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28 11:30:02点击:
中共潍县中心县委第一任书记
——庄龙甲同志
李 肇 年
庄龙甲同志,字鳞森,一九〇三年六月出生在山东省潍县庄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祖父是位老塾师,父亲是个朴实农民,母亲是个善良的家庭妇女。龙甲六岁时跟随祖父识字,九岁入本村私塾读书,十三岁靠亲友资助,考入潍县二十里堡车站毓华高等小学。他深感穷孩子能进学校读书极其不易,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节约膳宿费,他甘愿走读,每日往返十余华里。他常常在路上边走边读,五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他从小喜好文学,写得一手好文章,经常被选送到观摩会上宣读或张贴公布。但他从不自恃聪明而表现自满。相反,每当老师和同学们夸奖他时,他总是诚恳地说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地方,请老师和同学们多加帮助。他常对同学们说:“大家不要恭维我,因为我和大家没有两样。我一不会投机,二不会取巧,三不会‘抄近路’;我只知在求学期间刻苦读书是做学生的本分!”
庄龙甲同志为人诚恳,性格刚毅,富有正义感。他不仅自己孜孜好学,而且经常耐心地帮助同学复习功课,解答疑难问题,受到全班同学的信赖和拥护。每日放学回家,他自觉地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晚上,坐在油灯下学习到深夜。每逢假期,他总是积极参加一些田间劳动,不怕艰苦。
一九二一年夏,庄龙甲同志高小毕业了,当时列强宰割中国,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经济萧条,广大工农群众的生活难以维持。他经常想:为什么外国人都来欺侮中国?为什么穷人老是穷?为什么穷人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他还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为了继续深造和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一九二一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予科。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王尽美同志代表山东的党员参加党的“一大”回到学校后,积极开展了建党活动。龙甲同志在王尽美同志的直接帮助下,积极热情地阅读马列主义的书籍以及《新青年》、《新生活》等进步刊物。他一面学习,一面随王尽美同志参加各种进步活动。他长期苦思未解的问题,很快地从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一九二三年夏,龙甲同志转入本科十七班学习。这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和一师的一些进步青年一起,在中共济南直属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地参加学生运动。在王尽美同志的领导下,一师已成为学生进步活动的大本营。一九二二年八月,山东开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九月份,庄龙甲同志在济南育英中学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加入了青年团。
一九二三年,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党支部正式建立,庄龙甲同志被选为第一任支部书记。这年的十月,他遵照党的指示,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跨党)。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在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召开的党员会议上,他与王尽美等同志被选为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一九二四年一月,同王尽美同志一道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见到了李大钊、毛泽东等同志。
从广州回济南以后,庄龙甲同志一方面继续在校读书,一方面为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而积极工作。在校内,他通过成立书报介绍社、读书会等进步组织,组织同学们阅读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扩大党的影响,培养了积极分子,发展了党的组织。在校外,庄龙甲同志成了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后来,他被选为济南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兼任文书股长。他的文章写得生动有力,思想性较强。学联的通电、宣言等文稿,多出于庄龙甲同志之手。这些文稿,显示出庄龙甲同志从事社会活动的才华。他还利用寒暑假期回家的机会,以探亲访友、个别谈话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他不仅解答了不少工人、学生和青年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还向他们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密切联系中国人民受欺压、受剥削的悲惨情景,明确指出要摆脱这种极不合理的现实,就得奋起革命。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谈话,博得了广大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的欢迎。
一九二四年五月四日,庄龙甲同志发动济南各大中学纪念五四运动五周年,各校积极响应,唯齐鲁大学当局以“教会学校不问政治”为借口,不准学生参加。于是,庄龙甲同志以济南学生联合会负责人的身份,亲自前往齐鲁大学,向该校当局提出抗议,并予以严厉谴责。校方无言答对,十分狼狈。通过斗争,齐鲁大学学生也受到很大教育,纷纷冲出校门参加了纪念活动。这一年,庄龙甲同志还代表山东学生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会议。
一九二六年二月,共产主义青年团济南地委根据团中央的意见进行了改组,庄龙甲同志任委员。
一九二六年夏,庄龙甲同志于省立一师毕业后,中共山东省地委派他回到潍县开辟党的工作,领导开展鲁东地区的革命活动。从此,庄龙甲同志就脱离了学生生活,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
潍县是山东省有名的手工业城市,随着德、日、英、美等帝国主义在这里办厂开矿,无产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同时他们遭受的剥削压榨也日益加深,民族矛盾也就日趋尖锐。当时,统治山东的奉系军阀张宗昌,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把名目繁多的赋税加到人民头上,致使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劳苦大众迫切需要有人来领导他们,打倒这些万恶不赦的敌人。
当时,庄龙甲同志是以国民党特派员的身份到达潍县的。他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第一件工作就是建立活动中心。为此,他回到母校——二十里堡车站附近的毓华小学,以代理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党的工作。他先后发展了十几名党、团员。该校校长刘建华是国民党的右派,对开展革命活动采取敌视态度。于是,庄龙甲同志就抓住他克扣经费、贪污自肥的问题,组织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搬掉了这块绊脚石,换上了共产党员王全斌同志任校长,夺取了学校的领导权。从此,毓华小学就成为我党活动的中心。
同时,庄龙甲同志还到县城东乐道院附设的文华、文美两所中学去活动。当时,这两所中学,除潍县的学生以外,还有昌(乐)、昌(邑)、益(都)、寿(光)、广(饶)、博(兴)、安(邱)、高(密)、临(朐)等县的学生。因之,做好这两处中学的工作,不仅能推进当地的革命活动,而且对鲁东十几个县的革命活动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庄龙甲同志非常重视这两所中学的工作,把它看作是培养鲁东地区革命干部的大事。一九二六年初冬,在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关向应同志协助下,庄龙甲同志先后在文华、文美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讲演小组,在宣传马列主义、鼓动革命的活动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先后发展了二十多名党员、十四名团员,并建立了潍县第一个团支部。于是,使美帝国主义所办的教会学校成了我党秘密活动的阵地。
庄龙甲同志在开展学校工作的同时,在潍县南北乡和坊子的工矿以及邻县的农村也逐步开展了工作。在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中大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鼓动大家奋起参加革命斗争。当时,庄龙甲同志已患有肺结核病,时常吐血,身体非常衰弱,但他一直不知疲倦地带病为党工作。在残酷的斗争中,他常常满腔热忱地鼓励战友们:“要能忍耐,要有勇气,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我们都要生活,要活到伟大的事业的到来!”不少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提高了阶级觉悟,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心。庄龙甲同志在潍坊这块饱受苦难的土地上到处奔波,艰苦工作,很快地培养出大批的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到一九二六年深冬,潍县城关和东关乐道院,广文中学、坊子车站、二十里堡车站以及南屯、茂子庄、曹庄、牟家院、小庄子等地,发展了党员二百多人,建立了三十多个党支部。接着,根据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在茂子庄的一个场园屋里,庄龙甲同志主持召开了潍县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潍县中心县委会,庄龙甲同志任书记。这时,他的家成了县委办公机关他的父母在他的影响下也成了地下党组织的掩护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潍县中心县委的建立,使潍县的党组织和鲁东地区的革命活动有了坚强统一的领导。潍县很快就建立了四个区委。同时,昌乐的尧沟、孤山,昌邑的戴家庄、饮马和安邱的安太庄一带,都先后建立了党支部。中共潍县中心县委,已领导了五十多个党支部,三百多名党员。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均建立了共青团的组织。此外,庄龙甲同志还先后派出不少同志到武汉政治军事学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去学习,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骨干力量。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了革命,与汪精卫合流,一起举起了反革命的屠刀,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共两党分裂,革命暂时处于低潮。以庄龙甲同志为首的中共潍县中心县委,预见到党所面临的新困难。他为了提高党员的阶级觉悟,迎接新的战斗,于同年六、七月间,在潍县城东关乐道院,召开了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到会人数三四十人。
那时,中共山东省执委派了一位部长参加潍县党的会议。他以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作了报告,竟不遗余力地宣扬武汉军队在豫南与奉军作战的胜利,把武汉政府的国共合作,几乎说成是牢不可破的。庄龙甲同志对这个错误的报告提出异议,他提出:“共产党是什么阶级的政党”这个问题,付诸大家讨论。到会的同志,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党的阶级性,明确了代表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具有两面性,当革命对他们有利的时候就可能拥护革命;当革命对他们不利的时候,就要反对革命,或镇压革命。这样,就间接地驳斥了右倾机会主义的谬论,为应付新的,更加恶化的形势作了思想准备。会议开了四个多钟头,使到会的同志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认清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当潍县党的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关向应同志也来到了乐道院。庄龙甲同志特地在当天晚上召集了部分干部,请关向应同志作了报告。关向应同志曾参加过保卫武汉的斗争。他在会上生动地讲述了党在武汉领导工人、学生奋勇支援叶挺部队击退夏斗寅部的进攻,使武汉转危为安的情形,从而使同志们认识到只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会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会后,庄龙甲同志又根据上级党的指示精神,在这次县委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武装的意见,同志们一致赞同,并作了决议。当时,大家提议集资买枪。为此,王全斌同志慷慨捐献出二百元钱,买了两支手枪。后来,又截击了县警备队两支匣枪。从此,潍县党组织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武装小组。
一九二七年冬,县委又决定在潍县、坊子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在一九二八年期间,庄龙甲同志连续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夺取地主恶霸与军阀败兵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如茂子庄恶霸地主王全干,他自命为“反共先锋”,县委就决定拔掉这个钉子。当时,王全干每天到村南去监视雇工割罂粟(鸦片烟)。一天,我武装组化装进入罂粟地,打死了这个反共的恶霸分子,缴获了短枪一支。这一来,大大地震动了潍县的国民党反动派其反共气焰一时大煞。这年秋天,又在胶济铁路南北,先后从军阀败兵、地主恶霸手中夺取了二百多支枪,在全县组织了一支八百余人的农民赤卫队。
一九二八年三月,庄龙甲同志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还组织了一次“抗捐抗税”斗争。他首先选定了潍县、昌乐边界的大柳树村税局子作突破点。根据县委决定,由共产党员王兆恭为总指挥,组织了南屯、茂子庄、贾庄、辛庄等几个党支部的二十余名党员为主攻队员,县委武装组为后备力量。一天早上,在大柳树村集上,收税员正在蛮横无理地收牲畜税,王兆恭以摔“茶壶”为号,一齐动手打起来。这时,党员同志乘机向群众宣传反抗苛捐杂税的道理,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于是,广大群众纷纷支持,当场打倒了四名收税员,大家一哄而散。从此,税局子很长时间不敢到南乡收税。抗税斗争胜利后,庄龙甲同志代县委亲自起草了《为大柳树村反牲畜税斗争胜利告群众书》,印发各地。群众到处颂扬共产党是为人民除害的政党。
一九二八年麦收前夕,庄龙甲同志为了解决群众粮荒,经县委研究决定,又组织了一次抗租“吃坡”斗争。当时,曾以曹庄为中心,发动了曹庄的党员和群众,夜间到黄门庄地主的麦田里收割麦子,一夜割了一百多亩。通过这一斗争,增强了群众的团结,鼓舞了群众的斗志,解决了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在这期间,县委除了组织发动农民的抗租、抗税、抢粮、“吃坡”斗争外,还在坊子煤矿工人中组织了要求增加工资的大罢工,在广文中学、县立中学组织了罢课斗争。如一九二七年九月,文美中学的党员、团支部书记刘素梅同志,因进行革命活动被美国校长开除学籍。该校党员立即报告县委,庄龙甲同志当即指示:“进行罢课,以示抗议”。学生们迅速成立了罢课斗争指挥部,下设组织、宣传、纠察三个组。罢课斗争持续了三天,学生代表向学校当局提出两点要求:(一)恢复刘素梅同学的学籍,(二)今后不得随便开除学生。最后,学校当局无奈,只好宣布文美中学停办,美国校长也被迫辞去职务。事后,“文美”“文华”两处中学合并,换上了中国人张学功任校长,取得了罢课斗争的胜利。
庄龙甲同志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虽然因劳累过度,早已身染重病,时常吐血,但他从未停止革命工作。一九二八年秋,当他病情十分严重行动已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夜以继日地编写党的学习材料和传单,坚持召开党的会议,指导下面的工作。并且,他个人从不放松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同志们关心他的健康,经常劝他休息,还设法给他弄了一些补养药,后来组织派人去专门照顾他,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的父母日夜轮流看护他,结果在他的请求下,还帮助他印刷和装订各种文件。他在病中,还经常和街坊邻居谈话,进行宣传教育,表现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顽强战斗精神。
这时期,由于反动政府在山东统治更加残酷,加以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形势越来越恶化。庄龙甲同志的革命活动早已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人千方百计地企图迫害他。这年七月,县委经过多次研究,说服他暂时到黄旗堡车站以南安邱县境内的杞城村去休养一段时间。这是一家小药房,也是党的秘密联络点,他可以一面治病,一面工作。
八月的一天下午,庄龙甲同志在杞城药房又召集县委部分同志安排工作。这时,他的病情已经恶化,不断吐血,说话一多,便咳嗽得喘不过气来,但他仍振作精神开会,从下午开到深夜。同志们为他的健康担心,他笑了笑说:“我的病已经不好治了,正因为如此,才要更多地做些革命工作。”第二天,同志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他,回到各自的岗位上。不幸,就在这次会后不久,由于叛徒告密,庄龙甲同志于一九二八年古历八月二十七日(1928年10月10日)被万恶的特务和匪军捕去。惨绝人寰的敌人将庄龙甲同志绑在马尾上,拖到南流车站。二十九日在南流集被枪杀。敌人残暴地将庄龙甲同志的首级在潍县南门城楼上挂了三天。过往群众无不义愤填膺,热泪纵横。庄龙甲同志年仅二十五岁,就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庄龙甲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五十多年了,但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却永远鼓舞我们在四化建设大道上奋勇前进!
庄龙甲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