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历尽艰难终不悔 丹心一片献人民——记吕致斋烈士

更新时间:2022-07-11 11:31:20点击:

历尽艰难终不悔 丹心一片献人民

——记吕致斋烈士

中共广饶县委党史办

少年壮志

吕致斋,原名吕中和,字致斋,山东省广饶县吕家庄人,1897年8月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少时读过私塾,1925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他在正谊中学读书期间,经常到书店阅读进步书籍,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当时他目睹了军阀混战,人民遭受涂炭,不堪其苦的社会黑暗现状,心情非常苦闷,感到救国救民的抱负难以施展,又逢其母病故,便辍学回到家乡。

回乡后,他亲眼看到广大农民成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里苦苦挣扎,到头来还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便立志创办学校,提高国人素质,走教育救国的道路。

创办民校,首先要买地皮,吕致斋早就看准了吕家庄村后靠大寺的那片园地。这片园地既靠广饶通往寿光的大道,交通方便,又位于村后,树木掩映,环境优美,是读书的好地方。他便用自己家的好地把它换了过来,作为校址。但是,要建校舍,钱从哪里来?吕致斋辗转反侧,几夜不能入眠,最后决定变卖家产投资办学。

卖地是庄稼人的大忌,不仅要受到家庭亲人的唾骂,还要落个“败家子”的名声。可吕致斋顾不得这些了,因为他心里早已有了坚定的信念,想干的事,就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这样,他一次卖掉了70亩祖宗给他留下的上好耕地,修建了20多间教室、办公室,买了桌椅及其他教学用具,铺了运动场,买了篮球……

办学,关键是老师。吕致斋四处奔波,终于聘请了一批既有新思想,又有教学能力的老先生和青年教师。其中有在广饶、临淄一带德高望重的焦月如老师、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门金甲等,他们在吕致斋聘请下陆续到校任教。

“吕庄大寺小学”的牌子挂出来了,吕致斋亲任校长兼教师。接着,招收了第一批学生。

吕致斋对学生非常关心,要求也十分严格,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品行教育 他上课时常讲国家形势、民族危难,教育学生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要以民族大业为重,为大众谋福利。

吕庄大寺小学一直办到1937年,吸引了一批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要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任直工部部长的耿子甫,就是吕庄大寺小学毕业的学生。

加入党组织

吕致斋在正谊中学读书时曾经接触过一些进步书刊,在创办学校期间也读了一些介绍马列主义的书。书中所描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远景,对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那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男女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他感到无比新鲜,并立志要为建立这样的社会制度奋斗不息。

1924年,离吕家庄十来华里的延集、刘集一带,已经有了共产党的活动。1925年2月,东营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延集支部诞生。1925年春刘集支部建立。1927年8月,中共广饶特支成立。耿集、菜园等村也都相继建立了党团组织。这些党团组织建立后,创办了农民夜校,领导了“觅汉增资”、“吃坡”等革命斗争,影响很大。吕致斋耳闻目睹了共产党领导的这些革命活动,使他看到了希望。不久,他结识了早期中共党员董直夫和刘集的刘奎文。董直夫、刘奎文经常向吕致斋宣传马列主义,更燃起了吕致斋心中的一团火。1930年初春的一天深夜,月明星稀,春风融融,在吕致斋家的堂屋里,由董直夫、刘奎文介绍,吕致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出狱找党

董直夫、刘奎文等共产党员经常在吕致斋家开会、联络、开展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怀疑。一天,吕致斋正在与几位同志开会,忽然一队国民党兵闯进院子。吕致斋急中生智,迅速取出麻将牌放在八仙桌上打起来。国民党兵进屋后,咋咋呼呼,翻箱倒柜,折腾了一阵,便对董直夫等审视起来。但看到他们娴熟的动作,镇定的态度。没找出什么破绽,便吹胡子瞪眼地吵嚷了几句溜走了。1932年,由于叛徒出卖,广饶县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国民党反动当局到处缉捕共产党人,他们的反动口号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他们以共产党嫌疑逮捕了吕致斋。

吕致斋入狱后,他的长子吕乙亭和次子吕东方到广饶县监狱探望。当他们看到吕致斋遍体鳞伤躺在潮湿的木笼牢房里时,都失声痛哭了。吕致斋见状慢慢坐起来,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被关起来吗?”他们回答:“不知道。”吕致斋语意双关地说:“他们说我是共产党。”吕乙亭听父亲这样一说,知道敌人还没有抓到吕致斋的实据。于是他便通过一些上层关系疏通,花了500块银元,把父亲保释出狱了。

吕致斋出狱后,怀着急切的心情,通过各种方式到处寻找党组织。由于当时广饶、临淄一带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始终未能与党取得联系。这时,他孤独、彷徨,但崇高的信仰没有泯灭,革命的信念十分坚定。他听说黄丘村有个叫耿贞元的在省委做联络工作,于是他筹集经费,打点行装,以外出经商为名,到济南寻找党组织。他在趵突泉附近转了一圈又一圈,始终不见摆卦摊的耿贞元。不久,他打听到,省委已遭到严重破坏,耿贞元也于1932年8月被敌杀害。

吕致斋在济南了解到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军正在江西瑞金坚持革命斗争。于是,他便从济南乘火车,南下江西找红军。

一路上,他看到无数灾民流离失所,特别是在车站上,有的一家几口人盖着一条破麻袋片,蜷缩在屋角。有十几岁的娃娃瞪着两个黑洞似的大眼睛,向人伸出干瘪的小手乞讨。而那些贪官污吏,官商富豪却招摇过市,花天酒地。他的心颤栗了,暗自思忖:“这世界太不公平了,中国需要改造,中国需要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吕致斋到了江西。下了火车,眼前的情景虽然和一路所见相同,但他想到寻找党组织的愿望就要实现,心情顿时舒畅。置身于蒙蒙细雨中,透过阴云他仿佛看到了东升的太阳。

吕致斋想错了。当时江西正逢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剿红军,他们严密封锁通往井冈山的道路,大有飞禽走兽尚不得过境之势。他走了几千里路,找不到红军,心急如焚。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听说“围剿”红军的军队中有国民党中将李延年。于是他就决定先找这位老乡兼同学,安下身,再想办法。

果然,李延年热情接待,并答应吕致斋的要求,在一个区为他安排了公务差事。这个区离中央苏区很近,经常能听到枪声。吕致斋曾多次设法与红军联系,皆因没有组织介绍信而落了空。有一次,他越过封锁线,正遇两军交战,子弹嗖嗖地在耳旁飞过,险些丧了性命。

他在这里呆了几个月,一无所获,于是告别李延年,辗转到了上海,由上海乘海轮去青岛。在海上遇大雾,两船相撞,

幸未沉船。在青岛他仍然没有找到党,不得已,于年底失望地回到了家乡。

武装抗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吕致斋同党取得了联系。遵照中共鲁东工委指示,吕致斋与其他同志组织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活动、办公就在吕家庄大寺小学和吕致斋家里。吕致斋的大儿子吕乙亭由济宁受训回来,也参加了组织“九支队”的工作。吕致斋还把将要去国民党大后方读书的宋德甫留下来,参加了“九支队”的组建,并由宋德甫前往广饶县城,与广饶县义勇壮丁训练队教练王子国商议,相机将这一部队拉出城来,编为广饶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后因走漏消息,王子国只好去寿光县,在马保三领导的八支队任参谋。“九支队”刚刚组织不久,由于队伍内混进了坏人,枪支被国民党反动派查收。为了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吕致斋派儿子吕乙亭去临淄与三大队联系。1937年除夕,在吕乙亭带领下,临淄县三大队长李人凤率队突然来延集,将九支队叛徒、土匪延盾、延营海、丁得利处决。原九支队由吕致斋带领一部编入寿光县八支队,吕乙亭带领一部编入临淄县三大队二中队。岳拙园去二中队任中队指导员,宋德甫后去二中队做军需和党支部组织委员工作。

吕致斋离开广饶后,在寿光八支队任中队长。他带领战士们在寿光县三合庄同伪军打了一仗,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最后逼得敌人投了降。接着他又率队去黄县作战,消灭了张步云的队伍,建立了五支队。在柳疃战斗中,我军受了损失,有的同志思想不坚定,开了小差。吕致斋边战斗边动员,注意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其他同志,从而保证了部队的巩固。在胶东战场上,吕致斋身先士卒,英勇作战,缴获了鬼子的机关枪,消灭了许多日伪军,因而闻名八支队。回到清河区后,他率领战士们痛击顽匪张景月、周胜芳,还在淄河店铁路边伏击了日军的军火列车,缴获枪支、弹药和大宗军用品,使日伪闻风丧胆。

吕致斋还注意对国民党军队开展政治攻势,做国民党兵的投诚工作。有个国民党兵吕红三,家中很困难,吕致斋把家中3担大豆,送到他家中,感动了吕红三。经过再三做他家人和他自己的工作,吕红三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最后他带着3支枪投诚,参加了我们的部队。

吕致斋读过私塾,又在正谊中学学过新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毛笔字写得很漂亮,还能写一手好文章。但他非常谦虚,态度和蔼可亲,从不小看人,无官架子,活泼乐观,经常教战士们唱革命歌曲,以激发战士的爱国热情。他还经常教育战士们说:“我们不能做亡国奴。具有古老文化的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许多英雄好汉,他们的子孙永远不能当亡国奴,凡是有良心的中国人,要挺身而出,站起来,走向前线,保卫国土、保卫家乡、保卫我们伟大的民族。”他鼓励战士们英勇杀敌,要消灭我们国土上的一切敌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在他的鼓动下,部队士气高昂,战斗力很强。

全家投身革命

吕致斋变卖家私办教育,抛却家产投身革命,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宽大胸怀。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家庭成为革命的家庭。大儿子吕乙亭,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清河区八路军三支队十团三营营长,1939年在“太河惨案”中壮烈牺牲;次子吕东方,共产党员,曾任解放军二十三团二营教导员;三子吕东鲁,共产党员,解放军兵工厂工人,副指导员;女儿吕忱,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曾任无棣县某区妇联主任;小女儿吕杰,共产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1949年渡江南下;大儿媳宋彩凤,曾任渤海行署八大组抗日干部子弟小学语文教员。

清河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经常夸赞吕致斋,在一次会议上讲:“吕致斋是抗日英雄模范,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他不光全家都抗日参战,还把全部财产献给了抗日事业。我们抗日没有这些模范人家是不行的。等赶走了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要很好地感谢他们,要重重地谢谢他们。现在不能忘记他们,将来也不能忘记他们,没有这样家庭的无私支援,我们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要牢记,不能忘,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1939年6月,吕致斋由原八支队调到中共广饶县委任军事委员、县大队长。同年秋,到鲁南一支队(原八支队),随马保三司令员转战南北。1940年“肃托”时,在沂水县被错杀。1990年,中共广饶县委决定为吕致斋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