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甘洒热血为人民——记张捷三烈士

更新时间:2022-12-18 11:30:04点击:

甘洒热血为人民

——记张捷三烈士

淄博市张店区民政局

张建三,原名张连捷,1913年11月出生于淄博张店区石桥镇北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师范毕业后,他曾幻想“教育救国”,先后当了五年小学教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步步深入,日益疯狂地侵略中国。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教育救国”的幻想彻底破灭了。1937年发生了“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全国军民抵抗。这时,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派来的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3位共产党,会同德高望重的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经反复酝酿,积极准备,于12月27日率领进步师生奔向黑铁山,吹响了武装起义的号角。张捷三闻悉此事,心中顿时点燃一盏明灯,毅然辞别了从农兼医的父亲及母亲、妻子、兄长,约了四弟张连传直奔黑铁山,参加了武装起义部队,成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的一名忠诚战士。

1938年初,黑铁山起义部队为了振奋民心,鼓舞群众,扩大抗日队伍影响,决定主动出击打击日寇。于是,在廖容标的率领下,1月7日夜袭了长山城鬼子据点,首战告捷;1月19日安家庄伏击战,一举歼灭敌官兵12名;长白山北麓三官庙一战,毙伤敌兵百余人。我军出击三战三捷,军威大振。张捷三在战斗中英勇杀敌,荣立了战功。

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进一步唤起了民众抗日的热潮。但是黑铁山武装起义,是在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下举行的,成员免不了鱼龙混杂。当时的长山县有一个保安队长,他参加起义部队后,过不了粗茶淡饭的艰苦生活,长期住在长山九区太平庄一个地主家里。他每天向当地群众索要肉菜细粮,还抢夺百姓物,奸淫良家妇女。五军领导的指示他不听,部队整编他不从,廖容标几次找他谈话,他拒不到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后竟认贼作父,阴谋策划率队哗变投敌。

五军领导认为此人已不可救药,经研究决定派人迅速除掉这个害群之马,以免后患。此时,张捷三由于聪明机警有胆识,已被选任为廖容标的警卫员。五军领导经过周密考虑,决定派张捷三前去执行这一任务。

张捷三接到任务后,拿着廖容标给此人的亲书一封,直奔伪保安队长住的宅院。那位保安队长此时正在地主的房子里,端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一见张捷三进来,便没好气地问:“你来干啥?”

“队长,领导让我来请你,说有要事相商。”张捷三说着,将廖容标的信递给了他。

“什么要事!凭他那点队伍能干出个啥名堂来,我才不听他招呼哩!”这位保安队长边看信边骂骂咧咧地说。

“队长,不要这样说,还是以大局为重,你去走一趟,知道啥要事也好嘛!”张捷三不动声色地劝说他。

“走!”这个家伙略加思索后,突然从桌上拿起匣枪,凶神恶煞般地立起身来,朝几个卫兵喊道:“我倒要去看看姓廖的有什么了不起!”说罢便朝屋外走去。

张捷三见此情景,知其心怀鬼胎,必有反意,此去见了五军领导,肯定会闹出大乱子。于是,他头脑一转,决定就地处决这个坏家伙。张捷三随他们一齐走到台阶下面,忽地转身说:“队长,屋门还没关上呢!”就在这个家伙与卫兵同时回身察看的瞬间,张捷三的枪声响了,子弹穿透了叛逆者的胸膛,“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卫兵们见状个个吓得呆若木鸡。

“叛国投敌者绝没有好下场!”张捷三趁势指着这个家伙的尸体,对卫兵们大声说道:“他阴谋叛变投敌,和兄弟们没有关系,你们只要服从五军的命令,不做汉奸卖国贼,就没有你们的事!”卫兵们听罢,无不点头称是。

张捷三机智果断地处决了这个叛徒,防止了一次哗变事件的发生,对于稳定五军战士们的军心、鼓舞士气,起到了重大作用。

1938年6月,五军整编后不久,廖容标遵从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带三支队一个主力团南下,并出任四支队司令员,张捷三也随队来到鲁中区。由于他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深受领导器重,不久即被提任四支队特务连连长。1939年夏整军后,张捷三任基干三营九连连长。1940年4月,三个基干营合编为四支队一团,后晋升为山纵一旅二团,张捷三任二团一营副营长。

1941年4月的一天,二团接到上级命令,立即由莱芜驻地开赴徂徕山区,准备攻打茅茨之敌。

茅茨,是徂徕山前一个有着700多户人家的大村。它既是徂徕山区的门户,又是新(泰)、泰(安)、莱(芜)三县的交通要冲。日寇侵占这一地区后,即在此安设了据点,驻有一小队日军和一个中队伪军,伪军大队部也设在这里。他们经常在这一带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是扎在我根据地前沿的一颗“毒钉”。为此,旅司令部决定由二团参谋长于松江带领英勇善战的二团一营,坚决拔除这个据点,解救当地人民于水火之中。

一营开至徂徕山区后,在茅茨附近隐蔽,并立即开会研究行动方案。决定由张捷三化装深入虎穴,去找担任日军翻译的我“内线关系”,摸清茅茨据点内的敌情和地形,然后决定战斗方案。

这天,张捷三头戴礼帽,身着长袍,由据点内一个外出采购的炊事兵(我内线人员)引路,直奔茅茨据点。据点大门两旁,站岗的是一个凶神恶煞般的日本兵和两名狐假虎威的伪军。他们见张捷三大摇大摆地走来,“刷”地架起带刺刀的双枪拦住道路,厉声喝道:“干什么的?”“我是你们翻译官的老同学,特地从济南前来拜访。”张捷三镇静地回话后,接着出示了“良民证”解除了敌人的怀疑。一名伪军便进屋喊来了“翻译官”。两人见面,“翻译官”先向日本兵咕噜了几句,便对张捷三拱一拱手,笑着说:“不知老同学驾到,有失远迎,请,请!”说着,挽起张捷三进入了据点。我“内线关系”为避免敌人生疑,公开设宴招待张捷三,并邀日军小队长和伪军头目参加。宴毕,“翻译官”以参观为名,领着张捷三绕据点一周,详细查看了地形。晚上,两人同床而卧,彻夜长谈,又了解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及岗哨、口令等情况。次日,“翻译官”把张捷三送出据点门外,两人依依惜别。张捷三满怀胜利信心返回驻地,向于参谋长作了详细汇报。于参谋长当即绘成地形草图,制订了作战计划,并召集营、连干部会议。会议决定突击部队分为三个战斗组,大部队协同突击部队行动。营长刘本山带领一组人负责打通墙壁;张捷三带领火力掩护组,于松江带领爆破组,当夜向敌据点发起攻击。

夜幕降临了,茅茨据点像一匹困倦的野兽,横躺在雾气沉沉的地平线上。据点中心突起的古寺钟鼓楼,由日军亲自守卫,周围驻着伪军。我部队分别从东、北两个方向,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据点。首先向伪军驻守的据点外围三个炮楼发起突然攻击,伪军毫无防备,不堪一击,我军很快占领了这三个炮楼。

此时,盘踞在钟鼓楼上的日军,居高临下,负隅顽抗,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向我军打来。张捷三带领的火力掩护组奋起反击,全力掩护二连连长齐克明率部直捣敌据点大门。英勇的二连战士,飞步冲到敌人门楼前,用手榴弹炸开寨门后,趁烟尘未散,飞速冲进门内。紧接着,张捷三又指挥队伍凭借房屋、墙垣,迅速接近钟鼓楼。楼上日军的火力愈来愈烈,张捷三便亲自架起一挺机枪与其对打。张捷三的枪法准,远近闻名,他射出的子弹,像长了眼睛似的,准确地打进敌楼的射击孔,霎时敌人的机枪哑了。于参谋长指挥爆破组,采取小包定点、连续爆破的战术,接连炸开三道墙垣,冲到敌楼跟前,把捆在长杆上的炸药包竖在楼墙上,“轰隆”一声巨响,敌楼炸塌了,里面10多名日军坐了“土飞机”。

战斗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清理战场时,从敌楼的废墟中挖出两个还活着的日本兵,一个叫小林,一个叫加藤。后来,前者参加了日本反战同盟,后者逃跑回去被敌酋砍了脑袋。

此战,除伪军大队长侥幸逃跑外,其余日伪兵全部被歼,缴获轻机枪两挺、小炮一门、步枪数十支。我军只有一位战士腿部受轻伤。

茅茨战斗一结束,估计敌人必将对我进行报复,于松江参谋长即率领部队向莱芜县的莲花山急撤。不出所料,我军刚撤出,北崖据点的日军便开进了黄崖口南头,扑空后又尾追到莱芜。于松江参谋长立即与刘本山、张捷三研究,决定变被动为主动,避开敌人前锋,重返徂徕山区,抄敌人后路,拔敌人据点,牵制敌人进攻。

徂徕山北麓的北崖,是敌军封锁我徂徕山区的又一较大据点,这里离茅茨仅二十多里,常驻一小队日军和一大队伪军。我军决定趁鬼子远离据点的机会,当夜拔除这个据点。张捷三亲自带领两名战士潜入据点附近,观察地形和敌人的火力点,然后制订了战斗方案,仍沿用攻打茅茨据点的办法。爆破班长刘厥兰和战士们将炸药包绑在长杆上,弓腰来到据点外围的铁丝网前,正待破网前进时,被敌发现,敌人以猛烈火力向我扫来,爆破组受阻。张捷三见势,取过战士手中的歪把子机枪,跃上一截矮墙,朝敌人火力点一阵猛射,敌射手被击毙了。在这一刹那间,爆破组战士迅速冲进,把几根捆着炸药包的长杆顶在了敌楼上方。“轰隆”一声,敌楼塌倒了。这一战,共毙俘敌伪300多名,缴枪200多支,我军只有二连副指导员负轻伤。

三天两战,均获全胜。二团一营的战绩轰动了全军,震慑了敌寇。张捷三在战斗中,由于表现突出,受到旅、团的表扬。

1941年秋,不断受挫的日寇,采取更加残酷的手段,对我根据地大肆进攻、反复扫荡,妄图消灭我抗日武装。与此同时,“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不断制造摩擦,疯狂破坏我抗日根据地,反动气焰十分嚣张。为此,上级决定开展反顽斗争,狠狠教训反动派。11月初,担任代理营长的张捷三,率部在蒙阴县境内正与兄弟部队一起反击国民党五十一军,忽然接到山纵和泰山军分区命令:日寇大规模扫荡开始,部队立即停止反顽,向西面徂徕山区急撒。

这次扫荡,日寇投入万余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战术,实行“三光”政策,气势汹汹地向我鲁中南根据地扑来。张捷三带一营随泰山军分区及二、三团主力行动。一天上午9点左右,他们甩开一批敌人的包抄追击,来到蒙阴县一个叫芋头地的村庄。部队尚未稳住脚,两面山上又发现大批敌人,形势十分危急!在此情况下,张捷三胸怀全局,勇挑重担,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率一营断后,阻击敌人,掩护军分区机关及二、三团主力继续西撒。经过一阵激战,一营被压过来的敌人重兵包围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但张捷三毫不畏缩,他和教导员沈萍带领全营战士坚守在高地,努力拖住敌人,让主力部队胜利转移。他根据时间判断,军分区机关和二、三团主力已安全转移,这才指挥部队边战边撤。不料,当张捷三站在高处?望敌情时,突然一阵密集的机枪子弹扫来,他中弹倒下了。顽强的张捷三,在生命垂危之际,仍伏卧在地上,继续射击敌人,掩护战友们撤退。当他撂倒了冲在前面的一个敌人时,又一阵密集的枪弹射来,这位年仅28岁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人民的好儿子、英雄的营长——张捷三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