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单手神兵”曹世范

更新时间:2024-02-02 11:46:54点击:

去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曹世范名列其中。1944年夏,左手残废的他与战友到于家岭侦察,被敌人两个连包围,他沉着机智,先后毙敌12人,并顺利突围。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称他为“单手英雄”。这位牺牲时年仅21岁小伙子的成长历程,是一部教科书式的英勇抗争史。

清明时节,在寿光城北40余公里外的羊口镇曹家辛庄,整齐的红瓦屋在小清河入海口的广袤平原上铺展开来。春雨过后,柳枝吐绿,香椿微发。

在一排排房屋中,有一家已毫无院墙遮拦,院落中堆了三垛干草。院子正中坐落着一座青砖为基、黄土打墙的正房,外墙脱落,西屋坠瓦,已多年无人居住。

“这三间屋是俺村最老的房子了。村里虽然多次规划,翻盖房屋,都把它给保留着,因为这是英雄曹世范的故居。”今年89岁的曹桂范老人指着老屋,反复地念着英雄的故事,“一次大战于家岭,单手持枪南北战,打退了汉奸两个连;二曹攻打蒙阴城,‘大曹’曹凤洲,‘小曹’曹世范。曹世范比我大三岁,小时候俺们一块玩儿。”

打鬼子,牛头镇上参军

“春天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那时候俺这里十年九涝,到处是盐碱涝洼地,不怎么长庄稼。那时候的孩子真是苦水里泡大的,没鞋子穿,脚底满是老茧。夏天光着屁股,冬天就钻草堆里取暖。”曹桂范回忆起童年的艰辛。

“1940年,赶上大海潮,土地全被海水淹了,啥也不能种,房子也有塌的。曹世范他们一家四口就上寿光去要饭,住在弥河东岸兴旺庄的一位大娘家。他父亲曹仲杰白天拖着他小弟讨饭,晚上帮人家干活。曹世范也拿根棍,上门要着吃。”曹桂范也有类似的讨饭经历。

一天黄昏,外出讨饭的曹世范迟迟未归,曹仲杰非常焦急,不时到村口张望。原来,这位16岁的小伙子在讨饭时,碰上了匪兵,硬被认成“八路密探”,一面遭鞭打,一面被逼招供。

一个讨饭的孩子有什么供可招呢?皮鞭“啪啪”地连续抽在曹世范身上,他昏过去了。当他醒来后,身上已是密密麻麻的鞭痕,疼痛难忍,但他没有哭,只是瞪着匪兵们。曹仲杰四处央求乡亲们,大家好歹凑了点钱,把孩子保了出来。

几天后,曹世范拖着受伤无力的身体离家出走。几天后的夜里,一个陌生人找到曹仲杰,告诉他曹世范去参了军,住在不远的牛头镇。

“1940年,马保三带着一个营的部队回寿光开展抗日活动,不堪受苦受气的农民青年纷纷报名。曹世范就跟本乡几个青年一起报了名。”寿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祥森介绍道。

曹仲杰匆匆赶到牛头镇。父子相见后,曹世范讲述了参军后的经历:青年队长抚摸着我的头,问多大了,家在哪里。到了班里,同志们如亲兄弟一般欢迎我,班长递来一杯开水,老战士端来洗脸水,围着我问长问短。

父亲看到稚气未脱的孩子,没有过多的话嘱咐,只是说:“好好干吧,为咱穷人争口气!”曹世范也只回答了一句:“爹,你放心吧,不打走鬼子和汉奸,我决不回家!”

要去打鬼子,青年人抑制不住兴奋与激动,训练起来虎虎生风。青年队战前大会上,更是热闹得像一锅开水,请战的、表决心的,宣布立功计划的、想当突击队员的,争着表态,洋溢着一股股闯劲。

坐在人堆里的曹世范,穿着大两号的军装,看着旁边的同志一个个站起来又坐下,心里猫儿抓了似的。他心里想说几句话,当兵一个月了,咋还没给他发枪呢?几天前,他找连长反映过这一情况。连长告诉他,武器要从敌人手里夺。

夺好枪,北阴据点挂彩

刚入伍的“小曹”,一心想弄把好枪使。入伍不久,在大柏山战斗中,他跟着老战士反复冲锋,击毙了三个鬼子,缴获了三支步枪。经首长批准,他扛上了自己夺来的枪,异常高兴。

这个和“七九”步枪一样高的顽皮小曹,干干巴巴的,头上戴着一顶缴来的钢盔,晃晃荡荡的,脚穿一双大皮靴,拖拖拉拉的。此后,他被编入鲁中一团一营三连当战士。

年轻战士爱枪,对精锐武器的追求可谓孜孜。每当打仗时,青年队都要动员战士们:“好青年冲锋在前,换棵好枪使。”

曹世范却在一心想换好枪时,栽了跟头。

那是在打北阴据点的黑夜,敌人像预先发觉了我方企图,大电筒照着我方队伍来回转。在一块宽阔的平原上,围子很难接近。队伍趴在一溜地线上,光挨打不能动弹。小曹满心盘算着换棵好枪使,等得有些不耐烦。

“连副,咋还不冲锋?”小曹悄声问道。连副没有搭理他。

“连副,咋还不冲锋?”小曹稍微提了提嗓门问道。连副还是不搭理他。

“连副,咱冲吧?”小曹急了。“你这个小熊孩,事还不少咧!你冲冲我看看!”连副发火了。

“好!”曹世范小声朝身后喊了一下,“走,小陈!”两个小孩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朝着围墙扑过去。

“噗通!噗通!”小曹和小陈掉到壕沟里了,幸亏都没跌着。小曹摸出手榴弹来,就往围子里扔。

四个打完了又问小陈要,小陈一递手榴弹。“乒!”一枪打来,小陈一摸,“啊呀,娘哎!”“怎么了?”小曹惊问道。

“打掉了一个指头啊,哼,哼……”小陈感到了钻心的疼痛。

“小陈,你可别哭啊!叫鬼子听见笑话咱。一会儿咱青年队长就上来了。”小曹一边安慰小陈,一边接过手榴弹,揭不开盖,便用两手拿着,用嘴咬。

“哗哗!”机枪一梭子打过来,小曹摸了摸左手,当中穿了个大窟窿,倒是不痛。他把手平放在土上,干土就变成了血泥儿,“啊呀,原来是挂花了!”

这一会功夫,战友们看见两个小孩上去了,也刷刷地冲上来了。

仗打得很漂亮,可小曹却上了医院。三个月后伤好了,验了验是二等残废。他可不管残废不残废,还得回队去打仗!

可教导员偏偏叫他和七班长去生产队工作。七班长胡子长长的,自己是个小青年,还能和他一块去种菜?气得小曹肚子一鼓一鼓的。

“小曹,叫你上生产队,有什么意见吗?”教导员问道。“哼!叫我上生产队,我就开小差!”小曹一歪脸回答。

“开小差上哪儿?”教导员恳切地追问。“开小差回三连去啊!”小曹说出实情。

“先上生产队干干吧。生产好了,生活改善得好好的,吃好的。”教导员耐心劝道。“哎!天天吃龙肉也不干啊!”小曹态度依然强硬。

“下连你还能扛枪?!”教导员反问一句。“不能扛枪还不能打手榴弹吗?”小曹堵了回来。

教导员一看,再叫他去生产队就要哭了,于是就让他先上侦察连试试。刚到侦察连的小曹,孩子气尚未洗尽。他的蓑笠上挂着两个布袋,里面装了两只没有出飞的小燕子。

有一次上级派小曹到团山子上设瞭望哨。他在山顶的青草里捉了些蚂蚱喂小燕子,试探着往天上一撒,小燕子意外地在头上飘闪着翅膀,打起旋儿来。

小曹高兴地站起来,摇晃着蓑笠,“咳咳”地唤着。猛然听见对面山上“轰隆”一声,炮弹就在身后炸起一股黑烟,小燕子“唧唧”几声钻进了云彩。这下小曹可急了,一面往山下跑着去报告情况,一面摇着手“咳咳”地唤着小燕子。

探情报,于家岭上遭围

谁能想到爱玩的小曹,竟成了一名出色的侦察兵?负伤后的几年里,他一只手拎着匣子枪,在敌人眼皮底下转来转去,长了不少本事——

在韩石西庄西山的麦田里,他顶着耀眼的阳光,伏击敌人,被他打死的两个鬼子直挺挺地趴在地堰边;在大柏山上,他趴在一块青石后面,向敌人射击,穿白衬衫的鬼子一头栽倒,抬担架队鬼子翻了个儿,沟里的鬼子被他一枪打得呲牙裂嘴,满地打滚;在涝坡那座乌黑的大炮楼前,他左手压着汉奸头,右手持匣子枪套问情报;他在潍县与一名大特务遭遇,一甩手,枪子便喂到特务脑瓜上。

“因为曹世范作战顽强勇敢,团结同志,1943年他被分配到鲁中一团一营二连当副班长,并在6月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张祥森介绍道。

当年调皮的普通战士“小曹”,逐渐成长为“曹世范同志”。

锤炼军人的最好处所,还是在战场。1944年麦收时的一个夜里,曹世范带领战士张成利到昌乐县南部侦察。拂晓前,他俩潜伏在离敌人据点不到三里的于家岭村。村长表面上对他俩应付招待,暗地里却派人到据点告密。

天明后,有一个假称“新四团”的年轻人来找八路军联系。曹世范机警地握着枪,来人见势不妙,话没说完,转身就跑。

情况紧急,曹世范从墙头上瞭望,只见西岭上敌人的散兵在移动,北沟里的敌人时隐时现。他俩刚回到屋内,东墙上已伸出十几条枪筒子,他俩被包围了。

“屋里的是哪一部分?”墙外有人喊。“胡团的,自己人。”曹世范欺骗敌人说。

敌人被他的话蒙住了,一时拿不定主意,便从墙顶上伸出头来往里瞧。曹世范趁机向一个当官的“咣咣”开了两枪,敌人马上乱作一团。曹世范把屋门一关,和张成利迅速跳出后窗突围。

刚清醒过来的敌人,开始高喊:“抓活的……”但没有一个敢向前追的。

他俩来到北门,北沟里的敌人打来一阵排枪。再向东突,东坡的敌人也开始射击了。曹世范用牙啃开手榴弹盖,咬着弦,“嗖”的一声摔出去,一阵黑烟过后,他俩跑开了。

在一个小院子里,伪军向里扔手榴弹,他俩隐蔽在一个角落里。一群伪军刚冲进院子,带头的就被曹世范一枪打中脑壳,其余的吓得转身就跑。曹世范一个箭步跳过去,将一支汉阳造步枪和一袋子弹抄起来,这时敌人又嗷嗷地喊叫着“往里冲”!

在这紧张时刻,张成利腿上挂花了。曹世范撕下一块裤腿,迅速地给他包扎好。在篱笆墙下,小曹低着头查子弹,一颗、两颗、三颗,连缴获的一共还有六十多发。他对张成利说:“我们要坚持到底,子弹打光就用枪杆子拼,决不当俘虏。”

这时,外面吆喝声小了,门口只有两三个人影在晃动。他俩商量一下,决定趁敌人还未布置好,从门口冲出去。曹世范把大枪横挂在身上,右手抡着匣子枪,残废的左手挽着子弹袋,带着张成利,猛虎般向门口的敌人扑去。

突重围,潍河岸边勇胜

敌人简直吓呆了,没来得及还击就被打倒了。曹世范带着张成利向南冲,来到村边一座院子里。这时,村子里静了下来,满庄似乎没一个人在喘气。敌人正在四处搜索,趁还没被发现,他俩猛冲出去打倒几个敌人,其余敌人慌忙向东跑了。他俩顺利突围到村外,刚出庄不远,又被埋伏的敌人用排枪压了回来。

从早晨开始,到午后两点,七八个钟头过去了,曹世范和负伤的张成利已精疲力尽。他们决定和敌人拖延,争取时间就是胜利。他俩翻墙跨院,每到一院就把窗子打通,把门关上。敌人打进来,他们就转入另一个院子。就这样,他们和敌人一直磨到下午五点。

一百七八十个匪军,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用了十多个钟头,没有抓到单手作战的曹世范和挂了花的张成利,却白白丢下了12具尸体。敌人气疯了,他们向老百姓耍威风,在村里放起火来。

曹世范他们俩人,这时隐蔽在村子西南角的一座院子里。四面的大火像潮水一样漫上来,院内一片通红。西间的屋顶烧塌了,火头随着大风呜呜叫。

生死关头,曹世范和张成利清点了一下子弹,还剩40发。

曹世范向张成利说:“如果敌人冲进来,靠近了再打,要准备战斗到最后一息。张同志,我们天天讲团结友爱,什么时候讲?就在这时候,最危险的时候!只要我死不了,就丢不了你!”

火气冲天的村落里,敌人狼嚎般搜寻着这两位战士。曹世范镇定地坐在锅台上,不是看看对面墙头,就是用手巾擦擦剩余的子弹。他用探条探了探新缴来的汉阳造枪筒,又熟练地单手卸开匣子枪,擦一遍再装起来,压一条火。他想:“够本了,我死了家里还有个小弟。”

太阳已经偏西,敌人怕天黑后被我军埋伏,趁着风火蔓延,一面在街上嚎叫,一面向村外集合。一无所获的敌人,架着伤号,拖着尸体,一个一个爬过西岭撤退了。看着大槐树下的几个暗哨也撤了,曹世范才慢慢松开紧绷的心,搀着张成利同志,背起汉阳造,在村里救火水桶的“哗哗”声中,从容地向潍河南岸的根据地走去。

第二天一早,根据地的官兵就从赶集回来的老乡嘴里,知道了神话一样的战斗过程:两个八路神兵和二三百汉奸对打了一整天!

“八路军真是神兵,都和八路军这样,早把鬼子打出去了!”老百姓赞叹道。当年7月16日,鲁中军区首长通令全团,擢升曹世范同志为班长,奖以一等战斗英雄光荣头衔,并设宴招待,召开艺晚会,祝贺他单手战胜两连伪军的胜利。

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称曹世范是“单手战斗英雄”。8月3日出版的第703期《大众日报》,以《创造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范例》的大篇幅报道还原了这一战斗过程。

破敌城,蒙山之阴智取

在大战于家岭后,鲁中军区首长特写信慰勉曹世范,希望他:牢记新的英雄也是群众中的一员,继续发挥于家岭战斗的英雄主义,贯彻于今后各次战斗战役中,继续提高自己。不疲倦地学习,不仅会打仗,而且会生产,团结群众。在党的培养下学出超人的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岁的曹世范将此谨记在心,并付诸行动,迅速成熟。在解放蒙阴城一战中,他再次显示机智与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