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张庆梅烈士传略

更新时间:2022-12-25 11:30:09点击:

张庆梅烈士传略

邹城市民政局

1940年春,担任中共邹城特别支部书记的张庆梅同志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在敌人严刑拷打之下,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所具有的革命气节,严守党的机密,不幸被敌人折磨致死,以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誓言。

张庆梅1916年2月出生于邹县城西门东大学街一个中农家庭里,他家周围住的多是贫苦劳动人民。由于辛辛苦苦劳动所得的大部分被地主盘剥去了,余下的粮食难以维持家庭生活,所以有的给地主当长工,有的则沿街乞讨。他们凄苦的生活在庆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痕迹。

童年时期的张庆梅就读于邹县西关万字会小学。在校期间,他愤恨主的孩子欺负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乐意和贫苦家庭的孩子在一起。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邹县乡村师范学校。这时,山东国民党特务头子秦启荣(邹县北关人)为了争夺青年,选派一些反动教师进驻学校,向学生灌输“攘外必先安内”,“反共灭共”的反动思想。乡师的学生大多是十七八岁的热血青年,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和卖国不抵抗政策非常不满,对秦启荣之流的卑鄙手段更是深恶痛绝。因此,他们勇敢地站起来进行斗争,痛斥秦启荣之流的卖国行径。在这场斗争中,张庆梅是最坚决最积极的。

1934年春,在乡师对面搬来一家称作“邹城日用百货小店的小店”。出售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小店陈设简陋,货物的品种也不多,但是店主人和蔼可亲,给同学们一种亲切的感觉。张庆梅和一些同学一有空就往小店里跑,他们多数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去听店主人那些暖人心肠的话语。时间一长,同学们了解到店主人叫李西杰,他30多岁,说话办事稳重老练,见多识广,讲道理明了透彻,他们听起来觉得新鲜对劲。人少的时候,店主人就给他们大讲时事形势,谈日寇侵略,百姓罹难和国民党的腐败无能,谈红军长征和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通过谈话,张庆梅等一些热血青年终于找到了中国人民受苦难的原因,也找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所在,从此小店成为穷苦学生的“俱乐部”。以张庆梅为首的青年学生在这里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还结识了李杰西、冯起、彭建华等几个革命者,张庆梅等人悄悄地给它取了个名称:“红色合作社”。

从此,“红色合作社”成为张庆梅等人的真正的课堂,并成为他们走向革命道路的起点。

1935年春,日寇调动大批军队由东北入关,紧接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在天津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为反抗日寇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卖国政策,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爱国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地。邹县乡师也和全国一样,在“红色合作社”的同志指导下,以张庆梅为首的几个学生干部,团结了学校大多数同学,向校方要求组织抗日宣传队,上街演抗日戏,作抗日演讲。他们的要求刚交给校方,就遭到学校教务长气急败坏的训斥:“做学生就要安分守己,好好学习,搞什么抗日宣传!”同时,他又让一些反动教师拉拢学生,鼓吹埋头读书,破坏刚刚掀起的抗日学潮。张庆梅等人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摸清了这个教务长的底细:原来他是秦启荣派来专门监视和拉拢青年学生的特务。在得到李杰西等同志同意后,张庆梅联合韩继堂、董乃纪、任福颖等一大批进步学生向校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驱逐教务长,开除反动教师。他们组织200余名进步学生并联合邹县邹起3个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一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到国民党邹县政府前静坐示威,掀起了抗日斗争的热潮。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宣传抗日无罪!”“撤换破坏抗日的教务长!”“开除反动教师!”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赢得了县城市民的同情和支持,国民党当局怕事闹大,只好让反动教务长回避了,并且同意组织抗日宣传队。学生运动取得了胜利,从此,抗日救亡的歌曲响遍了邹县城乡。这场运动使张庆梅等青年学生开了眼界,经受了考验和锻炼,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1936年,日寇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国民党政府一面继续采取不低抗政策,致使中国大片河山被日寇侵占。另一方面,派出大量特务、汉奸在后方大肆捕杀从事抗日活动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特务头子秦启荣的爪牙们更是像疯狗一样到处乱抓共产党人,使山东的共产党组织遭到重大破坏。在邹县,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红色合作社”遭到破坏,李西杰也被捕押往济南。一时间,乌云压城,一切抗日活动被视作异党活动而遭到严禁。张庆梅他们虽然没被敌人的白色恐怖所吓倒,却也一时陷入了深深的彷徨。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韩维密的共产党员被敌人从济南监狱转到邹县监狱关押,这一消息令张庆梅兴奋不已,他便利用各种渠道,同狱中的韩维密接触,向他请示、汇报工作。由于张庆梅心眼好,人缘也好,很容易接近,所以好多青年学生都团结在他的周围,在韩维密和张庆梅的努力下,邹县的抗日宣传工作迅速得以恢复并开展得有声有色。

1936年夏天,张庆梅在邹县乡师毕业了。当时,乡师毕业的学生们面前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找个安逸的职业,建立小家庭,过安稳的日子;二是到国民党政府或军队里谋个位子耀武扬威;三是下决心跟共产党走,为民族解放和劳动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张庆梅毅然选择了第三条路,他毕业考试一结束,就立即组织起抗日救亡宣传团,投身到宣传抗日思想,鼓舞人民斗志的抗日洪流中。

“七七”事变后,以靳怀刚为首的平津流亡团来到邹县,张庆梅就和他们一起组织抗日宣传,搞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国民党邹县当局害怕宣传团扩大影响,动摇他们的反动统治,下令军警驱逐,宣传团只好转到乡下活动。在乡下生活十分艰苦,吃住无着,他们骑自行车早起晚归,风餐露宿,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以靳怀刚、张庆梅为首的全体同志没有退却,革命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强了,在他们的带领下有不少同学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10月,日寇进逼山东,山东国民党韩复榘的10万驻军,一枪未放,逃出了几百里外。不久,日寇占领邹县,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刚刚获释出狱的原邹县共产党领导人彭建华、冯起、韩维密等很快恢复了邹县党组织,拉起武装,成立邹县抗日自卫团,以张庆梅为首的10余名青年学生全部加入了这支队伍,他们奔赴抗日斗争的前线,同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这年年底,经冯起等人介绍,张庆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秋,日寇一面采用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作战方针对付国民党军队,一面则疯狂围剿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并对占领区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大批国民党军队投降卖国,加入伪军行列,这更加助长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我解放区面积不断缩小,抗日武装也遭到了重大损失。由于邹县地处津浦铁路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敌人更是加强了力量剿灭我邹县抗日武装,10月,邹县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为了配合敌后斗争的需要,党组织研究应迅速恢复、发展、扩大敌占区党的力量,鼓舞人民起来反抗日本侵略,并决定在邹县成立邹城特别党支部,在敌人的心脏里开展工作。党组织的决定一作出,张庆梅就挺身而出:“我去最有利,我是南关人,有敌人的‘良民证’做掩护,开展工作方便”。县委考虑再三,终于同意他的要求,决定由他担任邹城特别支部书记,韩继堂任宣传委员兼交通员,董乃纪、任福颖同志任支部成员。张庆梅接受任务后,带领同志们连夜潜入邹城,从此,邹县城内有了党的秘密地下组织。

特别支部成立后,张庆梅考虑到,特支必须具有公开合法的职业做掩护,才能有利于开展工作,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他们决定由韩继堂负责筹建一处馒头铺子做为秘密活动的据点。经过努力,馒头铺子很快就在城南门外正式开张了。

当时的邹县城,驻着一个中队的日军,设有宪兵司令部,城门由日军和伪军严守。他们经常在城门口和街道上肆意毒打、污辱、滥杀无辜,有些革命者被敌人捕杀后,头颅被悬挂于城门上。这就意味着,在敌人心脏里开展革命工作随时都有被敌人杀头的危险,但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里,张庆梅不顾个人安危,昼夜奔忙,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他组织成立了抗日青年救国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团结了许许多多向往进步的青年,并从中吸收积极分子入党,邹城特别党支部的大部分党员都是由他发展的。

由于驻邹城的敌人搜查很严,党的许多文件不能及时传送。为了使支部的同志们能够及时地学习到党中央有关抗日救亡的方针政策,他经常组织一些进步青年化装成商人、学生、伪军,及时将党中央的文件和上级党组织的指传达到同志们当中。由于我八路军和地方游击队经常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给敌人造成很大恐慌和麻烦,所以敌人对来往于城内外的人搜查很紧,稍不注意就会被敌人抓住破绽,给党带来损失。因此,以张庆梅为首的特支成员想出许多办法迷惑敌人,馒头筐的夹层、自行车的车胎,都成为同志们秘密夹带文件的工具,就这样,邹城特支在他的领导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敌人军事上的疯狂扫荡和经济上的严格封锁,使我根据地的物资奇缺,活动费用筹集困难,张庆梅利用种种关系争取上层人士募捐抗日费用和必要的物资支援根据地。根据地需要的笔墨纸张和油印机是敌人盘查的主要物资,他都想尽一切办法搞到手,并及时送到根据地。为了根据地能够及时了解敌情,他在城里建立起情报网,利用同学、老乡关系,四处打探敌人的活动情况,并及时将情报送出。敌人出城扫荡,他一方面想办法将情报送往根据地,一面领导城里同志配合根据地反扫荡,并曾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贴在日本宪兵司令部的楼下,弄得敌人暴跳如雷。他还组织同志火烧敌人的军用仓库,给敌人造成很大损失。张庆梅领导邹城特支就是这样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迷惑敌人,打击敌人,牵住了敌人的牛鼻子,削弱了敌人对我根据地的扫荡力量。张庆梅在任邹城特支书记期间,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嘉奖。

随着敌人扫荡行动的屡屡失利,他们变得越加残暴,戒备更加森严,动辄清查户口,加大力度搜捕一切“可疑”人员。这就给特支开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张庆梅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了新的对策,他们在特支的秘密联络点开了一副牌局,每当敌人清查时,几个人就围在一起打麻将,有说有笑,敌人还真的以为几个牌友在一块打麻将呢,这样既迷惑了敌人,又开展了工作。

邹城特支的活动,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使敌人惶惶不安,他们到处搜捕可疑的人。1940年初,特支支委任德馨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他成为可耻的叛徒,并供出了特支的张庆梅、董乃纪、任福颖、韩继堂等党员干部以及党外积极分子的有关情况,敌人立即出动逮捕了张庆梅等20多人的,邹城特支遭到重大破坏。

日本宪兵队企图将邹城特支一网打尽,对张庆梅等人使用电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狼狗撕咬等残酷刑罚,意图逼他们就范。然而,酷刑并没摧垮张庆梅等人的坚强的革命意志,反而增强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向往。张庆梅等同志在敌人的利诱与威逼面前视死如归,受刑半个月,只字未露党的机密。日寇、特务对这几个坚强的共产党人毫无办法,便秘密押往兖州,继续对他们进行令人发指的严刑逼供,3月16日,邹县人民的好儿子张庆梅在敌人的残酷折磨下,壮烈牺牲,时年24岁。张庆梅同志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张庆梅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为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