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公安二级英模蒋泽宣

更新时间:2023-07-04 11:30:03点击:

1996年7月8日,细雨蒙蒙。上午4点,数百名警察、武警和干部群众自发地来到金堂县殡仪馆,默默地肃立在吊唁大厅内,为他们的好战友、好同志—金堂县公安局打拐办民警蒋泽宣送行。

按照蒋泽宣同志生前遗言,遗体告别仪式没有挂祭嶂,也没有燃放鞭炮,只有一排排花圈和一副副荡气回肠的挽联,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壮志未酬身先去,留得忠魂在人间。

韩滩挥泪,沱江含悲。在低回的哀乐声中,人们望着蒋泽宣那双目炯炯、英年早逝的遗像,禁不住失声痛哭,久久不愿挪开脚步……

为什么这位普普通通的人民警察的病逝,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动,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因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默默无闻,恪尽职守,孜孜奉献,为救被拐卖妇女于深渊,为受害者家庭重新团圆。他长期积劳成疾,奋斗终身。他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1960年11月13日,蒋泽宣出生在金堂县广兴镇永安村十三组。小泽宣的出世使得这个生活拮据的家庭更加困难。但勤劳的母亲每天早出晚归,把家庭操持得井井有条。父亲蒋云是一位中学教师,教书之余,他总是把精力放在儿女身上,希望他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小泽宣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然而特殊的年代使他失去了升学的机会。他回家当过农民、代课教师。1978年11月13日刚满18岁的生日那天,他报名参军,成为新疆武警总队的一名战士。在部队,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以身作则,先后9次受到中队嘉奖。 1983年10月,蒋泽宣从部队退伍,回到阔别五年的家乡,被招聘为乡干部,从事治安工作。1987年被招聘为民警,调到金堂县公安局竹篙镇派出所。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社会治安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蒋泽宣和他的战友们深知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为了打击犯罪,保卫改革成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他经常与同志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查线索,访农户,抓案犯,不分昼夜,不辞辛劳。1989年3月,县局指示他办理红日村“飞车案”。由于该案涉及人员众多,又地处深丘,案情复杂。蒋泽宣与同事一起跋山涉水,步行五百余公里,奋战六昼夜,终于把这个犯罪团伙一网打尽,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

长年超负荷的工作及生活缺乏规律(为了破获案件或迅速捕获逃犯,有时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啃两个冷馒头),使他的身体变得虚弱起来。肾结石等疾病不断困扰着他。然而,在蒋泽宣的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1992年10月,他随竹篙派出所指导员鲁先华去甘孜州办案。鲁先华考虑到他身体还未完全恢复,适应不了高山反应,劝他别去。他说:“不去锻炼,永远也适应不了。多去几次就适应了。”到了甘孜,他出现严重的高山反应:头昏、眼花、耳鸣。鲁先华劝他去医院,他说:“算了,事情还没办完!回去再说吧!”

现任竹篙派出所副所长的段增斌说:蒋泽宣在竹篙工作的五年时间,共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0余起,处理治安案件250余件,抓获犯罪分子45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万元。在竹篙、在广兴,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蒋公安”。

1994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蒋泽宣从竹篙派出所调到县公安局打击拐卖人口办公室。他主动承担了最为艰难的解救拐卖妇女、儿童的工作,长年累月地奔波于山西、内蒙古、河北、安徽等省自治区的30多个县,50多个乡镇、村,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两年中,共出省解救15次,行程6万余公里,救回39名妇女儿童。每解救一个妇女,都有着一段极不平常的故事。

1994年11月18日,蒋泽宣和战友钟克虎一道,参加了全省统一大解救行动,赶赴内蒙、山西的清水河县、托县、林县、凉城县、兴和县及呼和浩特市等地,解救成都地区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北国之冬,天寒地冻,积雪有五六层厚,到12月上旬,气温低到零下33摄氏度。对于初次参加解救工作的蒋泽宣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前十天,初战告捷,救回3名妇女。12月14日,他们又赶到清水河县,救回18岁女青年刘平英。来不及喘口气,又接到消息:130公里外的凉城县,一名16岁的少女刘蓉正在求救。于是他们又冒着严寒驰往凉城。北方的村落相隔几十里,第一次扑了空,听说人在西天村,他们又追到那里,救回小刘。趁夜深人静赶回呼和浩特市,已是深夜11点30分。见到带队领导,脸冻得发紫的蒋泽宣兴奋地说:“又救回一个,我们一鼓作气,明天去救土左旗的梁小美!”

在这次解救行动中,受害妇女求救的眼神、心酸的眼泪、悲惨的遭遇和获救后的喜悦,深深地震撼了蒋泽宣。他懂得了这项工作的分量,心里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

1995年3月,蒋泽宣到陕西神木县解救土桥镇的唐文琼和又新乡的吴新容两名被拐妇女。在救唐文琼的途中,他乘坐的汽车翻下山沟,庆幸的是蒋泽宣只是受了点轻伤。他钻出汽车,见同行的唐文琼的哥哥安然无恙,为了赶时间,便带他步行20余公里,于深夜12点赶到当地派出所,接着又到唐文琼所在的村子。不料,还没把唐文琼带出家门,四十多个村民举着火把和木棒将他们团团围住,大叫“不准把人带走”,唐的哥哥见状,吓瘫在地,忙抓住蒋泽宣的手,恳求说:“算了,救不了她了,我们赶快走吧!”

蒋泽宣沉着机智地对村民讲政策,讲道理。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折腾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将唐文琼解救了出来。唐家兄妹感激不尽,为蒋泽宣送去一面锦旗:“救命之恩,永世难忘!”

同年4月,蒋泽宣奉命到山西省五台山县李家坪去解救一名叫连新云的妇女,当地近百名村民高举木棒、铁锹,气势汹汹地围上来,不准人走,并扬言要下公安人员的枪。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连新云的父亲吓得神经失常,而蒋泽宣却凭着人民警察的一身正气,机智勇敢地救出了连新云。千里回川途中,蒋泽宣既要照看妇女不再被人劫走,又要照顾因惊恐而吓成精神病的连父,直到送至其家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蒋泽宣坚持了整整两年,使几十个被卖妇女回到了亲人的怀抱。

成都市打拐办“解救行动”成效显著,蒋泽宣也出了名。经常有受害人的家属来找打拐办,有的甚至找到了蒋泽宣的家,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哭着请求蒋泽宣去解救他们的亲人。每当这时,蒋泽宣就被一种神圣的责任感驱动着;每当这时,他就忘记了自己带病的身体、体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1995年3月,他到陕西参加解救活动时,拉肚子,每天跑五六趟厕所,病得人都脱形了。与此同时,家中的妻子也因病晕倒,女儿吓得大哭。次日,妻子去医院检查,结果是严重贫血。她想到了千里之外的丈夫,此刻她多么希望丈夫陪伴在自己身边啊!他们结婚11年了,她深知丈夫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劲头,她理解丈夫的工作。她清楚,丈夫为了解脱受害妇女,让一个个破碎的家庭重新团圆,已置生死于不顾。

1996年6月4日,是蒋泽宣当年第五次去解救被拐卖妇女,谁知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出征执行警务。

临走前,妻子李德萍见他气色难看,眼球泛黄,便劝他推迟出川时间,或者由她去向公安局领导和打拐办唐主任说明情况,请求另外派人去。坐在沙发上的蒋泽宣用手肘顶着腰部,说:“你又不是没见过那些家属想早日找到女儿的着急样子,我的病回来再说。”

六天前,蒋泽宣才从山西执行解救任务回来。6月2日,金堂县公安局邱景模副局长派打拐办唐主任亲自带他到县一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尚未出来。

妻子心疼地看着他,几乎在哀求他:“你过两天再走,明天你的肝功化验单就出来了。”然而,妻子没能挽留住他,唐主任没能劝住他。他带着10多元治胃病的药,与受害人的父亲一起上路了。

此行他是去安徽省蒙城县,解救金堂县福兴镇跳蹬村20岁的谢正翠。小谢是1996年2月在成都九眼桥劳务市场被人贩子拐卖到安徽的。

在金堂赵镇上车时,谢正翠的父亲见他捂着腹部,脸色很难看,便说:“蒋公安你病了,我们下车过几天再走。”他却摇了摇头,继续上路。

   6月8日,安徽蚌埠火车站,一下火车,蒋泽宣的肤色更黄了,显得心力交瘁。谢父大吃一惊,劝他去医院。蒋泽宣这次没有坚持,他们去了一家医院急诊室。谢父担心地说:“蒋公安,你干脆住几天院再去救我女娃。”蒋泽宣摇摇头说:“我们的时间很紧,再说我们没带多少钱,哪敢住院?”

打了一针后,蒋泽宣带着谢父又上了去蒙城的汽车。经过一番正义与愚昧的斗智斗勇后,于次日晚上深夜12点过,终于将谢正翠解救出来。

第二天一早,谢家父女见蒋泽宣不吃不喝,连耳根和眼球都黄了,十分担心地叫他去当地医院检查治疗,而蒋泽宣仍不以为然,坚持要带小谢尽快离开此地,治病的事“回四川再说”。

谢父哪里知道,他的女儿会是蒋泽宣解救的最后一位妇女—第三十九个受害者。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金堂,蒋泽宣的妻子正心急如焚地等待他回来。因为他走后的第二天李德萍去医院取回化验单。医生说,蒋泽宣患的是重型暴发性肝炎。化验单上写着:蒋泽宣的胆黄素达到155,而正常人仅为28,要立即住院治疗,越快越好,一天也不能耽误!

7天后的6月11日下午,蒋泽宣带着谢家父女回来了,此时,他的脸、眼睛、手臂乃至手心都已呈蜡黄色,一进家门,他就对妻子说:“这次我差点回不来了。”话未说完便一头倒在沙发上,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6月12日凌晨,蒋泽宣住进了金堂县一医院。当天上午医院就发出了病危通知。

医生把李德萍喊到旁边,悄悄告诉她:蒋泽宣得的这种暴发性重型肝炎,死亡率达80%,很危险!他根本不该出差,他拖的时间太长了……李德萍一听,脸色都变了。她立刻硬撑着去打拐办告诉唐主任。唐主任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焦急地说:“这次我就是感到不对劲,以往他出去都要打电话回来,这次7天都没有音讯,一点也不晓得他的消息。”得知蒋泽宣病危,县公安局领导立即赶到医院看望,成都市打拐办领导也派人前往慰问。

6月19日,蒋泽宣被转到成都市十医院。市打拐办王晋雅副主任闻讯后急忙带人前去看望。当一位医生问及病人用药报销范围时,王主任含着泪水说:“蒋泽宣是累倒在严打一线的,你们不要管这些,只要能抢救他,无论多贵的药都用上,以后单位报销上如果有困难,我姓王的自己掏钱,绝不会少一分,一定要救活他!”

躺在病床上的蒋泽宣,仍念念不忘那些受害的姊妹。他清醒过来就对身边的妻子和打拐办的同志说:“我手头还有8个受害妇女没有救出来。等我出院了,帮我通知家属,一道出省。今年一定要把她们救回来。6月26日,蒋泽宣被转送到四川省劳改中心医院。然而,无论怎样努力,他的病始终不见好转。因为他早已耽误了治疗的时机。从住院那天起,他已吃不下任何东西。到后来喝水输液都要呕吐。

7月5日下午6时20分,年仅35岁的蒋泽宣,带着他未竟事业的遗憾,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告辞人生。

一些被解救妇女和亲属得知蒋泽宣不幸病故后,无不悲痛万分,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堂县公安局,赶到蒋泽宣的家中,看望其妻子、女儿。

7月18日,又新乡妇女李财英来到县公安局,哭着向省、市公安厅、局的领导和十名记者讲述了蒋泽宣去年3月带她到山西解救女儿的经过。她说:“蒋公安特别好。他事事都替我们着想。天天跟我们一起吃冷馒头、方便面,喝冷水。在解救出女儿回家的火车上,我们见他带的钱不够了,想买只烧鸡给他吃,他说:‘不要买,那是死鸡做的,吃不得!’这哪是吃不得哟,分明是替我们老百姓节约,我们都不相信蒋公安死了!宁愿死了我,他也不能去啊!他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警察!最好的共产党员!”

16岁的沈海英是当年5月17日,蒋泽宣带病从安徽大丰县解救的那位被拐少女,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位一路上跟“婆家”斗智斗勇的蒋叔叔会在救她回来一个月后就不幸去世!她哭着说:“蒋叔叔还答应帮我在丝厂找一份工作呀,怎么就……”

谢先金,这位憨厚朴实的农民听到蒋公安不幸病逝的消息,难以置信:“不会哟,他那么年轻。”接着,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他是为救我女儿活活累死的,我们世世代代不会忘记了。”

与蒋泽宣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一级警司钟克虎回忆了蒋泽宣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事迹:蒋泽宣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对受害人有着特殊的真情。在1994年底跨省解救中,他与同事一道,共救出29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返回的火车上,他硬是让其他战友睡觉,他值班守护。其中一名双流县的被拐孕妇,再过几天就要分娩了,因车上人多,拥挤,行动困难,蒋泽宣先后六次去找列车长,联系了唯一的一个卧铺给这位妇女住下。见有两个女娃娃因走得急,穿得单薄,冻得发抖,他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下给他俩披上。一路上,大多数被解救妇女身上没带钱,他拿出仅有的几十元差旅费,全部买上零食,送给那位孕妇和其他妇女。

1996年7月30日,中共金堂县委作出“向优秀共产党员蒋泽宣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蒋泽宣同志学习。8月5日,金堂县委又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授予蒋泽宣“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称号。

                                                             (胡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