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闪光的青春——记“98”抗洪烈士岳福勇

更新时间:2022-12-04 11:30:49点击:

闪光的青春

——记“98”抗洪烈士岳福勇

孙星月 张延兴

岳福勇,男,汉族,1978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姚哥庄镇西姚哥庄村,初中文化程度。1994年10月入团,1996年12月入伍。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86657部队第225营3连13班战士,空军上等兵军衔。1998年8月1日,岳福勇同志奉命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在与洪水的搏斗中,英勇牺牲,献出了自己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

1998年9月2日,山东省、潍坊市和高密市的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代表,在高密市烈士陵园沉痛悼念在长江抗洪抢险中,为抢救战友和群众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广州军区空军高炮某团225营3连战士岳福勇,并参加其骨灰安放仪式。

苍松翠柏丛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安放着烈士岳福勇的遗像和鲜红的八一军旗覆盖着的烈士骨灰盒。陵园内外一片肃穆,参加悼念的人们在低回悲壮的哀乐声中,难抑悲情,痛哭失声。

前来的部队首长为失去了一位优秀战士而痛哭。难忘烈士岳福勇在洪水袭来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抢救战友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岳福勇母校的老师为失去了一位好学生而痛哭。难忘烈士在学校里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勤奋向上、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的优秀思想品德。

岳福勇的父母和乡亲们为失去了一位好孩子而痛哭。难忘烈士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团结邻里、尊老爱幼、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省市领导痛哭。他们为齐鲁大地上孕育出这样一位好儿子的失去而感到深深的悲痛。同时,他们也为烈士的英雄壮举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998年9月7日,高密市委、市政府发起在全市广泛开展向抗洪烈士岳福勇学习活动。

临危不惧挺身出 英雄捐躯簰洲湾

1998年7月下旬,长江流域连降暴雨,肆虐的江水无情地吞噬着江堤,情势万分危急。7月27日凌晨,岳福勇所在的广州军区空军高炮某团第225营3连的全体官兵,奉命随部队奔赴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执行抗洪抢险任务。8月1日晚8时,紧依长江大堤内侧的嘉鱼县簰洲湾民垸突发重大险情,垸内5万多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十万火急。空军高炮某团的225营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出动,上堤抢险。

经积极请战,已成为连队突击队员的岳福勇于3分钟内,即与168名官兵分别登上6辆军车,急速向险堤开进。

天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岳福勇坐在军车尾部。颠簸中和他的战友谈起了家乡,谈起他入伍快两年了,还没见亲人一面。体弱多病的母亲、患有冠心病的父亲身体怎么样了?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妹妹……

突然,一阵嘈杂的人声,把他们的谈话打断。岳福勇伸头一望,只见道路上出现了一簇簇群众。他们神色慌张,呼爹唤儿,扶老携幼,与军车逆向奔跑着。

不好,大堤可能出险!此时,岳福勇一心想的是快速前进,赶到江堤险段。

军车飞快地奔驰着。洪水很快漫上了道路。当车队行至离坝堤100余米处时,大堤突然决口。顷刻间,滚滚巨浪裹挟着大量的泥沙,以9米多高的落差无情地向他们劈面压来。军车被水冲得东摇西晃。带队的团、营、连干部们当机立断,临场提出了自救互救措施。水位极快地上涨,很快漫过了轮胎,涌进了车厢。突然,岳福勇发现还有部分战友被困在罩有篷布和伪装网的车内。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一手抓起铁锨,一手抓住扶梯奋力攀援,第一个爬上已经倾斜3米多高的车顶,奋力铲断了连结绳,掀起篷布,为战友们脱离危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随后,他又与战友们一起在滔滔的波浪中投入了抢救战友和群众的斗争。当他发现一位60多岁、刚刚被搭救上车顶的老大娘没有救生衣时,就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救生衣脱下,只说了句“大娘,快穿上我的救生衣”,就和战友们一起跳到洪水浊浪中四处救人。

浊浪滔天,生死攸关!危急关头,岳福勇把生的希望让给了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老大娘得救了,他却在与洪水的殊死搏斗中,同“抗洪英雄”高建成等16名战友被洪水无情地卷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岳福勇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牺牲后,广州军区空军武汉基地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批准其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并按照烈士生前的愿望,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为学勤奋爱劳动 助人为乐好少年

岳福勇牺牲的消息传到了他的家乡,人们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好青年而感到惋惜。

岳福勇的父亲岳家宏、母亲张秀芬虽然识字很少,但他们经常对这个独生儿子进行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岳福勇从小在其父母的熏陶下,就懂得如何做人和怎样做一个好人的道理,他善良、纯朴、率直和勤劳。

曾在小学三年级担任过他班主任的阎世英老师,至今记得这样一件小事: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班主任阎世英正在办公室里批改学生作业。家离学校较近的岳福勇悄悄地推门进来,把两个热乎乎的烤地瓜放在办公桌上说:“老师,歇会儿吧,熬夜长了会饿的。这是我自己烤的。”憨厚一笑,转身跑了。

升入初中后,岳福勇担任班里的劳动委员。他总是把班集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把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干好班集体的工作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大家公认岳福勇不仅是个好学生,还是学校里的业余“小木匠、小园丁、小清洁工”。曾经给岳福勇当过班主任的老师王磊说,冬天上早自习,岳福勇总是第一个提前来到教室,把炉子生好,把黑板擦好,把教室扫净,是班里公认的“常设值日生”。学校门窗桌椅坏了,他不声响地利用课余时间修好;厕所脏了,他利用星期天清扫干净;同学们自行车坏了,他帮助修理。从初一到初二,他为同学们修自行车就达150多人(次);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也被他修剪得整整齐齐,管理得枝繁叶茂。

科技致富守法纪 急公好义众人赞

1994年,初中毕业后的岳福勇怀着改变家乡面貌,和乡亲共奔富裕路的美好憧憬回到村里。

岳福勇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科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闲暇之余,刻苦攻读自购的《农业科技常识》及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并置办了拖拉机和耕、浇、种、收等全套农机具,又学会了驾驶技术,他想以自己的行动和实践,尽快在全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动全村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岳福勇和他父母承包的43亩上地的第一年,粮食产量提高了30%,蔬菜也获得大丰收,全家一年收入近2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

岳福勇不仅只忙活自家的土地,还真诚无偿地帮助乡邻。199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岳福勇发现村民李玉才的玉米棒还在地里,晚饭也顾不上吃,开上拖拉机拉着李玉才就走,一直干到深夜11点,把4亩地的玉米棒全部拉回家才休息。凡熟悉岳福勇的乡亲们,谁也能说出岳福勇一些热心助人的往事:村民鞠丽霞家的麦子好收割了,岳福勇带着收割机来了;岳振明家的地该种了,岳福勇就带着播种机来了;李卓先家的小麦该脱粒了,岳福勇带着脱粒机来了……

岳福勇在农忙时不得闲,在农闲时也闲不住。每当地里的农活一松快,他就开上拖拉机和村里的伙伴们出去找活干。有的同伴找不到活,他时常把自己找的活让出来。同伙的车坏了,他就利用自己掌握的农机维修技术,帮助修理。1995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岳福勇和本村的侯强驾车到40公里外的方市乡拉石子。装车后刚出方市乡,侯强的车就坏了。等岳福勇帮侯强修好车,天已大亮。

像许多英雄人物一样,岳福勇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年近八旬的赵秀兰老人女儿远嫁他乡,更不幸的是,与她相依为命的老伴也于10年前因病去世,抛下赵秀兰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非常困难。当时,年仅10多岁的岳福勇便和父亲包下了老人挑水、劈柴、磨面等活计,并时常叫上几个小伙伴给老人讲故事解闷。老人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哮喘病,请医抓药也让岳福勇和他父亲全包了。199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天下着雨,风挟着雨点打得后窗玻璃啪啪直响。岳福勇猛然想到赵秀兰老人家的后窗户还没关好,便披上雨衣向老人家中跑去。到了老人家里一看,只见老人躺在炕上,喘着粗气,脸色蜡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岳福勇知道,这是老人又犯病了。他立即把后窗关好,倒上一杯热水喂老人喝完,又披上雨衣跑到镇医院,为老人请来了医生,并陪了老人一夜,直到第二天,老人的病情有了起色才回家。

高歌一曲英雄颂 激励我辈永向前

上小学二年级时,老师曾经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你最敬佩的人是谁?长大了想干什么?”让学生回答。当时,岳福勇第一个站起来回答说:“最敬佩的人是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长大后我最想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96年12月,他终于如愿以偿了。虽然家里的生活比较宽裕,但缺少劳力,然而在父母的支持下,他穿上了向往已久的军装,来到空军某部当上了一名高炮射手。从来到这个岗位后,岳福勇就爱上了这里的一切,也暗暗发誓要当一名优秀的射手,并把“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10个字认真抄录下来,贴在床头上,做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训练时,他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个动作都精益求精,对每个技术要领都一丝不苟,对一时难以领会的问题,总是虚心向老兵请教,精心琢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刻苦训练。然而,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高炮射手,必须掌握相当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岳福勇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但他不气馁,不服输,训练之余,见缝插针挤时间看书学习。休息日,战友们打牌、逛街,他就找个僻静的地方,默默地捧着一本厚厚的业务书籍学习着……

辛勤的自学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入伍不到一年,岳福勇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生前所在连队的老连长,现任空军高炮某团参谋的刘春风告诉我们,入伍仅一年,岳福勇的军事技术就不亚于入伍三四年的老兵了,成为连队的一名优秀技术骨干,他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部队考核的“龙虎榜”上。

岳福勇不仅军事技术过硬,而且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也很突出。在连队,他常常主动打扫卫生,帮助战友洗衣打饭,在闲暇之余下厨房当帮手。连队里有一块菜地,岳福勇看到菜种单一,就写信从家中要来了萝卜、白菜等种子,手把手地教战友们种上。自此,高密特产“堤东小萝卜”等蔬菜落户在了武汉军营。1997年1月,在一次施工中,有一位战友不慎扭伤了脚,自己也受了伤的岳福勇,不顾伤痛和施工劳累,每天收工回到营房总是先去打回热水,为这位战友热敷疗伤。

岳福勇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赢得了部队首长和战友的赞誉。在西(安)——武(汉)通讯光缆工程施工中,岳福勇一直苦干在施工第一线。按规定每个战士每天完成15米的地沟挖掘任务,他经常超额完成,最多时一天完成25米。有一次,在施工中,他被突然飞起的石块划伤头部,头皮裂开了一道3厘米长的口子,鲜血直流。连长让他回营房休息疗伤。但他只是在施工工地上找卫生员简单包扎了一下,又重返工地大干起来。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岳福勇于1997年5月受到部队嘉奖;1998年1月被评为优秀士兵。

在这次长江流域的抗洪抢险中,岳福勇积极请战,成为连队一名光荣的突击队员。牺牲前的7月27日凌晨1时35分,他随部队奔赴湖北省咸宁地区,执行长江大堤两处重要险段的抢险护堤任务。当他们连续急行军4个小时,到达抢险的指定地点嘉鱼县邱家湾时,没顾上休息,立即投入抢险行动,同全营战友一起奋战8个小时,运送了600多立方米的砂土,筑起一道围堰,又控制住多处管涌。休息不到两个小时,又迅速转到簰洲湾突击抢险。连续奋战了3个昼夜,保住了大堤的安全。31日21时40分,岳福勇又随部队再次出动,奔赴簰洲湾民堤堵闸口,直至8月1日凌晨2时40分排除了险情。同日20时,岳福勇最后一次参加了突击抢险行动,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了舍身报国、献身国防事业的诺言。

滚滚长江水,写不尽烈士的英雄业绩,滔滔长江浪,颂不完烈士的壮志豪情。岳福勇走了。他走得那样匆忙,甚至没来得及与周围的战友道一声“珍重”,更没来得及与远在几千公里以外的父母和乡亲们道一声“再见”,便随着浩浩长江滔滔东去的洪水而消逝了。然而,巍巍长江大堤岿然矗立着,就像烈士不散的英魂,用自己铁一般的胸膛,奋力挡顶着汹涌的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