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忆赵伊坪

更新时间:2021-07-14 22:44:54点击:

我结识赵伊坪同志是1929年中秋之后。当时伊坪、朱慨夫(即朱义才)和我同在冯玉祥西北军田春芳之第24师工作,伊坪是司令部军械处录事,我是参谋处参谋,慨夫是副官处副官。我与伊坪同庚,慨夫稍大一两岁。因我们年龄相近,情趣相投,居处厮连,接触较多。伊坪虽年仅弱冠,但风华正茂,谈吐风流,意气豪迈,举止落拓,且还笃学深沉,博采约略,蔼然亲切,人为倾倒。我们相处时,经常深夜不眠,或畅谈时事,挥斥方遒;或钻研理论,发穷决疑;或翻阅文艺,指点优劣。伊坪每每发言,立论确切,意畅词晰,反复剖解,深刻动人。我之所以能稍明革命道理,得之伊坪同志诱掖者居多。故伊坪不仅是我的良友,更是我尊敬的长师。慨夫性情豪爽,襟怀坦荡,志趣高浩,热情洋溢,其思想方面受伊坪影响亦深。我们曾不断商谈,如何结识好友,深入连队发展进步官兵,进行工农革命,拉队伍、树红旗,入深山(当时拟以秦岭以南山区为活动地区)打游击。方略由伊坪指挥,具体活动由我和慨夫分头进行。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基本上掌握了约一个多营的兵力。现在记得是一个手枪连,一个八二迫击炮连,一个骑兵连。此外,尚有个别班排。这些部队均为冯玉祥之第四路军,即宋哲元总指挥部直属单位和其24师中的连队。慨夫和我那时均非中共党员,伊坪亦未暴露其中共党员身份。而在私议中慨夫同我断定伊坪为共产党员无疑,加之伊坪能力超群,衷心愿听驱策。1930年春夏之交,我们曾一再研究采取兵变方式拉出部队,终以力量初聚,机缘未熟,未敢冒昧从事。同年夏,中原战起,冯玉祥西北军全部东出潼关,开抵豫东,我们只得随军东进,另找机会俟机而动。到了豫东,我们又多次商讨,想毅然率领可掌握的部队,脱离内战,急驰南下大别山区与红军汇合,可又考虑到豫东广阔平原,迢迢千里,不仅脱离战场困难,即通过此遥远地带,也属不易而作罢。入秋以后,冯玉祥所部向西败退,我们又随军回陕,过洛阳后,沿途遭杨虎城部截击,冯玉祥所有部队已溃不成军,刚到陕境,均先后被杨虎城收编。我们辛辛苦苦培植之革命幼芽,经过这一重大挫折,已荡然无存。伊坪乃于1930年冬到西安,经其朋友介绍到杨虎城之马青苑部任秘书(注:马青苑也可能是孙蔚如部,记不很清了)。我返陕西后,在朝邑县杨虎城之冯钦哉师武士敏旅当参谋。慨夫下落不明。初时,我尚不知伊坪在马青苑部。适因公便,我去一趟西安,碰巧遇到伊坪,相见之下,不胜唏嘘。别后,我们即书信频通。几经挫折我情绪怅然,烦躁不安,屡于字里行间,多有流露。伊坪则不然,对革命前途深抱乐观,每次复信,必多方开导,要我少安勿躁,指出革命前途无限光明,但非一帆风顺,只要继续努力,自然可以涉登彼岸,竟其全功。他又怕我牢骚过甚,发生意外,力劝我返回原籍,改变一下环境。于是,我遂于1931年春节后回家,在本镇小学任教。

伊坪亦于1932年春节前返回其故乡郾城。当年春节期间,我专程到郾城看望伊坪。夜间,我们联床共话,乐而忘倦,我告诉他:说我什么时候,怎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又如何在本地搞革命活动等等。至此,伊坪才对我说他早已是中共党员。并告诉我慨夫自冯玉祥部队失败后,如何辗转到了山东,现在山东新泰鲁南民团军谢书贤的指挥部当副官长,谢书贤对慨夫颇为器重和信任。那里情况很好,机会难得,将来如果我们均能聚在一起,展所抱负,革命前途大有希望。所以,他已决定不日成行,去鲁南和慨夫一起工作,甚盼我也能随后前去等等。同年4月(农历)左右,我应伊坪再次函催去鲁,也因我的中共身份有所暴露必须出走。到新泰鲁南民团军指挥部后,见了伊坪、慨夫,甚为兴奋。除我三人外,尚有姚弟鸿、王乐超二同志。不久,在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下(当时省委在泰安),成立了鲁南民团军中共党的组织(名称已忘),伊坪为党的负责人,伊坪的公开身份是一团一营营部文书,我和姚第鸿、王乐超均在连队作文书。当时革命工作活动方法分工是:上面联系和掩护由慨夫负责,下面物色对象、发展组织由我们四人分别进行。行动方针是先交朋友,逐步发展组织,待掌握了一定力量之后,时机成熟,即扣押谢书贤,拉起队伍上沂蒙山打游击,建立革命根据地。自4月到8月,我们曾在各连队中吸收120多名党员,可掌握的武装力量已近300名,约占谢书贤直属部队的四分之一。同时并发展了新泰教育局长王者宾,让他专任尔后革命部队联络之责和筹款粮任务。本拟再俟稍稍扩展,即借机暴动,扯旗上山。恰在这时,不料慨夫和谢书贤闹翻,处境异常危险。怎么办?几经确商,并请示省委,决定将慨夫立即撤出,伊坪也同时离开。弟鸿、乐超和我也奉省委指示在伊坪和慨夫走后,一并找了个借口撤离部队,以免有所挂累赘,善后问题由省委作了处理。

伊坪、慨夫撤出后,当即回到河南商丘,乐超也回到河南原籍杞县,第鸿回到济南。我撤出后,由省委介绍到济南搞学运,旋又派赴青岛,于1933年春也回到河南。1932年初秋,我和伊坪分手,自1933年夏至1937年秋4年时间里,我和伊坪虽有书信来往,但总是时断时续,且天各一方,纸短情长,难尽欲言。直到“七七”事变后不久,我再次去济南,方才见到伊坪。聊城抗战之初,尚不时会面,讵料伊坪战斗中被俘,慷慨就义。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月落云停,怎不令人悲怆!敬献俚词,略表悼念:

(一)

中州豪士,巍然特出。

幼攻典籍,采精去粗。

长通马列,信仰贞笃。

出为革命,不畏艰苦。

历经险恶,如茹香薷。

磊落胸怀,侠烈为骨。

高尚其德,风流谈吐。

才智隽拔,卓识突兀。

命笔成文,龙蛇飞舞。

洋洋洒洒,建瓴高屋。

立志超越,高瞻远瞩。

(二)

民族不幸,日寇侵凌。

烽火连天,兽蹄纵横。

人命倒悬,国脉将倾。

慷慨时艰,敌忾填膺。

豪气冲霄,投笔从戎。

北渡大河,进抵聊城。

帷幄策划,抗战扩兵。

挥戈杀贼,叱咤驰骋。

冒弹直前,凛凛风英。

被俘不屈,壮烈捐生。

忠灵不泯,永贯碧空。

(三)

月凄水寒,薄雾满天。

悼念故友,情怀万千。

忆昔音象,仿如目前。

想见何及,隔断黄泉。

哀哉痛哉,涕泪涟涟。

霹雳一声,乾坤翻转。

旭日东升,妖气尽歼。

神州光复,禹甸咸安。

未竞初赋,后继黾勉。

谨具素忱,遥为君奠。

庶乎可以,含笑长眠。

一九七三年五月六日写

一九八二年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