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胸怀一腔报国志 战死疆场显英魂——记王春亮烈士

更新时间:2022-09-21 11:32:00点击:

胸怀一腔报国志 战死疆场显英魂

——记王春亮烈士

贺爱民

王春亮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叩官镇大榆林村一个贫农家庭。解放初期,曾担任过大榆林村民兵连长,带领民兵打土豪、斗地主,积极参加土改工作。当时只要说起他的事迹,五莲山下的老百姓尽人皆知。1946年11月,王春亮以民兵连长的身份,带领10名精干民兵参加了解放军,分配在七纵队三团一营。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等职务。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

1920年,王春亮出生了。王春亮的家也同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在水深火热中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当时的旧社会,穷人生孩子,就意味着多了一张嘴。王春亮的爷爷看到自己的第一个孙子出生心里很高兴,但他知道,家里又多了一张嘴,大人缺粮食,小孩没奶吃,本来就缺衣少食的家境,使得王春亮一出生就开始了他受苦受难的生活。

后来,他家又相继出生了两个弟弟,生活越来越困难,几年间把所有的房屋田地都典当出去,也难以维持全家六口人的生计。爷爷因患病无钱医治而去世,父亲也因遭受丧父打击,不堪生活重负,不久撒手人寰。生活实在维持不下去,母亲只好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靠讨饭、挖野菜勉强度日。年仅9岁的王春亮为了养活两个弟弟,减轻母亲负担,不得不去给地主放猪、放牛。在地主家,他吃的是猪狗食,住得是稻草垛,一有疏忽不是遭打就是挨骂,起早莫黑累死累活的干活,受尽了苦难和折磨。少年时代的苦难,磨砺了他疾恶如仇和坚忍不拔的性格,更增强了他对黑暗旧社会的仇恨。

在王春亮16岁那年的一天早上,他正在地主家地里干活,忽然跑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左腕上挎着半篮子野菜,慌慌张张地对他说:“大哥,求你救救我,后面有人追我,说我在他家田里挖野菜,破了他家风水。”王春亮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这些家伙,仗势欺人!妹子你哪里也不用去,大哥替你治治这个不讲道理的家伙。”话音未落,追小姑娘的人已经赶到,原来是自己东家的陈管家。他发现小姑娘躲在王春亮身后,就威胁说:“你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吃不了兜着走。”王春亮瞪了陈管家一眼,说道:“她家穷,挖点野菜有啥不对,野菜又不是你家种的。”陈管家更加来了气:“你竟敢顶撞我!”说着,朝着王春亮就是一耳光。王春亮顺势一闪,陈管家差点摔了个跟头,本想再动手,可看着王春亮怒目圆睁的样子,自量不是对手,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1945年初,抗战胜利后,王春亮家乡身得到解放,他参加了民兵队伍,并投身反奸诉苦斗争。由于他工作积极,有能力,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村里推选担任村民兵连连长。1946年11月,解放军驻大榆林村召开参军动员大会,虽然当时家乡流传着“人当了兵,铁碾的钉”,形容参军的残酷,但早有报国志向的王春亮却不以为然,他从人民子弟兵身上看到了只有解放全中国,打倒剥削阶级,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为此,他不顾家人的劝说和阻止,告别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和母亲、弟弟,毅然参加了解放军,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出远门,也是与家人最后的诀别。

在解放战争时期,王春亮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立下了不少战功,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刚参军时,王春亮积极学习,刻苦钻研军事技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困难,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圆满地完成了部队交给的各项任务,很快成为所在团队的作战尖兵。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行军中,他帮别的战士背枪和背包;缺粮时,他自己忍着饥饿,把干粮分给大家;危急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

有一次,在阵地执勤时,有一位战士身患重病,王春亮自己请缨代其站岗巡逻。凌晨2点左右,王春亮发现阵地不远的草堆处,好像有个人影在晃动,这么晚了不可能是自己战友,思忖着:该不会是敌人来这里刺探情报的吧。为了不打草惊蛇,王春亮假装打了个呵欠,回帐篷休息,然后猫着腰从帐篷后门转出,绕到人影身后迅速把他摁倒在地,一看,果不其然就是个探子。经审讯得知,此人受敌军指派,来摸我军阵地部署情况,准备近期来攻击。王春亮的机智勇敢,受到领导的表扬。

1947年夏,在解放枣庄的一次战役中,王春亮所在团队像猛虎一样,跳过敌人设置的障碍,顶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冲去,眼看就要一举拿下敌军占领的高地,却遇到敌军强势炮火阻击,我军战士伤亡严重。由于敌人占据有利位置,且又有防守碉堡,战斗一度陷入僵持。时任解放军七纵队三团一营六排班组长的王春亮,不顾自己生命危险,从战士手中抢过炸药包,义无反顾地向敌军阵地碉堡方向爬去,一米、两米……一百米,王春亮逐渐向敌军碉堡靠近,此时,敌人的火力异常猛烈,在肩部中弹的情况下,王春亮还是英勇把炸药包投进了敌人碉堡里,随着一声巨响,敌碉堡飞上了天。在王春亮的影响下,三团一营的指战员斗志昂扬,迅速占领了敌军阵地,取得了战斗胜利。他本人也因为在这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受到部队嘉奖并荣立二等功,并被任命为六排排长。

由于王春亮所带领的六排骁勇善战,不怕牺牲,很快成了营里的一面旗帜。一说到三团一营六排,没有不竖大拇指的。有一次,营里领导决定攻打敌军占据的一个小镇,准备拿出一个排前去搞突击,王春亮主动请缨打头阵。次日深夜,他带领战士迂回到小镇内敌人据点,把站岗敌兵控制住,来了个瓮中捉鳖,不费一枪一弹就将睡梦中的200余名敌人悉数擒获,缴获枪支300余支。不久,在攻打枣庄的一次战斗中,在敌我双方处在僵持阶段,我军无法向前推进时,又是王春亮带领自己的尖刀排,冲在部队最前面杀向敌人,敌人顿时被王春亮他们不怕牺牲的劲头吓破了胆,一下子放弃了负隅顽抗的念头,纷纷缴械投降。在这次战斗中,共缴获枪支1000余支,俘获敌人800余名。像这样的战斗,王春亮不知经历过多少次,使他很快成长为我军优秀的领导干部。

不幸的是,在淮海战役的一次战斗中,王春亮召开班长会议研究战斗部署时,遭到敌军炮火轰炸,英勇牺牲。噩耗传来,战士们悲痛不已,决心英勇杀敌,为排长报仇。

虽然王春亮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走得那么壮烈,但他不后悔,也不会遗憾。因为他是为了人民的解放而生,也是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死。他英勇战斗的事迹和视死如归的气概,时刻激励着战友们奋勇杀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