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民兵英雄”刘彬厚

更新时间:2022-05-25 11:56:11点击:

“民兵英雄”刘彬厚

王天魁 潘兆仲

在孟良崮西麓——蒙阴县界牌乡仙桥村的东头,有一栋巍峨壮丽的石碑,上面铁刻着“民兵英雄”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民兵英雄刘彬厚烈士的纪念碑。

刘彬厚,1914年生于沂水县(今蒙阴县)垛庄区东峪子村一个中农家庭。在他8岁时,父辈分家。刘彬厚家分的土地,多在3里外的北庄村附近。为了种地方便,便举家迁到该村定居。

刘彬厚的童年是在困苦中度过的,那时正是军阀混乱的时期,官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刘彬厚一家也和广大农民一样,生活艰难。为了摆脱困境,他的大哥刘得厚到沂水县岸堤街“广义堂”当了店员,还未成年的刘彬厚,就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了。当时,刘彬厚因生活困难无钱上学,只能在劳动的间隙和冬闲,向别人学习点文化知识。日积月累,他不仅能打一手好算盘,庄稼地里的农活更是一把好手,被人们誉为“文武全才”。

1934年,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北庄村不断遭受土匪的烧杀掳掠。为了防匪护家,北庄村人齐心协力修起围墙,利用清朝年间遗留下来的一座半截楼作为制高点,观风瞭哨,以防备土匪的骚扰。围墙修好不久,就窜来一股土匪。在半截楼上放哨的村民发现后,急忙吹起牛角号报警,全村男人一齐出动,刘彬厚第一个登上围墙。那时,无枪无炮,土匪在墙下,刘彬厚在墙上,杆子、钢又够不上,他情急智生,拣些碗大的石块,向土匪猛烈砸去。随后村里人也上来了,大家学着刘彬厚,纷纷拿起石块,愤怒地掷向匪群。一时间,石块像冰雹一般,噼里啪啦,砸得土匪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抱头鼠窜。从那时起,土匪好长一段时间不敢骚扰北庄了。

1938年夏,为开辟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机关迁到河北县王庄、岸堤一带,又将沂水县的垛庄划为直辖区,建立了基层政权。边区省委还派出工作组到北庄建立职工抗日救国会。刘彬厚经常到工作组驻地听取抗日宣传,懂得了不少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把日本鬼子从中国赶出去。便毅然加入了职工抗日救国会,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大潮中。

1939年7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一中队进驻北庄。刘彬厚经常去找中队负责人刘洪章,听他讲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听他讲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使刘彬厚认识到只有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只有跟着共产党走,穷人才能翻身求解放。他向刘洪章提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考验,于7月21日刘彬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北庄村第一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经他介绍,又吸收了贫雇农出身的高喜成、王立春、刘曰贞等人入党,成立了北庄村第一个党小组,隶属石汪河村党支部,刘彬厚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北庄村党小组组长。

驻守在蒙阴城的日伪军对界牌、垛庄等地不断进行“扫荡”,气焰十分嚣张。为配合我军主力和区中队开展反扫荡,刘彬厚奉区委指示,在北庄村组建了一支16人的民兵基干队,刘彬厚任队长。民兵队建立后,没有武器,他带头捐款,很快就筹集了一笔款子,到敌占区买来三支旧步枪,九发子弹和几颗手榴弹。

是年秋,正当乡亲们忙于秋收秋种时,窜来一小股伪军,想趁农忙之机抢粮。当快到北庄村时,被我民兵暗哨发现,速报刘队长。刘彬厚在村前河堰上设下埋伏,等伪军们走近埋伏圈,一声令下,3支枪一齐开火,打得伪军们抱头鼠窜,扔下几支枪逃跑了。虽然这是一次小小的胜利,却大大鼓舞了民兵们的斗志。此后,他们站岗、放哨,搜集情报,护送部队过往伤员、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边区的抗日工作。

日军侵占蒙阴城后,当地的一些土顽投靠了日军当起了汉奸。驻在朝仙桥的土顽头目刘鼎三,摇身一变当上了汉奸小队长,他想在主子面前邀功,带兵偷袭我驻瓦子坪的乡分队。战士们发觉后,迅速占领制高点,英勇抵抗。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学员闻讯后,跑步前去增援。这时,刘彬厚得到报告,当机立断,决定用“围魏救赵”战术,直取刘鼎三的老巢朝仙桥。

抗日军政干校的学员和垛庄乡分队的战士们,分别占领了瓦子坪的西、南、北三面有利地形,与伪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击毙十几名,俘虏7名。刘鼎三见势不妙,想率残部窜回老巢。当他们来到朝仙桥村头时,事先埋伏在那里的北庄民兵队在刘彬厚的带领下,一阵排枪、手榴弹,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四处溃逃。此时,我垛庄乡分队和抗日军政学员也尾追过来,三股力量合击敌群,刘鼎三和他的残兵败将如丧家之犬,投奔日军据点去了。此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刘彬厚领导的北庄民兵队也受到区委的表扬。

在对敌斗争中,刘彬厚不但作战勇敢,还注意向敌人展开心理战,瓦解敌军,收到了显著效果。石汪河村民马广举和驻界牌的汉奸队长刘曰萱是亲戚,受他的威逼利诱,跟着他当了汉奸。刘彬厚和同志们一起对马广举做了具体分析,认为他家庭出身较好,个人本质也不坏,只是受了汉奸刘曰萱的欺骗才走上邪路的,有争取过来的可能。于是,他告诉石汪河村的干部、群众,不要歧视马广举的家人。他寻找机会,找到马广举的家属谈话,讲明道理,让她说服马广举。马广举的妻子非常感动,几次劝说丈夫不要当汉奸。乘这机会,刘彬厚化装成小商贩,以赶集为名,找到马广举进行劝导:“眼前全国人民都在打鬼子,可你却当汉奸,老百姓哪一个不恨汉奸、日本鬼子!日本鬼子长不了,当汉奸是没有出路的”。经过几次说服、教育,马广举认识到投靠日本鬼子当汉奸是可耻的,是没有好下场的,于是下决心弃暗投明。一天夜里,他携带着枪支弹药投向我方。这件事在伪军中振动很大,从此,开小差的伪军不断出现,从而削弱了敌人的力量。

1940年春天,伪警备队长刘乃林奉日本主子之命,到垛庄设立了据点。从此,北庄这个离临蒙公路只有三华里的小山村,成了敌我交界的要塞区。它东南是垛庄敌人据点,西南是界牌据点,西边是桃曲据点,北边则是我沂蒙抗日根据地。刘彬厚率领的这支民兵队担负的任务更繁重了。他们监视敌人动向;侦察敌人情况;为我军传送各种情报;转移伤病员;运输我军部队急需物资;护送过往的军政干部。但刘彬厚率领的这支民兵队伍,不畏艰险,与敌人展开周旋,配合我军主力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表彰。

1940年秋,盘踞在垛庄、界牌等地的鬼子汉奸经常下村骚扰百姓,抢粮、逼款,老百姓怨声载道。刘彬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定组织民众与鬼子汉奸进行斗争。刘彬厚根据上级指示,以“村自为战,人自为战”的战术,发动全村老百姓上山采石,加固围墙,修筑工事,准备抗击抢粮的鬼子汉奸。工事筑好后,周围村庄的群众也来这里避难。他让民兵们将老幼妇孺安排好,组织青壮年上围墙,协同作战。数村群众结成一体,同仇敌忾,时刻准备迎击敌人。

驻桃曲据点的警备队长王立庆,对北庄的战斗实力摸不着底数,他平时只听人们传言:“宁走九江口,不从北庄走。”北庄到底有多么厉害,他想试试看。这天晚上,他派出一个班的伪军,偷偷摸摸向北庄摸去,没等摸到墙边,就飞来一颗手榴弹,炸得汉奸们像掉了魂似的拼命逃回据点。王立庆看到这些逃回来的残兵败将,大发雷霆,斥骂手下人蠢材笨蛋。然后他恶狠狠地说:“我就要走走北庄这个九江口,我就不信满脑袋高粱花子的刘彬厚,有多大神通!”

1941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王立庆带领了400余汉奸伪军,悄悄地逼近了北庄村,将该村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半截楼上站岗的民兵钟立顺发现后,立即报告刘彬厚。刘队长沉着冷静地部署了兵力,并决定采用“无中生有”的战术。半截楼是村中唯一制高点,必然是王立庆首先注意的目标。为了吸引和消耗敌人的火力,他事先把半截楼的窗口进行精心伪装,使敌人远远望去楼上好像有人在灯影里晃动。部署停当后,刘彬厚把人全部从半截楼上撤出。王立庆果然中计,他集中所有火力,向半截楼开火,顿时砖瓦石纷纷掉落,墙上弹洞累累。过了一会,刘队长估计敌人的子弹消耗得差不多了,便一声命下:“打!”霎时间,步枪、土枪、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开火。就在这时,敌人的一颗手榴弹飞了过来,“咝咝”冒着白烟,在村民们脚边打转。民兵公茂存看见了,迅速抓起甩向敌群。在民兵们英勇抵抗下,敌人死伤大半,剩下的伪军纷纷后退。王立庆急了眼,“啪啪啪”一连向天空打了3枪,扯起破锣嗓子大喊:“谁要后退半步,老子就崩了他。冲,向前冲!”伪军在他的威逼下,又涌了上来。民兵及村民群情激愤,为了节约弹药,他们搬起沉重的石块向敌人砸去。经过激战,王立庆带着他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鬼哭狼嚎地退了回去。

中共垛庄区委总结了北庄村对敌斗争的经验,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号召各村向北庄学习,这大大鼓舞了战士们的抗日豪情。刘彬厚和他的队员们,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每天晚饭后,动员村民转移隐蔽,村内由民兵负责巡逻。

不甘心失败的汉奸队长王立庆逃回桃曲据点后,整日冥思苦想,伺机报复。1942年1月4日的夜里,北风凛冽,伸手不见五指。王立庆亲率200多名伪军,每人带一匣火柴,悄悄地接近了北庄村西北角。他们用火柴点燃柴草垛、茅屋房檐。霎时间,烈火冲天,烟尘腾飞,火势很快蔓延到村南头。这天晚上,刘彬厚和民兵队带领村民转移到孟良崮西麓,村里只留了少数民兵执勤。等他发现敌情率部返回时,大火已无法捕灭。村中近千间房屋化为灰烬,400余口人无家可归。刘彬厚看到此种惨状,悲痛异常。但他没有被困难所压倒,立即组织群众开展互助互救,经过一个冬春的苦战,北庄村又顽强地站立起来了。

1942年,日寇向我沂蒙山区大举“扫荡”。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党支部与上级党中断了联系。这时,部分干部、群众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这关键时刻,刘彬厚毫不动摇,志坚如铁。他一再向群众宣传“抗战必胜,日寇必败”的道理,表示了“不消灭日寇,誓不罢休”的决心。为了消除大家的悲观情绪,提高斗志,他布置了一个巧捉汉奸小队长张克礼的计划。

驻垛庄据点的伪警备队有个小队长叫张克礼,是一个经常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大坏蛋。他每逢喝够了酒,抽足了烟,就常东游西逛地寻花问柳,有时独自一人来往于垛庄、刘三庄之间。刘彬厚掌握了他的这一行动规律,便把民兵杨守清、刘曰仁、冯玉吉等召集到一块,商定了智捉张克礼的计划。

一天,刘彬厚带领四个民兵来到刘三庄。他安排杨守清在外望风,刘曰贞、刘曰仁把守门口,自己和冯玉吉闯进张克礼所在的屋里。一进门,只见张克礼正在抽烟,见进来两个人便冷冷地问:“干什么的?”刘彬厚说:“张队长,听说你很讲义气,弟兄们想跟你混碗饭吃。”张克礼一听,脸上立即现出笑容,黄牙一龇说:“欢迎,欢迎,请坐下谈吧。”刘彬厚见张克礼的匣子枪耷拉在屁股上,便给冯玉吉递了个眼色。冯玉吉心领神会,忙掏出烟袋装上烟,对张克礼说:“张队长,借个火用。”张克礼此时正在兴头上,便随口答道:“火在里间桌上,我给你拿去。”说着,转身向里间走,冯玉吉乘其不备,双手猛地攥住了他的匣子枪。这个汉奸队长边挣扎,边嚷道:“你要干什么?”刘队长赶上一步,押住他说:“干什么?下你的枪替老百姓除害!”接着命令道:“把他捆起来!”门外的刘曰贞、刘曰仁听到喊声,一齐奔来,把张克礼捆得结结实实,押解出村。

这次除奸行动大大鼓舞了民兵们的斗志,增强了信心,抗日情绪又高涨起来。

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鲁中军区于1942年11月,发动垛庄、界牌民兵,对敌实行地雷战、麻雀战。广泛展开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包围、封锁垛庄日伪据点。北庄民兵队负责马头崮至横山地段打击日伪的任务,鲁中军区和中共界牌区委分别派遣车善民和刘司厚驻村指导。

1943年1月,日伪军又一次下乡抢劫财物准备过年。一些土豪劣绅为了趁过年之机向日伪送礼,也加紧刮民众的财物,老百姓叫苦不迭。

为了惩罚这些坏蛋,为民除害,刘彬厚积极研究对策。腊月二十五日他得到情报:界牌地主刘曰太,准备在26日晚给垛庄据点的汉奸队长刘乃林送年礼,便和车善民商量,决定将16名民兵分为两路,一路由刘司厚带领,专打敌人抢劫队;一路由车善民、刘彬厚直接指挥,拦截刘曰太的送礼队。

1月31日晚,车善民、刘彬厚率8名民兵,埋伏在界牌通往垛庄的公路两侧,专等送礼队伍的到来。一直等到半夜,也没见到送礼队的影子,他们便撤回北庄,继续侦察。到达石汪河时,雄鸡已经报晓,他们便来到民兵刘成训家,准备休息一下第二天继续投入战斗。刚刚躺下就听到枪声四起,出来一看,只见四面都是敌人。他们急忙向马家庄子山顶撤退,还未接近山顶,突然遭到敌人的射击。刘彬厚急率队员转向东面突围,又遇到东面敌人的袭击,车善民同志壮烈牺牲。最后,只剩刘彬厚、刘乃全、刘乃兴、吴超4人了。

2月1日黎明,刘彬厚带领4名队员向石嘴子山方向突围,遭到了山上敌人的扫射,危急之中,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石洞,可容两人。为减少牺牲,刘彬厚让刘乃兴、吴超二人在石洞内隐藏,自己和刘乃全分头突围。在刘彬厚快要登上蘑菇山顶时,突然飞来一颗子弹击伤了他的右腿,他倒在地上。接着,十几个敌人像一群恶狗围了上来,高喊要刘彬厚交枪。此时,刘彬厚的枪膛里只剩下最后一粒子弹,他把枪靠在左腿上,向敌人喊道:“交枪可以,你们自己来拿吧!”有个汉奸为了在上司面前邀功请赏,便向刘彬厚逼来,刘彬厚等他走近了便扣动了扳机,这个家伙应声倒地。其他敌人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卧倒。为了不让武器落在敌人手里,他把枪在石头上摔碎。当敌人发现刘彬厚赤手空拳时便一拥而上,几把刺刀同时向英雄刺来,我们英雄的民兵队长刘彬厚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此后,鲁中军区为表彰刘彬厚的事迹,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和“民兵英雄”称号。沂南县武委会于1944年2月,在界牌区朝仙桥村东路北竖立“民兵英雄”纪念碑。碑文由山东军区第十二团团长武中奇撰写。从此,这座雄伟的纪念碑,伴随着刘彬厚烈士的英名代代相传,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