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3 11:30:02点击:
民兵英雄夏大成
——临邑县民政局
夏大成,1900年7月出生在山东临邑县临盘镇夏家胡同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旧社会的封建剥削、军阀压迫和土匪抢劫,生活难以维系,他举家被迫下了关东。然而,天下乌鸦一般黑,在东北,他们全家依旧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受尽了痛苦和压迫。后来,在当地地下党的培养教育下,夏大成明白了广大劳苦大众贫困的根源,决心投入到党的怀抱,并经人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卢沟桥的炮声,振奋了他的民族气节,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40年,他携带全家从东北返回故乡。同年,临邑地下党领导群众组织了抗日武装—自卫队,夏大成担任队长,带领20余名队员,一手拿枪,一手种田,开始了战斗生涯。
1940年的一天,驻临邑城的日伪军出动数百人,到城西一带进行残酷的大扫荡,日军飞扬跋扈,汉奸狐假虎威,他们每到一处村镇就翻箱倒柜,奸淫烧杀,好吃的吃掉,好用的拿光,群众叫苦连天,无不痛恨切齿。日伪军搜刮了大批衣物、牛马骡驴,满载而归。当路经夏家胡同村时,便在此村东首休息。骡马的嘶叫声和日伪军的狂笑声混在一起似鬼哭狼叫,使人感到非常阴森、恐怖。
此时,夏大成已带领民兵,悄悄地埋伏在敌人必经之路两侧。20余名队员编成四个战斗小组,每人面前放着一堆手榴弹,目视前方,正焦急地等候敌人的到来。不一会儿,敌人的先头队列过来了。“咱们打吧!”一个队员小声说着,夏大成向后挥挥手小声说“放过前面的,打他后边的。”敌人后续部队过来了,伪军们有的背着抢来的衣物,有的拉着抢来的牲口,个个歪戴着帽子,斜背着枪,拖着疲倦了的两条腿,趔趔趄趄地走着。只听噌!噌!两声枪响,接着手榴弹、排子枪从两面劈头盖脸射向敌人。敌人以为遭我大部队埋伏,那顾得还击,好似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慌忙扔下抢来的东西,抱头鼠窜,有的边跑边喊:“不知有多少八路军,两边都有!”前面的敌人一听,那里还顾得上援后,也不要命的向东快逃。我队员们在后面打着排子枪,不仅消灭了几个敌人,还截获很多物资。此次战斗,极大地振奋了群众的抗日情绪,民兵们更加活跃起来。后来渤海军区总结《民兵战法20种》一书中的“截击埋伏战”,列举的就是夏大成他们这一次战斗。
此后,夏大成带领着这支民兵武装,又经过数次战斗的考验,他们配合我主力部队参加了攻打马平水、辛集、辛店等十几个伪军据点,以及转战津浦以西的多次战斗。
1945年春,日寇纠集了伪军队长何凤岐、邢浩然,出动了数百名日伪军向我平禹县根据地——夏家胡同、毕寨村一带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东方刚亮敌人就包围了毕寨村,凄厉的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群众,村子里乱成一团。鬼子汉奸们端着枪,明晃晃的刺刀逼迫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夏大成他们正隐身在波浪滚滚的麦田里,他和队员们说:“我们不能在这里静听着乡亲们受那些万恶的强盗们糟蹋,咱们要打回村去,从后面袭击它一下,出出气。”队员们眼珠子瞪得圆圆的,齐声附和“行!打回去!”于是他们在夏大成的带领下钻着一块一块的庄稼地,迅速接近村边向敌人猛冲过去,一阵枪响,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枪声激烈地响成一团,激战持续了约一小时。夏大成看到敌强我弱、寡不敌众,硬和敌人拼是不行的,于是便令队员们迅速退出村庄。这时敌人已从两侧迂回上来,如果让敌人包围起来,要吃很大的亏。夏大成便一面命令队员快退,一面阻击敌人。为掩护同志们撤退,夏大成占领了村边一个倒房的破院,不断地阻击敌人。队员们发挥了地形熟悉的优势,迅速地撤离到村外,突出了敌人包围。但夏大成却被敌人包围得严严实实,在这紧急关头,他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他看到四面的鬼子叽里咕噜地乱叫唤,有一个鬼子指挥官模样的家伙,正举着指挥刀乱晃。心想:“这倒是个好目标。”于是便瞄准这个家伙脑袋,“叭!”的一枪,鬼子指挥官脑袋掉去半个,敌酋遭袭,敌人阵脚大乱,他则趁机冲出村来,消失在麦田浪中。
鬼子、汉奸没讨到便宜,只好夹着个尾巴撤回临邑县城。夏大成预料,敌人不会就此甘心,必会采用更毒辣的手段报复。于是便连夜动员群众到外村暂作隐蔽,免遭敌人毒手。一夜的光景,百十多户人家的一个村子群众除几个“性格倔强”的老人外,大都安全转移。
不日,敌人又出动了,径直向毕寨村扑来,他们烧杀、抢掠,闹得鸡犬不宁。几声隆隆震耳的炮声之后,群众世代遗留下来的房屋被汉奸和鬼子烧毁炸塌了。恶鬼似的敌人,进村就烧抢,见人就抓、就打,逼问着“八路哪里去了?”当敌人得知“夜间已经走了,不知道上哪里去”后,把不愿出村的十几个老人带回临邑县城,并扬言要将“毕寨村的人全部杀光!”
夏大成听说鬼子将毕寨村没逃出来的群众全部带走,便与员们进行研究,决定釆取新的行动营救。晚饭后,队员们集合出发直奔刘玉环村,夏大成带领几名队员径直向汉奸队长邢浩然和孙吉庆的院子冲去,将两个汉奸的家属全部逮捕。第二天清早,夏天成派人给临邑城汉奸们送信,信中说:“邢浩然、孙吉庆等汉奸家属全部落网,你们必须将捕去的毕寨村老百姓全部放回,否则,你们的家属一个不留,全部杀光。”汉奸看了此信,都慌了神,想出动人马,又怕剿不着民兵,反倒家属受苦;不放回毕寨村的群众,自己家属子女的生命全在民兵手里攥着,最终敌人不得不放回群众。夏大成机智救群众的故事像神话般地流传于全县人民群众之中。
1945年4月,渤海军区召开英模大会,夏大成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获得了民兵“神枪手”的光荣称号。
抗日战争胜利了,夏大成被调至渤海二专署武装委员会工作,驻临邑县城。此时临邑全境待要解放,即将被打倒的地主恶霸纠集了那些甘心充当日寇奴才的汉奸头子,组织“小组子”、“还乡团”,在农村疯狂残杀我军干部家属和农民积极分子,企图做垂死挣扎。
1947年3月,是当地农村的阶级斗争最激烈的时期,被农民赶跑的地主与反革命分子,疯狂进行反革命倒算。这时,组织交给夏大成一项艰巨光荣的任务——去庙廊殿村(现在属二太平乡)接受一批武器。这位忠心虎胆的民兵英雄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单人独马,深入虎穴。他身带一支步枪,百十多发子弹,直奔庙廊殿村。夕阳压树梢时,夏大成进了村,村长安排夏大成暂住在店房里。
晚上,外面黑的伸手不见掌、刮着呜呜的北风,夏大成静静地坐着,听着窗外的动静。突然,院子外面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不好,有情况。夏大成急忙顶好枪弹,熄灭了灯火做好了战斗准备。原来是村长叛变了革命,暗地勾结来还乡团,敌人将房屋团团包围起来。
怒火燃烧着夏大成的全身,他狠命地向敌人射击。夏大成子弹全部打光,便做好了用枪托来和敌人搏斗的最后准备。外面突然没有动静了,停了一段时间,咚咚的脚步声又在院子里出现,拍了两下屋门,小声地说:“开门吧,他们走远了!”原来这是村长和还乡团定的诡计,敌人已在暗处全部埋伏起来。夏大成不知是村长出卖自己,刚一开门,敌人一拥而上,拦腰抱住。经过一阵扭打,终因寡不敌众,夏大成壮烈牺牲。
夏大成这位忠诚的共产党员、坚强的人民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在鲁北平原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壮烈而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