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符竹庭 血洒赣榆沃滨海

更新时间:2024-03-17 11:30:09点击:

符竹庭(1912-1943.11.26),原名符宗仔,江西省广昌县人。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头陂镇边界村。家境贫寒,父母去世,靠祖母帮人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1927年秋,参加了游击队,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了工农红军,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委,滨海区政委,1943年11月26日,在滨海军区机关驻地——赣榆县西北的黑林乡马旦头村遭遇日军,不幸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

简历

符竹庭,八路军高级指挥员。1912年生,江西广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936年6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为了打好这一仗,他在全团大会上作了令人鼓舞的战斗动员:“国家兴亡,人人有责。人民的子弟兵,要有中国人的骨气。要消灭日本法西斯,打出八路军的威风,为中华民族雪耻,为受苦受难的同胞报仇!”从而激发了指战员高昂的战斗热情,为夺取作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同杨勇等到晋东南扩军近3000人,成立第343旅补充团,任政治委员。

1938年10月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部队分散开展活动。他率政治部和部分武装活动在阳信、惠民、商河一带,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期间领导创办了《挺进报》、《挺进月刊》,指导边区党委创办了《烽火报》。1939年底起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兼115师独立旅政治部主任、教导2旅政治委员。1941年率部进入滨海地区,3月下旬参与指挥青口战斗,歼灭日伪军千余人,拔除敌据点十余处,解放沿海大片地区。同时组织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为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1943年1月,为配合苏鲁边区反“扫荡”,同旅长曾国华指挥教导2旅及地方武装采取“翻边战术”,袭击敌伪据点郯城,在我猛烈打击下,日伪军千余人缴械投降,日军指挥官多田幸雄被生俘。同年3月,任中共滨海区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参加指挥赣榆战斗,生俘伪旅长以下官兵2000余人。11月26日在反击日军袭击旦头的作战中英勇牺牲。 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赞扬符竹庭是一名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强,有能力的优秀干部。1945年至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曾将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赣榆人民创作了题为《纪念符竹庭》的颂歌,以纪念和缅怀这位为国捐躯的八路军优秀将领。

故事

1943年1月,符竹庭运用“翻边战术”(即敌人打到我这里来,我就翻过来打到敌人那里去),利用敌人“高枕无忧”的心理,决定主力攻打日寇重兵把守的兵站基地山东郯城。当时分工,旅长曾国华负责打援,他率主力攻城。18日夜攻城战斗打响,次日深夜攻下了敌人第一道城门。第二道城门敌人防守极严,经两天两夜战斗未获进展,而周边敌人已有增援部队开往郯城,形势严峻。符竹庭亲自召开战地紧急会议,决定改变主攻方向,选择从南门和东门的大炮楼之间实行重点突破。迅速调整兵力后,各团轻重机枪和迫击炮,集中火力猛攻东南二门,很快攻下了敌人第二道城门。攻城战斗结束,共歼灭日伪军1000多名,俘虏日伪军400多名,缴获了大批布匹、粮食、武器和军械器材。这是我军以攻坚战的方式,攻克敌占区的第一座城池。郯城大捷后,他率部又连克周围日伪军据点18处,彻底粉碎了日伪军对我滨海区的“扫荡”。

1943年3月,符竹庭任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与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发展壮大了滨海根据地,将滨海、滨中、滨北连成一大片,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滨海区的重要出海口和集镇均为我军控制,为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进驻滨海,领导人民对日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11月他与军区司令员陈士渠共同制定了“主攻部队外攻,地下工作内应,共同解决赣榆城”的三套攻城方案。19日深夜,他亲率突击队和6000名战士埋伏在赣榆城外,城内地下工作者打开城门后,他带领突击队冲进城内,迅速攻占了伪军三营营部,俘虏伪军300余人。但是城中敌人指挥系统尚未打掉,敌人在继续顽抗。他命令战士使用了罗荣桓司令员特地批给的三发九二步兵炮弹。第一发炮弹发射后,符竹庭就向敌人喊话,限三分钟投降;三分钟刚过,他又下令打出了第二发炮弹,稍后敌一副官举着白旗假装投降,但未见敌旅长出来投降。他立刻下令打出了第三发炮弹,并指挥部队集中各种火力进行攻击。在我军强大火力的威慑下,敌伪71旅旅长李亚藩带领团长张星三等官兵2000余人向我军缴械投降。20日下午,赣榆城宣告解放。此战粉碎了日寇企图打通海(州)青(岛)公路、“蚕食”我滨海抗日根据地的阴谋,策应了鲁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这一战是我军以极小代价换取更大胜利的范例。当时延安《解放日报》以显要位置报导了这一辉煌战例。

血洒赣榆沃滨海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夹谷山南段。自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此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起,在1941年至1944年间,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山东军区和滨海地区广大军民,四次兴工为死难烈士建碑建碣,遂改名抗日山。陵园由符竹庭亲自骑马选址。在1942年7月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上,符竹庭将军曾语重心长地说:“我军众多将士为反法西斯侵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安葬在巍峨的马鞍山上,假如有

八路军攻克赣榆的巨大胜利,给予日伪军沉重的打击。日军为了掩饰失败,恢复其占领区,对赣榆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性“扫荡”。1943年11月22日,驻新浦、青口的援敌600余人赶到,八路军主动撤出赣榆城。日军恼羞成怒,跟踪追击,伺机报复。

11月26日清晨,雾气浓重,日军突然偷袭滨海军区的机关驻地-----赣榆县黑林马家旦头村。当符竹庭带着警卫员到大树村检查俘虏处理情况时与敌遭遇。多年的战争实践,养成了他刚毅果断、指挥若定的恢弘气度。符竹庭身先士卒,率部反击。在战斗中,由于战马惊慌,硝烟弥漫,骑在马上的符竹庭撞到了村寨大门的门框上,头部受到重创,生命垂危。虽经奥地利著名医生罗生特全力抢救,却未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符竹庭光荣殉国,年仅31岁。

新四军的“白求恩”罗生特参与救治

符竹庭头部受重伤后,赣榆前线及时向山东军区领导作了报告。山东军区政治部肖华主任第一时间告诉了罗生特,罗生特决定立即到前线进行抢救。他和翻译方政立即出发,在两名骑兵护送下,冒着刺骨的寒风前行。由于罗生特不善骑马,骑马时只能走,不能跑,等赶到出事地点时,符竹庭的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罗生特仍不放弃抢救,他全力以赴地为符竹庭做心脏按摩。一个多小时过去,仍未能挽回符竹庭的生命。罗生特十分悲痛,他狠狠地用双拳叩打自己的两个太阳穴说:今后我一定要学会骑马。别人安慰他:距离太远,你即便快马加鞭,也赶不上。但他仍然充满自责的情绪,又连夜赶回山东军区,此时天已大亮。罗生特感到胸口隐隐作痛,但2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又向罗荣桓和肖华报告了这一不幸消息。尽管符竹庭牺牲于罗生特来到之前,但罗生特仍然感到内疚,感到自己去迟了。

16年后杀害符竹庭的帮凶落网

六十多年来,人们都以为日伪军偷袭海滨军区机是一次无意的偷袭行动,其实不然。据公安部门揭秘的尘封档案记载。日伪突袭符竹庭部队驻地,原是早有的一起预谋。那次战斗是在伪赣榆县警察局特高股股长冯宝岩策划和带领下发起的,冯宝岩是致符竹庭等人牺牲的罪魁祸手之一。因此,该冯被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武工队列为重点对象登记在册待机抓捕,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形,一直未能如愿。日本投降后,冯宝岩也消声匿迹了。直到符竹庭牺牲16年后的1959年,冯宝岩才落入法网。

家住辽宁省北铃县的冯宝岩,因为说一口流利的日语,1940年春,时年22岁的他在朋友介绍下任徐州市公署顾问室翻译,1941年10月被编到“东亚联盟支会”任股长。1942年2月,因为和赣榆县伪县长儿子是同学这层关系,冯宝岩到赣榆县警察局,任特高股股长。1944年1月,特高股改为特高课后,司法股、特高股合并为第三课,冯宝岩任第三课课长,同时兼任日本特务机关青口联络部翻译,专门负责领导与指挥伪警察局及日本特务机关的特务,从事调查、搜集解放区军事、政治情报,并亲自带领部下调查我军兵力配备、枪支数、首长名单、活动地区及我军住地地形、地物,然后做成书面材料,分别向特务机关、新浦联络总部、日本军队以及伪县政府报告,为日伪攻打解放区提供资料。

在调查、搜集解放区情报服务日伪的同时,冯宝岩还多次抓捕我军地下工作人员。其中新四军23团的李文修、李陆仁二人在1944年1月被其抓捕后,押在警察局施以酷刑,后将二人送到南京下关做苦工,不久二人相继病死。同年5月底一天,八路军在《大众日报》刊登了妇女劳动模范董大姐的事迹被特务看到,冯宝岩遂即安排特务将董大姐及其叔叔抓捕,因二人不畏酷刑始终未承认是cp员,该冯又将他们移交给日本宪兵队关押数月后释放。1943至1944年间,冯宝岩先后随日军到柘汪扫荡3次,大肆抢夺百姓的粮食、烧毁民房,抓捕多名进步村民,并带回警察局关押殴打,后经日本军官、伪警察局长马根海及冯宝岩共同研究后,他们将这些村民押至青口东门外处死。

日本投降后,冯宝岩化名冯全逃到沈阳。1946年,冯宝岩到国民党“东北统一建设委员会”辽宁省办事处当办事员,继续与人民为敌。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冯宝岩逃到天津,但一个月后天津又解放了,无处可逃的冯宝岩窜至锦州做生意。解放后,赣榆县公安机关多次与冯宝岩家乡的公安机关联系,查找冯宝岩的下落,但由于冯宝岩改名,又长期隐瞒历史罪恶,一直没有确切消息。其实在全国解放后开展的敌伪党团宪特人员进行自新登记时,化名冯全的冯宝岩,因为家乡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他便将自己的过去改为在北京做生意的清白历史,花钱请两个一直在北京做生意的同学做伪证,就这样蒙混过去。

1959年初开始,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一次解放后最大规模的专项调查,对所有被登记在册的敌伪党、团、特人员再一次进行调查、甄别。就是在这次行动中,赣榆县公安机关再一次将冯宝岩的照片和相关资料寄到沈阳市公安局,请求协助查找冯宝岩的下落。当年的5月8日,居住在沈阳市皇姑区做生意的冯宝岩被当地公安机关发现抓获。经审查,化名冯全的冯宝岩交待了自己曾犯下的种种罪恶。1959年10月27日,冯宝岩被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