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红岩英烈刘家言

更新时间:2023-03-22 11:30:58点击:

刘家言,生于1919年2月26日,大邑县王泗人。少年时随父刘国孝(第二十三军师长,后在成都赋闲)在成都读书。1937年底,刘家言和姐夫王泽丰(中共党员王干青之子)进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8月7日被吸收为中共党员,8月下旬被派回四川工作。刘家言回川后,中共川康特委派他去掩护中共成都市西北区委书记张黎群开展工作。1939年,刘家言在新津县张场小学(中共地下工作据点)当义务教师,校中的教师肖汝霖、陈仕英、李秋平等在刘家言的培养教育下,相继走上革命道路。1940年初,刘家言指导肖汝霖组成大邑青年学会。接着,他又指导肖汝霖在其成都槐树街家里建立青年学会成都分会,后又将学会中核心骨干组成青年救国社。

1943年10月,第二十四军驻西昌的第一三六师师长刘元煊,派《新康报》总编辑许成章等人,到成都物色人才。刘家言认为这是个极好利用的机会,便通过原已安插在西昌工作的陈仕英,由陈仕英牵线搭桥,与许成章等多次接触交谈,许成章见刘家言、付承钧、肖汝霖、赵家琮等人气宇不凡,表示欢迎他们去西昌工作。刘家言对川康形势作了仔细分析,提出渗透到西昌各界的周密计划,经青年救国社内部讨论后,组织了成都、大邑、简阳等地进步青年20余人,由付承钧带队,分两批进入西昌,安插在二十四军系统的部队及西昌地区政府、学校、新闻等机构和袍哥组织中,作为开展统战工作的基本力量。

刘家言在成都和崇庆县城各有一处寓所,他不仅把两处寓所供中共党组织作为联络点,还为同志们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甚至为有困难的同志抚养孩子。当时,进步青年称他为“小孟尝”,党内同志称他为“好后勤”。1946年春,刘家言和党中央派来成都地区筹集经费的胡春浦取得联系。胡在成都开群生公司,刘家言在友人中为公司募股,还卖田200亩,将钱投人公司。后公司改为大有字号,他又将其槐树街的寓所变卖,把钱全部献出来,不断为党提供活动经费。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家言把大邑唐场和王泗地区的两支革命力量结合在一起,由肖汝霖和周鼎文等开展工作。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刘家言向肖汝霖、周鼎文传达党的指示:在国统区组织武装斗争,牵制敌人。同年冬,在刘家言的领导下,肖汝霖、周鼎文组建了第一支有50多人、枪的地下武装,在大邑地区和懋功、宝兴一带活动。1947年7月,刘家言授令肖汝霖再组织一支武装,开赴山区与周鼎文一道活动,时四川大学学生李安澜、地下革命组织“民协”成员陈万堂等通过李惠明的关系到大邑参加了这支武装。1947年秋,大有字号被查封后,刘家言随大邑地下武装进山,后又到西昌、冕宁一带“经商”,为党筹集经费。

1948年春节,刘家言与爱人携带巨款来到雅安,先后住在李人弗和王逸平家,敌人侦察到刘家言住进王宅后,便于2月18日(正月初九日)将王宅包围,逮捕刘家言夫妇2人。敌人一连几次拷问,刘家言都坚持说自己是“生意人”。不久刘家言夫妇被押解到重庆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看守所,经受了严刑拷打和各种利诱的考验,始终保持住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不肯对敌人低头。1949年冬,在重庆中美合作所“11·27"大屠杀中,刘家言英勇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