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9 11:30:51点击:
英名与“百团大战”共存
——记于祥章烈士
徐永贵 陈放 祝玉璋
于祥章,1938年由聊城山东省立二中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于山西省宁武县杨方口镇与日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23岁,当时为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二旅七一四团三营文化教员。
一
于祥章,1917年4月14日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东关大街一个雇工家庭里。父亲于盛云幼时因家境贫困到了聊城市东关大街酱菜园学徒、做长工,直到33岁才结婚,共生育四子二女,于祥章排行老四。于祥章的童年是在拾粪、捡柴、讨饭、颠沛流离、悲惨凄苦中度过的。他从小跟着母亲住在聊城城西郑官屯姥娘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生活的艰辛、世道的苍凉,给予祥章幼小的心灵烙下深深的印记。他决心奋发读书,寻求真理,改变这不合理的社会。他先在郑官屯读私塾,由于聪明过人,读书用功,成绩优异,深得私塾先生的赞许。1930年举家迁往聊城东关大街后又在聊城县立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后考入聊城山东省立二中。这所学校早在1925年“五卅惨案”后,当时的聊城山东省立二中和省立三师的学生就有20多人投笔从戎,到广东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革命知识和武装斗争的技能。学校党的组织健全,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党员较多。抗日战争期间,该校是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培养抗日骨干的基地和摇篮。于祥章与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的女儿范树琨、儿子范树民都在该校读书,他们既是同学也是要好的朋友。学校里不仅学文化,而且按照“抗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进行爱国、抗日的教育。后来,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培养抗战的干部和骨干,在聊城省立二中成立了聊城政治干部学校,聊城山东省立二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学习。他们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民族抗日先锋队”,把“打日本、救中国、救民众”的革命道理深记于心,并付诸行动。于祥章经常怀揣革命书籍约山东范县的陈殿银等进步同学到他家住的小暗楼上聚会,并组织他们到聊城东关大街上散发抗日的传单。此后,于祥章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起侵华战争,国民党政府由于长期坚持蒋介石的“先安内而后攘外”的反共政策,软弱无能,山东很快沦陷于日寇铁蹄践踏之下。山东省的学校包括聊城山东省立二中、山东济南一中、山东菏泽六中等被迫南迁到河南省南阳县赊旗镇,成立了“山东联合中学”后又被迫迁至湖北省郧阳县,改名“湖北中学”,于祥章随校南迁。于祥章在山东联合中学期间经常组织祝玉璋、程相佑、苗清臣等进步同学在一起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书籍,使他们逐渐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更加认清了当时动荡的社会黑暗。不久,于祥章与从延安派来的中共党员孙镇南老师取得了联系,孙镇南老师向他们介绍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盛况,以及设法逃离学校,用华北流亡学生名义绕道走山区路线投奔延安的计划。于是,于祥章和程相佑、苗清臣、祝玉璋凑了些钱,踏上了通往延安的路程。
经过三个多月的行程,于祥章他们终于到达西安市,在中共西安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顺利到达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受到热情接待,并指示他们继续往北走,同时告诉他们路上对付国民党封锁线陕甘宁边区检查站的办法。当他们行至渭河边的草滩检查站时,即被国民党军警扣押、搜查,两天后强迫他们向南走,国民党车警诡称往北是“匪区”“危险”等,于是于祥章他们向南走了一段路后,乘夜间绕道淌过齐腰深的渭河向北快跑,到三源县城仍不敢稍停,直至到达“陕北公学”旬邑分校时,于祥章才高兴地对祝玉璋等人说:“咱们到家啦,告诉你们我早就是共产党员了。”并指导祝玉璋等3人怎样申请入党,在于祥章的帮助下,祝玉璋等人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后编入抗大第一分校。于祥章1938年到达延安“抗大”大约三个月后,曾给济南他的家兄于禄章写过一封信,信中简述了他赴延安“抗大”途中的千辛万苦以及一路上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还叙述了他在抗大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讲到途经湖北当阳时看到西楚霸王征战疆场的那块磨刀石,表示了他坚决不做亡国奴、誓死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决心。由于于祥章是地方党组织派来的党员骨干,经过在“抗大”两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不久,便和苗清臣(后改名苏君、苗鲁平)奉命调到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二旅七一四团,于祥章任三营文化教员。从此,于祥章便随贺龙、彭绍辉、张绍武、张世良等率领的晋西北军区(即一二○师)第二军分区独立二旅七一四团勇敢地战斗在晋中、晋西北和冀中抗击日寇的战场上。
三
1940年8月,华北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先后集中了105个团,约20余万人,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指挥下,对日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在“百团大战”攻克同蒲路上敌重要据点杨方口镇战斗中,于祥章不幸被日寇子弹击中光荣牺牲。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他誓死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誓言。2006年4月,祝玉璋同志在“抗大”校友文集第十一期上撰文“永远怀念中共秘密党员‘抗大’校友于祥章同志”,文中表达了对于祥章烈士知识广博,思想敏锐,睿智机警,待人热情,善于处事助人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的深深怀念和铭记。
于祥章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虽然没有留下烈士的墓碑,但是,他的英名是与“抗大”和著名的“百团大战”共存,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