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烈焰英魂——记马景宝烈士

更新时间:2022-07-13 11:31:40点击:

烈焰英魂

——记马景宝烈士

临沂市民政局

马景宝,1980年3月出生,山东郯城县沙墩镇马陈埠村人。2000年12月入伍,某部炊事班班长,上士军衔,中共党员。2002年、2009年被甘孜军分区表彰为“优秀士兵”,2004年被评为“优秀班长”,200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12月5日四川省道孚县鲜水镇孜龙村呷乌沟发生山地灌丛草地火灾,马景宝在救火时光荣牺牲,消息传来,震惊了蒙山沂水,震惊了古郯大地。

上小学时,马景宝就乐于助人。有一次,全班同学去马陵山旅游,马陵山上有个山洞,山洞里很黑,同学们进去的时候很困难。他看见有个同学的书包内有反光镜,就用反光镜对着山洞,一束光照射到山洞,同学们顺利通过。1994年8月,他小学毕业后进入沙墩中学读书。在同学中人缘很好,学习也很努力,获得过不少奖励,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初中毕业后,他参军入伍。

每一个解放军战士,都是一首诗,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当人们正享受着生活之乐时,他们镇守边疆;当人们已进入甜蜜梦乡时,他们圆睁着警惕的双眼,守护着平安。他们以苦为乐,毫无怨言,他们把青春托付给了祖国,把满腔热血献给了军营,把汗水播洒在每一个需要救助的角落……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是马景宝从军的人生格言。他粗眉大眼、说话语速很快,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刚跨入军营时,他的身体条件不算上乘,但在训练场上,他始终是最刻苦的一个,而且善于动脑子,很快提高了各门训练科目的成绩。

军营的训练极为艰苦,越是高温天越要训练,因为这是根据实战需要。在37、38度的高温天气下,马景宝和战士们一道,背负10多公斤重的装备,从早晨5点起床,一直训练到晚上11点。训练中,他身先士卒,作出表率,还经常帮助体弱的战十,深受全班的爱戴。

“能成为马班长的兵是我们的缘分,在他身上,能让我们学到好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战友的朴实语言,道出了马景宝有一股特别吸引人、感染人、感动人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个班长,他像个大哥哥一样关怀着每一名兵,每逢过年过节时都会陪着他们,和他们谈心、拉家常,或者陪他们出去走走,使大家感到了部队的温暖,战友的亲情,减轻了想家的念头。

说到马景宝家庭,让人心酸,父亲在十几年前得过结核性脑膜炎,母亲多年来身体一直也不好。为给父母治病,家里已欠了很多债。

2005年,李海萍与马景宝结婚。由于远在四川服役,马景宝每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探亲假,每次都来去匆匆。自结婚以来,夫妻俩团聚的时间很短。马景宝爱妻子爱得非常深切,妻子抱着女儿每次来看他的时候,总是抱着女儿笑得特别开心。2010年6月,马景宝回家探亲,寄希望明年他就能转业回家了,以后再也不用两地分居了,夫妻俩憧憬着幸福的生活,没想到这是他们俩最后一次见面。

2010年12月5日12时20分许,四川省道孚县鲜水镇孜龙村呷乌沟发生山地灌丛草地火灾。与火灾发生地相邻的甘孜军分区独立营发现火情后,迅速组织62名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当地救火人员一道参与扑救。14时30分左右,火势基本控制。为了彻底扑灭余火并及时截断火情向附近老百姓住地蔓延的通道,15时10分,独立营官兵、道孚林业局职工和鲜水镇群众进入呷乌沟沟底清理余火,其中独立营17名官兵和当地8名群众作为一组赶往地势复杂险峻、困难风险最大的沟内清理余火。突然沟口下方刮起大风,余火复燃,火势借风向他们冲来,浓烟弥漫,情况万分危急。面对险情,灭火官兵完全可以迅即择路脱离险境,但他们听到火区有灭火群众呼叫时,毅然选择进入火区奋力施救,结果,因风势太大,沟底灭火官兵、林业职工和群众被包围在火海中,造成灭火官兵、林业职工、群众共22人英勇牺牲。其中,灭火官兵15人牺牲,马景宝就是其中之一。

12月9日,四川省康定县体育馆内,哀乐低回。横幅“四川省甘孜军分区独立营道孚‘12·5’扑灭山火牺牲烈士遗体告别仪式”下,15名烈士的棺椁覆盖着八一军旗,朵朵鲜花环绕周围。体育馆后,巍巍的郭达山上,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15名烈士们棺椁上的八一军旗格外耀眼。

一大早,康定城里的车辆比往常多了许多,最终都在体育馆外排成了长龙,上万名自发参加悼念的群众排成一条悲痛的长河,抹着眼泪从道孚“12·5”扑灭山火中壮烈牺牲的15名烈士们身边缓缓流过。

白花、黑纱,肃立、鞠躬。这里面有烈士们的领导、战友和家属,他们每人都有一段对于烈士们难忘的记忆;这里面,有素不相识的学生、打工者和商人,他们早已熟悉了这15个名字,这次一定要再看他们一眼。

家住康定县城的黄常英老人已是第三次来到体育馆送别烈士了。7日凌晨,15名烈士的棺椁抵达康定,黄常英冒着严寒为烈士们烧了一些纸币;7日下午,黄常英又来了一次。每次来,黄常英都会挨个为烈士鞠躬。“这些小伙子就像我的儿子一样,我要记住他们的长相。”

上午12时许,烈士马景宝的家属被搀扶着走进体育场,人未至,声先到,“俺的马景宝啊,俺最亲最亲的人啊。”马景宝的妻子李海萍哭喊着。

在休息室短暂休息后,马景宝的妻子、父亲等被搀扶着来到马景宝的棺椁前,李海萍“扑通”一声就跪下去,捶着胸口哭喊着,“俺的马景宝啊,你咋不给俺打电话啊!你可听到俺在叫你啊,俺最亲人的啊,你在哪啊!”

呼呼的山风,吹干了李海萍脸上的泪水。马景宝的父亲木然地站着,不断轻声喊着马景宝的名字,在饱经风霜的脸上,眼泪在岁月的沟壑中奔流。

在家属和官兵们搀扶着李海萍准备离开时,李海萍开始挣扎了起来,“俺要在这里陪着他。”

从马景宝的棺椁到旁边休息的面包车,不到50米的距离,李海萍5次瘫在地上。好不容易到了面包车跟前,李海萍却怎么也不上面包车。“俺不走,俺要陪着他。”

就在众人来相劝时,李海萍一下子晕了过去,医护人员将李海萍抬上车吸了一会氧气,她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幽幽地说道:“俺想马景宝。”

拗不过李海萍,众人又只得将她架着来到马景宝的棺椁前。

“马景宝,俺在和你说话啊,你能听见俺在和你说话对不对?”瘫倒在马景宝的棺椁前,李海萍喃喃自语起来,“你以前爱笑俺,现在你咋不笑俺了呢?”

“冬天到了,你冷不冷啊!”李海萍痴痴地望着马景宝的遗像,身边安抚她的人都侧过身去,抹起了眼泪……

“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马景宝的光荣事迹。”12月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在烈士马景宝的母校,1800多名师生齐聚操场,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悼念仪式,纪念这位为营救被困群众而光荣牺牲的烈士。

仪式刚开始,全体师生首先为马景宝默哀3分钟,随后学校领导向全体师生介绍了马景宝烈士的英勇事迹。马景宝曾经的班主任李向东老师也向学生们讲述了马景宝平凡的学习生活。全校师生被马景宝烈士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感动。

为了纪念马景宝烈士,学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倡议,号召广大团员、学生干部要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缅怀烈士,教育和带领广大同学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报效祖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马景宝烈士不畏牺牲的精神,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母校争光。”沙墩中学08级5班学生周付昊在了解了马景宝烈士的事迹后,热血沸腾地表示。

当晚,不少学生组织在一起,点燃了象征纪念的白色蜡烛,深切怀念马景宝。

12月14日下午,在四川道孚“12·5”草原大火中营救被困群众英勇牺牲的马景宝烈士骨灰安放仪式于郯城县烈士陵园举行,近千名群众自发前来送行。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传亭,中共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少军,省民政厅副厅长石贤芹等领导参加了骨灰安放仪式。

“他是个好孩子。”当马景宝的家人带着他的骨灰盒和遗像从家里走出来时,村民们立刻围了上来,人们都想再看看这位烈士最后一眼。在村民的簇拥下,烈士的骨灰放进了灵车。

此时,马景宝的家人显得十分安静,女儿马晓兵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四周前来送行的人们。“今天早上她还找爸爸呢。”马景宝的一位亲人告诉记者,已经好几天了,晓兵每天晚上都要妈妈拨打马景宝的电话。“那不是我爸爸,那是我爸爸的照片。”母亲一次次告诉晓兵爸爸就在家里,但是年幼的晓兵根本不相信,每天哭着要听爸爸的声音。

灵车开动了,村民们自动站成两排,目送着装着烈士骨灰的汽车前行,直到看不见车的影子,才缓缓离去。

下午2点40分许,载着英雄遗像和骨灰的灵车缓缓驶入陵园。今天的郯城烈士陵园格外肃穆,雪后的松柏披着白色的冬衣,朴素的冬菊傲雪挺立,书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英雄纪念碑前,摆放着省市各级部门112个单位和省市领导以及其他悼念者敬献的花圈。

此时烈士陵园已经站满了前来悼念的群众,他们中有新入伍的战士,有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也有从全市各地前往送行的市民,他们无不为马景宝舍生忘死,献身使命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和深受教育。

马景宝的妻子和女儿手捧英雄的遗像悲痛欲绝,其父母乡亲哭成一片,簇拥着将英雄的遗像安放在英雄纪念碑前的翠柏素菊中问,看着马景宝身着军装的遗像,马景宝的母亲抑制不住悲痛,嚎啕大哭,当场晕厥在地,醒来后她仍喃喃地念着“我的好儿子,我的孝顺的儿子……”场面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下午3时,骨灰安放仪式正式开始,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默哀3分钟,随后,仪式宣读了英雄马景宝的生平,当宣读到“2010年12月5日,在执行扑灭四川道孚草原大火的战斗中,为营救被困群众舍生忘死,壮烈牺牲,年仅30岁”时,在场的所有人员无不悲痛落泪。

“我就是来看看,他是郯城人的骄傲!”一位骑着自行车从20公里外赶来的村民在仪式结束后,仍没有离开。不仅仅他,很多人仍沉浸在悲痛的缅怀中久久不肯离去,“马景宝烈士是郯城的骄傲,更是临沂的骄傲,我们来送他最后一程,希望烈士走好。”

一遍遍地抚摸着马景宝烈士的灵柩,妻子忍不住责怪起来:“马景宝,你太心狠了。说也不说就走了,撇下我们娘俩怎么办啊。”

马景宝5岁半的女儿,伏在父亲战友的肩头,哭得小脸通红。她记得爸爸铁一样的臂膀,记得爸爸逗自己时洪亮的笑声。爸爸那么爱妈妈,爱她这个乖巧漂亮的女儿,怎么可能丢下她呢?

哭得几乎瘫过去的妻子,又撕心裂肺地冲着灵柩大声呼喊:“马景宝,你出来啊……我们娘儿俩还要跟你说说话啊!”

老战友们怜爱地抱着晓兵,轻声安慰:“晓兵不哭,以后你就是咱们共同的女儿。”

这个5岁半的小女孩,偎依在一位战士的怀里。从父亲的灵前离开,让她怎么也无法停下悲恸的哭号:“爸爸,爸爸……”

这一幕,被早报摄影记者华小峰捕捉到了。这个小女孩跟华小峰的孩子一样大,看着晓兵乖巧的脸庞,华小峰放下相机,冲上去一把抱住这个孩子,像是代替她的父亲再给她一个父爱的拥抱。

“马景宝去世对这个家庭打击太大了,现在他爹、叔、老婆、闺女和二舅哥都去参加追悼会去了。”马景宝的大舅哥李兆勇悲痛地说,“他母亲正在医院打点滴,要不是她坚信儿子还活着,也许早就垮了。”

李兆勇回忆道,当时四川发生大火的事,他们压根就没想到马景宝会牺牲,所以当12月6日上午10点他们接到郯城县武装部通知时,所有人都愣了,“当时得到通知说马景宝出事了,让赶紧去四川,一家人紧接着就出发赶往徐州,坐上飞机赶往四川。由于她母亲身体不好,在赶往郯城的路上就支撑不住了,这才留了下来。”李兆勇希望我们不要告诉老人家儿子去世的消息,“他母亲身体不好,目前一直靠打点滴来维持,我们怕她知道事情后承受不了打击,所以一直骗他说儿子正在医院抢救。”马景宝还有一个姐姐,目前在外地打工,一直还没有联系上。

村里除了马景宝的母亲,都知道了马景宝牺牲的事情,所有的村民都十分惋惜。“这个孩子特别老实,特别有礼貌,就这么走了我们都不敢相信。”一位村民说,“那天来消息的时候,他(马景宝)妈妈当时就不行了,走着路就要摔倒,这几天他妈妈一口饭都没吃过,只能靠打点滴维持。”

“景宝是这个家庭的支柱,他倒了这个家庭该怎么办?”说起自己这个懂事听话的侄子,马景宝的婶子一直抹着眼泪。

“景宝妈妈今天晕过去5次了,她身体一直不大好,四天了一直在打点滴。”景宝的姑姑悲伤地说,“她这样的身体状况,我们不敢告诉她儿子去世的消息,也只有这样才能哄着她吃饭,如今儿子还活着的信念是她支撑的唯一动力,这几天她也一直没有睡觉,只有困极了才会眯一小会。”

当村民知道马景宝的骨灰将回村安葬后,不少村民自发的聚集在村头。天慢慢黑了起来,但是村头聚集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年逾九旬的老人来了,丫丫学步的孩子来了,晚上6点,村口已经聚集了近千名村民。“景宝是个好人,真是可惜了。”“他什么时候能回来?”村民都在小声讨论着,盼望着马景宝早点回家。

夜幕降临,通往马景宝家的路亮起了10盏明灯,这是村民专门准备的,用来照亮马景宝回家的路。

“马景宝的骨灰到了沙墩了!”这时大家得到了消息。马景宝马上就要回家了,村民一阵悸动,但随后而来的就是沉默,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压的大家喘不过气来,大家的脸上也都满是凝重的表情。

晚上7点07分,载着烈士骨灰的车缓缓驶来,当女儿抱着马景宝遗像下车的一刹那,所有的人都忍不住了,瞬间哭声震天。随后妻子抱着马景宝烈士的骨灰走下了车,连日的折磨,让这位烈士的妻子已经有些麻木了,此时她面无表情,双眼无神的直看前方。在村民的簇拥下,马景宝烈士的家人一起回到了家中。

晚上7时30分左右,马景宝的母亲知道了儿子牺牲的消息,本来身体就十分虚弱的她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几个村民抬着她来到儿子的遗像前。“儿子呀,我的好儿子,你快回来吧。”声声悲痛的哭喊声响起,英雄母亲浑身抽搐,几次哭昏过去。

马景宝用自己10年的军营生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员、一名军人对事业忠心耿耿,对人民无限热忱的高尚情怀。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模范事迹和英勇壮举,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永远在沂蒙这片热土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