,为党的秘密工作,放哨、送信,也掩护过不少革命同志。

1940年底,夏廉参加了清河区社会部举办的第一期公安保卫干部训练班。1941年春,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高苑县工作。5月,高苑县公安局成立,夏廉担任了第一任公安局长。为了尽快把公安局工作开展起来,他和侦察股长张振举一起,深入农村动员青年扛起枪除汉奸、打鬼子,在他们努力下,很快就组建了一支20多支枪的公安小分队。

夏廉率领公安局在打击日伪、保卫抗日民主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公安武装。到1941年底,高苑公安局就拥有了近百人的公安队伍。因此,夏廉是高苑县(和高青县)公安局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注:1948年3月高苑、青城合并为高青县)。

高苑地处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东接博兴,蒲台;西南面与邹平、长山相连,是当时山东省委和清西专区通往清河区的必经之路。省委派到清河区的干部和清西专区到清河区的干部多数要通过高苑县境。因此,高苑当时有“红色走廊”之称。

敌人对这条“走廊”实施严密封锁。我们的干部从此路过经常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因此,公安局经常接受护送干部的任务。夏廉不畏艰险,每次都勇于承担任务,率领公安战士坚持斗争与敌人周旋,确保了这条“走廊”畅通。

1941年,日军连续在高苑“扫荡”受挫,气急败坏,于3月至7月,连续两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五里修碉堡,十里建据点,“切割”、“蚕食”我抗日根据地,疯狂地进行报复扫荡。面临残酷的斗争环境,夏廉率领公安局紧密配合抗日主力部队,反扫荡、反投降,同汉奸、鬼子开展斗争。

11月24日,寒风阵阵乌云密布,日军集结了高苑、青城、惠民、滨县的日伪军对高苑抗日根据地施行了一次毁灭性的大扫荡。

这天,夏廉正带公安局同县委县府机关在封王村进行抗日宣传,发动群众防奸、锄奸,忽然情报员报告:“日伪军已向我发起扫荡、合围……”夏廉即命令公安干警紧急集合!

根据县委的指示,他来到队伍面前,沉着坚定地说:“敌人从四面向我们合围来了,我们要坚决突破敌人的包围,全力保护县委、县府机关转移。”他率公安战士们迅速出村跃入抗日沟向西南方向冲去。

敌人的枪声从东向西压过来。此刻,西面的日伪军步步迫近,敌人的“合围”已经形成,情况紧急,县委领导决定,暂时避开敌人的锋芒,待机出击。于是,公安局和县委县府机关撤向崔张店村东北方向的大洼。谁料待到达目的地时,敌人早已埋伏在那里。夏廉果断指挥部队向敌人猛烈射击,霎时打乱了敌人的包围圈,县委县府机关的同志们也趁机奋战突围出去。

夏廉为了拖住敌人,边打边喊着:“同志们,冲啊,冲出去就是胜利!”一个个鬼子、汉奸倒下去了,同志们踩着敌人的尸体冲了出去。敌人恼羞成怒,四面枪弹朝喊声射来。夏廉指挥公安战士,猛打猛冲,一会向东打,一会儿向西冲,一会儿跃入抗日沟,一会又跳出来,寻找机会杀伤敌人。就这样,坚持战斗到下午3点多钟。

枪声越来越密,敌人越来越近,夏廉为让大家突出重围,用匣枪猛烈射击敌人,把敌人的火力引到自己身边,他腹部中了一弹,仍坚持向敌人射击。夏廉身边的公安局总务股长谢春光、战士陈家忠先后牺牲,其余大部分同志都冲出去了。这时又飞来一颗子弹,击中了夏廉的胸部。他为了保卫党,保卫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