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公安英雄模范刘辉

更新时间:2023-03-30 11:30:02点击:

萧瑟秋风,裹挟着巨大的悲痛阵阵袭来,又一位英雄的生命如流星陨落,虽然匆匆走完了短短35年的人生路途,但他走得坚毅,走得壮烈。他留下的是一面旗帜,一首壮歌,一座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他就是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西安路派出所副所长兼辖区刑警队队长刘辉。

在危险的瞬间,刘辉所表现出的勇猛、无畏,正是他耿耿忠魂的集中体现。

1998年11月6日凌晨,公安战线上的优秀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刘辉倒下了,汩汩的鲜血从其颈部喷涌而出,浸红了他身下松软的泥土,染红了这片养育他的大地……

1998年10月中旬,西安路辖区刑警队获悉一盗车团伙欲低价出售赃车的线索,遂主动出击展开侦察工作。11月2日,在截获一辆被盗奥托车后,所长马益坚、辖区刑警队长刘辉召集全体刑警队员进行案情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这个盗车团伙绝非只盗窃一辆奥托那么简单,“要钓就要钓大鱼!”为了扩大战果,更多地为人民群众挽回损失,使犯罪分子得到法律的制裁,大家决定“放长线钓大鱼”。11月5日晚,刑警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等待着最后决战的来临。在马益坚和刘辉的带领下兵分两路,一路乔装买主与盗车贼周旋,另一路迅速赶往交易地设伏守候。狡猾的盗车贼数次变换交易地点,都未逃过刑警的视线。凌晨,盗车贼驾驶赃车进入了伏击圈,随着“我是警察,不许动”的厉喝,刘辉指挥3名刑警果断出击并形成合围之势,将盗贼团团围住。犯罪嫌疑人张久良束手就擒。而另一犯罪嫌疑人泽翁仗恃身躯高大、年轻力壮,竟持械顽抗,在刑警两次鸣枪示警后,仍疯狂逃奔。刘辉抄捷径迎面拦截歹徒并将其扑倒。刑警陈彬顺势抱住歹徒双腿,刑警杨育滨向歹徒铐其左手时,歹徒趁隙夺枪,并扣动扳机,子弹射中刘辉右颈动脉,当即血流如注,但他仍死死按住歹徒。当制服歹徒后,刘辉的生命已在最后一息,他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战友:“把我的枪收好……把歹徒带回去……”当刘辉被送到省人民医院时,由于伤势过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于凌晨光荣牺牲,时年35岁。

1963年9月4日,刘辉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培养了他正直、坚毅的性格。1982年,刘辉怀着对橄榄绿的无限憧憬,选择了人民警察这一崇高职业。在公安队伍这座大熔炉里,刘辉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不断磨练成长,他用青春和生命实践了入党誓言。他在人生旅途中,始终战斗在公安保卫工作的第一线,直到生命的终点。

刘辉从警16年,先后担任过户籍警、治安民警、机关干事、派出所副所长兼刑警队队长等职务。在每个岗位上,他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特别是在长期同刑事罪犯的斗争当中,他吃苦耐劳、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立下累累战功。曾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荣获成都市“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一次,1994-1996年连续被优秀公务员,多次被评为“破案能手”并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嘉奖。

长江飘流探险,使无数优秀青年热血沸腾。当年,23岁的刘辉作为公安战线的代表参加了长江漂流探险队。在漂流中,作为舵手的他和队友们团结奋斗,冲险滩,越深涧。其间,他第一个遇险落水,在激流中搏击两千米终脱险境。长漂的生死考验,净化了他的灵魂,升华了他的人生信仰,坚定了他对橄榄绿的执著追求,铸造了他不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刚直不阿,敢于啃硬骨头,是刘辉一贯的工作作风。在担任营门口派出所警长期间,他管辖的外化成小区外来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发案突出,成为全区的“治安热点”。面对群众的强烈呼声,刘辉带领民警日夜蹲守在辖区案件多发点位,深入调查走访群众,从加强治安防范入手,从外来人口管理抓起,加大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一批曾经称霸一方的流氓恶势力成员受到惩处,使辖区发案率大幅度下降,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深受群众好评。部分“漏网之鱼”放话,扬言要“摆平”刘辉。刘辉不信这个邪,他说:“我头上带着闪光的国徽,我是代表国家执法!”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鲜明地表明了他秉公执法、执法如山的坚定决心。

1993年8月,刘辉在营门口派出所工作期间,主动挑起了侦破一起因时过境迁,许多人都认为已是“死案”的摩托车被盗案的担子。为侦破案件,白天,他到案发地走访群众,寻觅破案的蛛丝马迹;夜晚,他躺在床上也在推敲调查发现的案件线索,分析案件疑点。他多次提讯案犯,查证核实线索,利用大海捞针搜集到的证据,迫使落网案犯老实交代其同伙及销赃地点。随后,又乘胜追击,两下三手,终将案件破获,追回赃车。

在同年的“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中,为侦破一起盗窃案需出差阿坝。时值冬季,风雪高原天寒地冻,冰雪覆盖,行路艰难。刘辉二话没说,裹上一件棉大衣,独自驾驶摩托车,冒着刺骨的寒风,克服沿途颠簸的艰辛,往返200余公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案件得以及时侦破。为此,刘辉被战友们誉为“警营铁骑”。

打击犯罪要靠勇气、毅力和智慧、才干,调解处理民事纠纷同样如此,而且更需要倾注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和娴熟的法律知识。1995年8月的一天,辖区内两家餐馆业主发生矛盾,引发斗殴,伤人毁物,双方产损失两万余元。刘辉受命调解并立即着手调查取证,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第一次调解中,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调解无果。事后,当事双方先后找来刘辉的同学、朋友为自己说情,希望处理时有利于己。刘辉委婉地对说情的同学、朋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们讲解宣传了法律法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他们做好当事人工作。在随后的调解中,刘辉不厌其烦地反复向双方当事人宣传法制和社会公德。经过四次调解及多次说服教育,终使这起棘手的治安民事纠纷化干戈为玉帛,得到圆满解决。

1996年12月,在长期同刑事犯罪的斗争磨炼中,刘辉成长为一名派出所的指挥员。职位的升迁在他身上没有带来任何轻松和舒适,反而更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他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次侦查破案,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每一起刑事案件的成功侦破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艰辛。作为派出所领导班子成员,时时处处以党员干部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增强党性修养,把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摆在首位,从实际工作的日积月累中增长才干,组织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日臻成熟。作为党支部成员,他自觉讲党性、讲原则、讲团结,自觉摆正位置,做增强班子团结的模范,做全所干警的表率。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言行,在战友、辖区单位和广大群众中广为传颂,留下良好的口碑。

刘辉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8岁的孩子。面对事业和家庭,他总是把事业摆在首位。在1995年“严打”斗争中,他为了侦破案件常常10多天难回家,妻子打电话来,他总是说:“我手上案子很忙,实在走不开,今天回不来。”一天、两天、三天……还是“今天回不来”。一次次的“今天回不来”,伤害着妻子眷恋他的那份心和那份情。1997年5月,这对数年恩爱的夫妻终于劳燕分飞……每当和战友说起父母、家庭,刘辉总是饱含深情地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我的确对不起他们,我欠他们的感情债实在太多了!”的确,刘辉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但工作上却是一员好战将、好警察、好领导。从警16年来,他主办和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582起,其中,重特大案件637起,忠实地履行了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