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鲁北地区的早期革命者——李宗鲁烈士传略

更新时间:2022-07-02 12:08:11点击:

鲁北地区的早期革命者

——李宗鲁烈士传略

禹城市民政局 禹城市党史办

李宗鲁,原名李洪儒,化名徐相善、李洪业、徐轩、张旭东。1901年生于山东省禹城县禹城镇寺后李庄。1915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21年毕业后到禹城县城内第一高小教书。李宗鲁在教学中兼管指导学生的图书阅览工作,经常向进步学生介绍一些进步书籍,如《民众之路》、《科学大众》等。1924年,李宗鲁经孙兆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李宗鲁在第一高小先后发展了张巨涛、马云祥、王云阁、杨世荣、李济深、张树杞、杨中一、杨瑞亭等一批进步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建了城内第一高小党支部。不久,李宗鲁参加了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在长清召开的农运扩大会议。为了发展农民运动,在城内“一高”党支部领导下,李宗鲁以进步学生为骨干,组成讲演队,到禹城、平原交界的杨柳寺集上讲演,张贴标语,宣传进步思想,使群众大受鼓舞。1925年,为反对军阀张宗昌征收“讨赤捐”,李宗鲁发动党员和进步学生,利用周会在学校讲演,公开提出反对征收讨赤捐,并组织学生张贴标语,一直贴到县公署大堂上。禹城县知事见空气紧张,即缓征敛。后民众情绪缓和,反动当局便大举反攻,于是李宗鲁被当局“驱逐”出城内第一高小。

1924年,李宗鲁利用当时在禹城第一高小任教员的杨笙甫的同学关系,结识了在河南偃师县任县长的刘跃东(刘、杨系高密县康庄人),1925年,刘跃东调任平原县长,李宗鲁与杨笙甫共赴平原县。在刘跃东统战关系的掩护下,开始在平原建立鲁北地委。3月又结识了在一师入党的张宁宇。9月,经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批准,李宗鲁在平原建立由鲁北八县(禹城、平原、高唐、恩城、德县、陵县、临邑、商河)组成的鲁北地委,李宗鲁任书记,代号“鲁培芳”。10月,发展王旭鹏、马绳武入党。1927年春,李宗鲁深入平原以东大王里屯,利用党团组织农民协会,抢了地主刘芳亭准备疏散的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同年夏,为加强与刘跃东的统战关系,省执委将鲁北地委书记改换为杨笙甫,李宗鲁任组织部长。当时地委机关驻地先设在平原东关孙玉吉家的后院,省执委丁君羊、延伯真等人常从济南来此开会,被当地豪绅发现,便向军阀张宗昌告密。平原县长刘跃东受到了张宗昌军法处的电话质问和警告,刘遂将此情况告诉了鲁北地委,地委机关便秘密迁往东关附近的督府营子。鲁北地委转移后,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很快在农村建立了12个党支部,发展党员87名,巩固和壮大了农村的组织力量。同年9月,又成立“鲁北暴动行动委员会”,主要成员有李宗鲁、杨笙甫、王旭鹏、张宁宇。不久,省委派延伯真、王迺河、刘秋在城东潘庄召开了鲁北八县党的代表大会,传达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高唐金谷兰、陵县王凤岐、于佐舟、禹城的张巨涛、夏津的刘君雅都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上鲁北地委组织部长李宗鲁对国民党反动派背叛大革命和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并针对鲁北地区的形势和需要,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和建立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武装力量。经研究,首先借用红枪会的力量,组织鲁北八县暴动,然后发动陵县暴动。会上明确了总部和各县人员的分工配合。李宗鲁、杨笙甫、延伯真负责陵县暴动的总指挥和联络;组成以王凤岐、李益掌、宋建谋、于佐舟、于志良等七人的具体领导班子。会后,为发动农民暴动,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鲁北地委还创办了《露白》刊物(鲁北谐音),李宗鲁与张宁宇白天撰稿、刻版,晚上由王旭鹏等印刷分送,并负责张贴到各县车站、村镇。同年10月,杨笙甫对当时的国共分裂和各地的农民暴动视为互相残杀,遂产生了消极悲观失望的情绪,继而脱离革命队伍出走。为此,经省地方执委批准将鲁北地委改为鲁北县委,李宗鲁任书记。他深入德县宋集,继续发动群众,并帮助宋建谋同志制定了具体暴动计划。不久,陵县暴动在李宗鲁的具体指导下,向鲁西北封建统治阶级打响了第一枪。这一枪,对农民群众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对地主豪绅、民团、地保是一次沉重地打击,使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但终因计划不周和组织方面的错误,暴动未有达到预期目的。

1928年1月,鲁北县委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从津浦铁路平原县城北的陈家楼,南至禹城车站,到处张贴传单、歌谣,散发宣传品及有关暴动宣言。高唐县的党员还把标语和传单贴在县衙门前,甚至张贴到老土匪李彩题(李九)的圩寨门上,这一举动,震慑了敌人,鼓舞了广大群众。1月22日晚,李宗鲁和黎同志(外县人)、张树杞、张树萱四人,将从省委带来的宣传品在禹城车站驻军营房门口张贴时,被敌岗哨发觉,即上前将李宗鲁和黎同志扣留,二张见势不妙遂即躲避。李宗鲁乃是本地人很快被保释,而黎同志因口音不同,又从身上搜出传单,他直言不讳,声称和李宗鲁不认识,撒传单的责任自己全部承担。后被敌人押解到天津杀害。

不久,李宗鲁在平原城东杨庄召开了鲁北县委扩大会议。为学习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提出了鲁北党组织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抗捐抗粮、组织武装暴动,建立地方武装等。会后,李宗鲁偕同王旭鹏亲临禹城季李胡庄、安仁镇与杨中一、杨瑞亭、杨世荣、贺漫真、李安亭联系,在禹城农村发展并建立了两个党支部,同时还组织农民、农协打击了盐务巡警和反苛捐杂税、不出官车等活动。极大地震动了反动当局。随后,李宗鲁又指导夏津县的刘君雅在忠信寨建立了夏津县党支部,并围绕武装暴动和对地方武装力量的收编、教育改造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派李春荣来到平原,组织了中共鲁北特委,李春荣任书记,李宗鲁、于赞之、金谷兰、张干民任委员。特委辖平原、禹城、高唐、夏津等11个县。特委成立不久,即着手组织高唐暴动,李宗鲁通知各委员及各县党的负责人前去参加。此会是在高唐谷官屯金谷兰的西屋召开的。李春荣代表省委传达了毛委员在湖南组织工人、农民暴动的经验,并提出了鲁北也要继续组织农民暴动,具体由金谷兰在高唐以红枪会为借用力量,组织扩大红团(后红团改为“农民自卫团”);李宗鲁与杨瑞亭和杨中一在禹城季李胡庄率领“老人社”配合高唐暴动。不久,鲁北特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在高唐谷官屯举行暴动。但由于暴动时间泄露,这一天,高唐县警备队和恶霸地主带着配有张宗昌的马队近千人的武装,包围了谷官屯,袭击了“农民自卫团”。措手不及的李春荣和金谷兰立即带领群众向外突围,激战中,李春荣和红团副团长姜殿甲等16位战士先后光荣牺牲,其余人员迅速撤回禹城季李胡店进行整顿。谷官屯暴动失败后,李宗鲁和于赞之、金谷兰即去济南向省委作了汇报,省委指出了失败的原因和今后鲁北工作的意见,并决定将鲁北特委改为鲁北特支,特支直属省委领导。

不久,李宗鲁调省委任主要交通,负责省委对鲁西北的联络工作。1928年,由于省委组织部长王复元、地下交通王用章(后改名王天生)兄弟二人先后叛变投敌,致使省委机关及各地党组织连续遭到破坏。前省委书记邓恩铭、刘谦初、秘书长何自声以及鲁西北的王凤岐、徐新斋等同志也相继被捕。党中央指示青岛市委组织部长武胡景(吴克敬)来济主持省委工作。1929年3月,省组织部长武胡景与省委主要交通李宗鲁在济南西门被特务侦知,不幸被捕。

被捕后,李宗鲁被关押在省府前街伪警察厅拘贸所内,他和徐新斋、杨一辰、朱霄被押在一间囚室内,同时还有被关押的16名土匪头子,这些人多是直鲁联军的军官,对面囚室里关押着省委书记邓恩铭同志。经他们秘密串联,决定利用日本军队即将撤离济南、国民党军队尚未正式接收之机,组织发动一次越狱斗争。李宗鲁、杨一辰商定,要组织越狱必须利用那16名胆大体壮,能打冲锋的直鲁军官,并争取和教育了一名军官头子李殿臣,向他透露了越狱计划,李宗鲁对其他几个人也分别进行了联络,他们表示愿参加越狱斗争,并带头开路。1929年4月9日,越狱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此时有一不坚定分子企图向敌人告密。在这紧要关头,军官头子李殿臣怕事情暴露,便仓促行事,提前行动。晚上8点,他利用上厕所之机将看守打倒,土匪军官便一齐动起手来,缴获了敌人十余支枪,以鸣枪为号,提前举行了越狱斗争。此时同室的李宗鲁、杨一辰、徐新斋、朱霄等同志也只好提前行动,而其他囚室的同志还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甚至有的连镣铐还没有打开。事已至此,李宗鲁、杨一辰和土匪军官们只好从东大门的南墙壑处跳越而出。此时,马路上的伪警察迅速进行阻截,当即被土匪军官们打死打伤各一名。就这样,李宗鲁、朱霄、徐新斋与直鲁军官一起逃至枣园。土匪头子们认为已经脱险,情绪松弛,并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特别是有的大烟瘾上来后,争相去购买白面吸,暴露了身份,当他们逃到章丘时,便被警察跟踪追上,结果全部捕回,李宗鲁又复陷囹圄。

越狱后的3个月,国民党省政府已由泰安迁来济南。蒋介石为了欺骗人民,提倡所谓“文明监狱”,犯人可与家人通信、与外人见面等等。上面还派专员来济南考察。高等法院及监狱忙于迎接,看管一度松弛。同志们认为这正是越狱的好机会。狱中的同志以邓恩铭为首,总结上次越狱斗争失败的教训,并把这次组织越狱的行动信号、越狱后的疏散方向以及人员之间的相互照顾都作了详尽的研究。狱中的同志待一切准备就绪后,于1929年7月21日下午4时,按照计划部署进行了第二次越狱斗争。同志们出其不意地夺下监狱的第一道门。当我18名同志离开监狱后,敌人才仓皇行动进行追捕。邓恩铭、朱霄、纪子瑞、王凤岐、徐新斋等同志因受刑过重,体力不支,逃到北园便又重新被捕回。李宗鲁越狱时摔伤了脚,待第二天化装后乘车到达平原,藏到原县长刘跃东家中,养伤两个月,伤痊愈后即奔往东北佳木斯,通过他表哥(禹城邢庄人,早年迁居佳木斯)介绍当了中学教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国难当头,李宗鲁为与满州省委取得了联系,从佳木斯弃职转移到哈尔滨,经亲友介绍给房东当家庭教师,化名徐相善,自称关内临邑人。1932年,他终于找到了满州省委,恢复了组织关系,在满州省委秘书处工作。1935年,李宗鲁从哈尔滨又潜回到禹城,与马凤元等同志取得联系,秘密在禹城北部进行党的活动,后被特务侦知告密,韩复榘即速电令国民党禹城县长亲自缉捕。经反复搜查,没有发现李宗鲁踪迹,敌人便将其父捕去逼迫家人交出李宗鲁,并对其进行严刑拷打。禹城境内敌人搜查严紧,面对敌人一天到晚的搜捕,李宗鲁已感到在禹城无法活动,而且处境也十分危险。在此情况下,马凤元同志只好派人将李宗鲁护送到平原车站,乘车返回哈尔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因满州省委遭到破坏,他又迁居天津,化名徐轩、张旭东。此时,他与鲁西北一二九师交通站有所联系。1938年一二九师设交通站于夏津的张法寺,站长张义曾派李鸿飞(禹城西关人)到天津英租界同兴木场三号去找他(当时李宗鲁化名张旭东,接头暗号以手指“9”为号),李鸿飞发现他所找的张旭东,原来就是他的老师李宗鲁。1938年夏,天津海河水泛滥,李宗鲁住处低洼简陋,被河水冲垮了,经堂兄李洪达介绍,迁往沈阳,继续与当地党组织联系,昼夜奔忙。

1940年,李宗鲁由于多年来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为党的事业颠沛流离,不避艰险,终因积劳成疾而染上肺结核,经治疗无效,最后病故于沈阳,时年39岁。后被当地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李宗鲁一生为革命宣传奔波,从学校被反动当局驱逐,到发动鲁北暴动,多次遭通缉,被捕,在白色恐怖中他坚贞不屈毅然寻找党组织,他历尽艰辛,关内外隐名迁徙,早已把生死、家庭、妻子置之度外。1929年,他被关押在济南监狱,其父托人请律师营救,一次即卖出家中土地27亩,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李宗鲁在狱中劝说其父道:“国民党的法官不讲理,我们的官司打不赢的,家中要做思想准备,别再花那冤枉钱啦……我相信,共产党会成功的,我死了,有共产党代儿照顾你老人家,你还是有儿女的……”他憧憬共产主义,向往未来,而且对革命充满了坚定的必胜信念。

李宗鲁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9个春秋了,他那种对革命忠贞不渝、百折不挠、赤胆忠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为革命后代所敬仰;他那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将永远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