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血洒丝山 浩气长存——记尹仲岩烈士

更新时间:2022-12-01 11:30:51点击:

血洒丝山 浩气长存

——记尹仲岩烈士

辛崇法 苗玉华

尹仲岩,原名尹盛嶟,日照县奎山乡(今日照市东港区奎山街道)夹仓二村人。1920年出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日照县涛雒区青救会长、区委委员、区委书记、滨海地委宣传部干事、日照县委宣传部长等职。

尹仲岩是先天性的残疾人,他一出生,就没有右手。由于先天不足,体质很弱,他的父母很担心他日后的生活,所以在其六岁时,就为他收养了一个童养媳,并经常教育他好好上学。遵照父母的教诲,他暗下决心刻苦学习,立志长大成为一个在社会上有用的人。

1929年,尹仲岩入夹仓小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寒,交不上学费,曾被校方责令退学。终因他成绩优良,博得几位老师的同情,才又让他返校继续读书。

尹仲岩1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因忧虑过分而患了疯呆病,这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生活更加贫困。父亲去世后,他的胞兄昆生和嫂嫂徐家兰,遵照父亲临危前的嘱托,下决心继续供尹仲岩求学成才。

贫困的家境,残废的身体,使尹仲岩养成了刻苦学习的坚强意志。在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熟读课文,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课下,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严守校规,因此,老师称赞,学生敬佩,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然而,尹仲岩的学习并不一帆风顺,尤其是写字,他没有右手,只好用左手练习书写。起初,有的同学讥笑他,自己也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怕写不好,让人家更是笑话。于是,无论是课外时间,还是在上学往返的路上,甚至连吃饭、睡觉,他都在想怎样写好字。每当睡觉前,他都要把刚学到的字,用左手指在肚皮上画几遍。经过艰苦的磨练,他终于用左手奇迹般地写出了工整秀丽的字,而且写得又快又好。尹仲岩15岁那年的春节,嫂嫂让他买几张纸,请人写对联,仲岩说:“不求别人写,我自己写。”正月初有一天,有个姓尹的举人逛街时,看见仲岩家门上贴的对联写得很好,便停下问仲岩的嫂嫂,“这对联是谁写的?”其嫂嫂说:“是我兄弟写的。”举人说:“你叫出来我看看!”仲岩出来后,举人发现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只有左臂的年轻人,很惊奇地说:“写得好!很有出息!”

1934年,尹仲岩小学毕业,家中无力供他升中学,只好辍学在家。但他仍孜孜不倦的自学。在此期间,他设法找来了不少进步书刊,除自己如饥似渴地阅读外,还介绍给要好的同学牟楚民阅读。他曾看过一部描述工人、店员因承受不了老板剥削虐待,起来反抗的故事书,对他触动很大。想想书中的情节,看看眼前的黑暗,更加激发了他对剥削阶级的无比仇恨。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登上奎山顶峰,眺望大海,羡慕船只来去自如,向往早日挣脱黑暗社会的羁绊。

1935年春,尹仲岩到夹仓北门外尹家祠堂读私塾,主要读《古文观止》和诗词等。他当时曾作过一篇《振兴中华》的文章,指出必须内除土豪劣绅,外除列强,才能拯救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深受进步教师王新民的赞许。从此,也成为王老师的爱徒。

是年秋,尹仲岩考入日照县立中学。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企图并吞中国,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爱国学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爱国运动,面对国家的存亡,尹仲岩心急如焚。此时,为了探求救国救民之路,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在高燮宸和刘德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他参加了革命活动。他和同学牟楚民利用节假日和回家之便,组织本村的多个青年、学生,在夹仓镇大街小巷张贴标语和传单,宣传抗日。

1939年,在日寇侵华,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尹仲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他胸怀报国大志,毅然离开了家乡,参加了革命队伍。他曾先后任日照县涛雒区青救会长、区委宣传委员等职。他对党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安危。他经常只身深入敌占区,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有时他还将党的机密文件和宣传资料贴身捆藏,冒着生命危险,躲过城门伪军的严密搜查,带给夹仓地下工作的同志传阅。

1941年,日本侵略军调集5万重兵以“铁壁合围”战术,大举“扫荡”沂蒙山区,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在这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尹仲岩遵照党的指示,坚持对敌斗争。深入农村建立起了一个个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经常失眠,在1942年7月,他染上了“黑热病”。为照顾他的身体,组织决定让他补些营养,但尹仲岩为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坚决不肯。他的哥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治好他的病,卖掉了家中的九分地,东拼西凑些钱,帮他买了些药和营养品。经过调理,病情慢慢好转后,尹仲岩立即回到了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不久,组织调他到莒临边地区的板泉(现为莒南县)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后任区委书记。不久,又被调到滨海地委宣传部工作。

1945年5月,尹仲岩由地委调到日照县委任宣传部长。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支持下,仍坚持独裁、内战和卖国方针。为打败美蒋反动派,保卫抗日胜利果实,尹仲岩又积极投入到反奸诉苦和土改运动中。他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组织、发动群众向封建势力宣战。他每到一地,总是深入群众,走街串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很快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群众称赞说:“尹部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点官架子也没有。”1947年春,县委派尹仲岩到驻日照城区的十里铺工作组检查工作,尹仲岩听完了工作组的汇报,肯定了成绩,指出不足。并着重就今后发展方向作了部署。使工作组的同志很受鼓舞,同志们说:“尹部长讲得头头是道,听了心里亮堂,浑身是劲。”

尹仲岩非常关心党的教育事业,在他任宣传部长期间,经常利用教师集训和会议时机,给教师们作形势报告,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启发教师的爱国热情。经常宣传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十分关心教师们的疾苦,和教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当提起尹仲岩,当年的教师们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尹仲岩对革命工作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和责任感。但他心里唯独没有自己,对家庭也总是无暇顾及。他结婚后,因工作忙,很少回家探亲,有时为执行任务,路过家门口也难得踏进去看望一下。194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尹仲岩回到家里,他的爱人郑淑云因带领群众转移未回,哥嫂见了他又是喜又是怕,喜的是常年在外难得和家人团聚,怕的是外面传言,敌人到处抓尹仲岩,为他的安危担忧。为了仲岩的安全,哥哥对他说:“最近敌人到处抓你,在家不可久留,你赶紧吃饭走吧!”饭后,尹仲岩对哥哥嫂嫂说:“现在全国快要解放了,等把敌人消灭了,人民都安居乐业了,我再来家过个胜利年!”接着他又找到村长孙继凡,和他交谈了一会工作,就离开了家。不出所料,他走后不久,一个外号叫“小蝎子”的家伙就登门探听尹仲岩的情况。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我解放区,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五)侵占了日照城、石臼所、十里铺一带。与此同时,还乡团匪徒在国民党县长王殿瑄和国民党部书记尹铭三等人的带领下,从青岛窜到石臼所,与国民党军队乌合,对日照人民进行疯狂的反革命报复,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血案。

当时,尹仲岩正在土改比较落后的城北区沙沟乡开展工作。他一面发动群众进行土改,一面带领民兵与国民党、还乡团进行斗争。此时,还乡团匪徒控制了丝山,进而攻占了两城,全区形势异常严峻。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尹仲岩迅速组织干部、民兵带领一部分群众转移,但大部分群众还是被还乡团包围。这时,丝山周围的特务、地主也乘机威胁群众,散布“变天”,倒算被斗果实。在紧急关头,尹仲岩不畏艰险,亲自带领干部、民兵插入敌占区,反特、反倒算,坚持对敌斗争。

9月5日上午,尹仲岩带领武工队去大沙沟南岭的窝落子侦察敌人动向,与特务队长刘嘉山一伙相遇,敌我双方立即展开了激烈战斗。敌人凭据有利地形向我武工队发起猛烈攻击。为保存有生力量和有效打击敌人,我武工队迅速向高地转移。转移中,尹仲岩和武工队失去联系,后被敌人发现。面对一伙穷凶极恶的土匪,尹仲岩临危不惧英勇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尹仲岩被捕后,惨无人道的土匪对他进行了严刑拷问。在敌人的暴刑面前,尹仲岩非常镇静地说:“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敌人无计可施,用绳子绑着仲岩的脚和胸部,抬着向丝山顶走去。匪徒们残酷地折磨他,走几步就将他向地上猛一摔,摔得他全身就像碎了一样。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尹仲岩,被敌人折磨得几次昏死过去。

敌人将尹仲岩抬到山顶后,看到他已昏迷,便用凉水喷。特务队长刘嘉山看到尹仲岩苏醒过来,问道:“最后问你一遍,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交出枪支弹药,投降我们,就可以不杀你,放你回去……”面对敌人的威胁引诱,仲岩怒火填胸,还没等敌人说完,就慷慨激昂地说:“不要问我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国民党反动派疯狂不了几天,你们的末日即将来临。”匪首刘嘉山一听心肝都要气炸了,气急败坏地说:“你的枪哪里去啦?”仲岩同志怒气冲冲地说:“枪有的是!人民的武装决不交给你们这些匪徒!”刘嘉山无计可施,便对尹仲岩下了毒手,命令匪徒们用棍子打、刺刀刺、石头砸……打得他遍体鳞伤,血溅满地,几经昏迷。当他苏醒过来后,怒目双瞪,仍然大骂敌人说:“你们这些土匪,早晚要受到人民的审判!”刘嘉山气急败坏地再次命令匪徒们折磨他,一个匪徒用枪刺向尹仲岩的臀部深深刺去,顿时血流如注,尹仲岩昏死在血泊中。匪徒们怕仲岩不死,又向他血肉模糊的身躯打了数枪,尹仲岩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尹仲岩牺牲后,中共日照县委为他开了追悼会。县委书记牟景途,在悼词中高度赞扬了尹仲岩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号召全县人民继承他的遗志,向反动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迎接全国胜利早日到来。中共滨海地委决定,追认尹仲岩同志为模范共产党员,并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向尹仲岩同志学习。1959年11月1日,中共日照县委为纪念尹仲岩同志壮烈牺牲12周年,将仲岩烈士的忠骨由夹仓移于日照烈士陵园,并立碑刻铭。碑文为:“无产阶级战士尹仲岩烈士精神永存!”沙沟一带人民,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在尹仲岩同志就义之地立碑纪念。

尹仲岩烈士的革命精神与丝山共存,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