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温江党组织创建人康明惠

更新时间:2023-04-24 11:30:03点击:

康明惠,号恩溥,化名悯怀,1898年12月出生于温江县涌泉乡明光村王家碾,后移居涌泉乡梵音寺宋家石桥。少年时期在乡间读私塾,后转人温江县立高等小学,1917年到成都考入四川省立第一中学,1920年人四川省农业专门学校。在成都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2年加入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第一届四川省团委秘书。1925年赴广东考入黄埔军校,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底回温江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奉调往江西革命根据地。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正在四川省立第一中学求学的康明惠以深刻的影响,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鼓舞了他的革命斗志。后来他参加了王右木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他加入了王右木在读书会基础上建立的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执委会第二届候补执行委员、第三届执行委员和省学生联合会秘书。曾协助过他工作的同志说,康明惠做学运工作时,刻钢板、搞油印、散传单,只要有利于革命的事情就抢着、争着干。他经常在劳动人民中,特别是在泥木工人、茶铺、饭馆工人和同乡、同学中宣传新思想和革命真理,是团组织中工作最积极、最活跃的团员之一。1923年,与王右木、钟善辅等联名向团中央汇报四川省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问题,提出:将各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并建议“劳工之专政必自握军权始,此最为可信赖者”等主张。同年7月2日,“四川民权运动大同盟”在成都东大街召开改组代表会议,康明惠当选为庶务股长。

1925年,他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工兵科。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紧进行反革命活动。当时正在黄埔军校学习的康明惠参加了周恩来组织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勇敢坚定地同校内国民党右派“孙文主义学会”分子进行斗争。军校毕业后,康明惠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蔡廷锴部任工兵连长。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就在起义军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发的第二天,康明惠被认定为共产党嫌疑,遭强令离开队伍。

1927年底的一个傍晚,康明惠回到了温江。第二天,温江县禁烟局长郭弼臣说他是共产党分子、贩卖大烟,康明惠当即被捕人狱。后因查无实据,才取保释放。那时革命正处于低潮,康明惠没有被血雨腥风吓倒,出狱后,立即采取新的斗争方式在县内进行革命活动。他在温江联系一些思想倾向进步的人,如原国民党左派县党部委员颜慎余、干事戚瑞群、省师校学生高国祥、小学教师黄增益等,秘密成立进步组织“青锋社”,并创办地下油印刊物《青稠》。刊物名称的意义是:给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及反动势力当头一棒,以唤醒民众起来革命。《青钢》第一期首栏标题是:“揭开温江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联合阵营的重重黑幕”,揭露了温江县恶霸郭弼臣勾结官僚和驻军压榨人民、无恶不作的种种罪行。康明惠负责稿件的审查、编辑,其余人员负责搜集资料,撰写刻印。刊物问世,受到温江人民的欢迎,而反动当局则恨之入骨。他们四处追查,致使刊物仅出几期就被迫停刊。

1929年初,当时任四川临时省委军委秘书的梅子乾回到温江。康明惠早在农专读书时就和梅子乾是好朋友。他得知梅子乾的身份后,请梅向组织转告自己的经历和革命愿望,请求解决组织问题。梅子乾将他的情况向罗世文(后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作了汇报后,经中共川西特委研究决定,吸收康明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批准他在温江县发展党的组织。由于工作的需要,康明惠调往成都,在三倒拐街开一间小铺,以经营丝线作掩护,在手工业工人中开展革命工作,同时兼管温江党组织的工作。1930年9月,在康明惠的努力下,温江已有党员7人,经上级批准,将1929年成立的中共温江县支部改为中共温江县特别支部,康明惠任特支书记。

康明惠继承祖遗田产80余亩,自1927年底回到温江后,他先后卖掉70余亩,卖田的钱大多数是作为革命活动经费,自己只留下达通桥附近约十亩菜地维持妻子儿女的生活。妻子问他钱到哪里去了,他说用在成都开丝线铺子。后来妻子又问他丝钱铺子生意好不好,他说铺子垮了,先生都到重庆去了。妻子气得跑回娘家。康明惠自己的生活极为简朴,常常戴一顶旧呢帽,穿一件绛黄色长衫,脚穿一双旧皮鞋,不修边幅,有时还自己担小菜上街去卖。他乐观、勤劳,培育果木树、养蜂、饲养家禽、制作肥皂、编竹器、给儿子做背心、硬壳帽等样样能干。他经常接近劳苦人民,和他们亲切交谈,帮助农民插秧种菜。康明惠读过农专,又是黄埔毕业的,为什么不在国民党内当官?这就引起了当局的怀疑。1931年夏天,康明惠邀约刚从万源回温江的吴兆昌到县城十字口“可久大”烟馆,了解万源县李家骏姐弟起义的情况,打算去参加起义军。当吴兆昌去买烟时得到全城戒严正在搜捕康明惠的消息后,立即返回烟馆把消息告诉康明惠,康明惠即迅速撤走隐蔽,这才免遭毒手。

1931年9月,康明惠奉上级命令同川东一个姓王的同志去江西苏区工作。康明惠离别了年轻的妻子和唯一的幼子,向新的革命岗位奔去。到上海后,曾给黄增益等来信说:“已安抵上海,暂住法租界内。”不久,又来信说:“不日即将起程,前往西湖一游。”经同志们分析,“往西一游”可能是去江西苏区的暗语。此后就杳无音讯。  

1988年6月14日,根据民政部(1980)63号文件和县委组织部、党史办、县档案局的专题报告,县政府作出追认康明惠为烈士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