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党的好女儿张露萍烈士(一)

更新时间:2021-07-14 22:43:54点击:

  从一九四五年七月到今天,张露萍烈士壮烈就义已经数十年了。她虽然只活了短暂的二十四年,但那凛然正气,却将永留人间。

做时代的新女性

张露萍幼名余家英,学名余硕卿。在延安“抗大”学习时改名黎琳、余慧琳。张露萍是她在南方局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时的化名。

一九二一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张露萍出生在四川省崇庆县城南街“杨公保府”(今县委招待所)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余泽安,是一个私塾老师,他经常以忠烈事迹教育女儿。张露萍的童年时代,是在十分穷困的境况下渡过的。一家六口,全靠父亲的微薄收入和母亲曹天荣积麻纺线维持生计。有一年,四川军阀刘文辉为了扩大地盘,招兵买马,横征“国防捐”,她家被摊派了五十块大洋。父亲交纳不出,被关押起来。张露萍和三姐余硕芬去牢房送饭,见到面容憔悴、泪流满面的父亲,遂安慰说:“伯伯①不要难过,等我长大了给您报仇!”看到女儿幼稚而又刚毅的神情,父亲欣慰地笑了。

张露萍进入小学读书的时候,二姐病故,大姐余家彦被军阀、四川暂编师师长余安民强娶为妾。这些不幸的遭遇,激起了张露萍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和愤懑。

一九三七年秋,张露萍以优异的成绩由初二考入成都蜀华中学高中读书。这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大举向我华中、华东进犯,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紧急关头。在四川地下党领导下,成都各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张露萍经常往来同班同学车崇英家,认识了车崇英的父亲――中共川西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同志。

当时,车耀先以成都祠堂街“努力餐”饭店“老板”的公开身份,秘密领导当地的抗日救亡活动。他经常向张露萍等宣传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介绍我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鼓励她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去。

此时,张露萍如饥似渴地阅读由车耀先创办的《大声周刊》②,从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一次,她在和车崇英等四位同学手握《大声周刊》合影的一张照片的背面写道:

真理,织成了她们的心幕;

“亲爱”,更是时刻在心弦弹出。

希望,充满了她们的内心;

微笑,代替了她们的一切情绪。

这些礼物是谁送来的呢?是谁?

是可敬可爱的《大声》啊!

在革命前辈的培育和革命刊物的影响下,张露萍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③,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

她参加了“天明歌咏团”,组织、带领群众大唱抗日歌曲;她参加了抗日演剧队,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其它抗日活报剧。

在川西地下党的领导下,张露萍为宣传抗日救亡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在成都的工厂、学校、街头,到处都有这个活泼、豪爽、身着白衣黑裙的女学生的身影……。

经过如火如荼的抗日宣传活动的锤炼,张露萍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她向往延安,憧憬光明的未来,立志做一个时代的新女性。

一九三七年深秋,她把自己的一张照片剪成五角星状,在后面写下如下的诗句:

前程,似天上的云霞;

生活,象海里的浪花。

卿:莫愁徊,

趁这黄金时代,

努力探索革命真理,

放射出青春的灿烂光华!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下旬,由于张露萍的一再要求,在成都“抗敌后援会”和车耀先同志的安排下,张露萍和彭为工、刘革非、李隆蔚等十名青年学生,秘密离开成都,奔走延安。经过十多天的跋涉,闯过国民党的重重关卡,于十二月初到达西安。

正当他们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联系的时候,四川地方军的一个少校突然来找张露萍,说她姐夫余安民托他买好了飞机票,要立即送她回成都。张露萍义无反顾,在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经过巧妙周旋,摆脱了此人的纠缠,终于到达延安,实现了她的夙愿!

大家称她“干一场”

延安,革命的摇篮,抗日的圣地。初到这里的张露萍,对这里的一切都倍感亲切。她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积极劳动。在陕北公学和“抗大”,她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给父母和三姐及车崇英的信中,张露萍谈到了在延安受到的锻炼和提高:“延安是革命的大熔炉。在‘抗大’,毛主席给我们上课。大殿,是我们的课堂;膝盖,是最方便的写字台。”“除了学习,还参加劳动。对劳动最初不习惯,现在也能背八十斤,走几十里山路了!”她还给家里寄回了一些在延安学习和生活的照片。其中一张身着灰布军装,头戴红五星的八角帽,腰扎皮带,脚穿草鞋,显露出一个八路军年轻女战士的飒爽英姿。

在“抗大”学习的六个月中,和张露萍住一个窑洞的同班同学李隆蔚长期生脚气疮,行动十分困难。她们住的窑洞在一个山坡上,离课堂有一段很远的路。张露萍总是扶着、甚至背着李隆蔚下山上山。不管烈日当空,还是泥泞路滑,从未间断。每天,她都把李隆蔚的饭菜端到窑洞。有时还用自己的津贴费,给李隆蔚买来滋补品。当李隆蔚疮痛难忍的时候,张露萍就象大姐姐一样地鼓励她,要李隆蔚经受住病痛的考验。在张露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李隆蔚不仅没有缺一次课,而且以优良的成绩在“抗大”毕了业。

最近,李隆蔚在一份材料中无比感慨地说:“四十多年前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黎琳,我的引路人。当时,她如同大姐姐似地关怀我。而实际上,她比我小,应该是我的小妹妹啊!”

张露萍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她酷爱文学,擅长唱歌、演剧、写诗、作画。在“抗大”,她热情地参加文艺演出,主动办墙报,是众口称赞的积极分子。每次,延安集会,都在山头和广场上,开会前,各个单位拉歌欢唱,人们总要欢迎她起来指挥,而且喜欢她指挥演唱那首流行的抗战歌曲《干一场》。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落落大方地站起来,挥动着她那有力而灵活的双臂,上千人聚精会神,引吭高歌:

河里水,黄又黄,

东洋鬼子太猖狂。

昨天烧了王家寨哟,

今天又烧张家庄。

逼着那青年当炮灰,

逼着那老年运军粮。

炮火打死丢山岗哟,

运粮累死丢路旁。

这样活着有啥用啊,

拿起刀枪干一场!

雄浑激越的歌声,飞出“抗大”礼堂,响彻黄河之滨。这以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干一场”。每逢大小集会,相互拉歌,人们都呼唤:“干一场”起来指挥唱歌!

去年七月十日,当年张露萍在南方局工作时的直接领导人――敬爱的叶剑英同志,在回忆张露萍的情况时激动地说:“我想得起,张露萍同志外号叫‘干一场’!”

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六日,经郑继斯、杨馨二同志介绍,十七岁的张露萍在延安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会上,她庄严地宣誓:“要为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由于全面抗战形势的需要,“抗大”第四期毕业的同学纷纷奔赴前线,她感到异常激动和兴奋,盼望早日投入抗日洪流,为神圣的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抗大”毕业后,张露萍又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举办的干部训练班。以后,党组织根据她的情况,分配她到延安文联作秘书工作。在这段期间,她同马列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室的陈宝琦(即李清同志,原任国家交通部长)在工作中建立了爱情,并结成了革命伴侣。不久,中央组织部、社会部决定派张露萍赴重庆工作。

一九三九年深秋,张露萍告别了生活了近两年的延安和战友,告别了新婚不久的爱人,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新的征程。

那是一个寒气袭人的早晨,陕北高原,呼啸的北风卷起阵阵黄沙,吹得行人睁不开双眼。在清清的延水河畔的一条小道上,陈宝琦陪着张露萍到拐峁村附近的一个八路军兵站;她将从这里去上海转赴重庆。

一路上,他们默默地走着,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到了兵站附近的一个小土岗上,张露萍深情地说:“宝琦,就此止步吧!”陈宝琦凝视着张露萍,然后紧紧地握住她的双手。两颗年轻人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片刻,张露萍毅然转身,大步地朝兵站走去。

李清同志去年七月在一封信中,回忆了当时送别的情景。他感慨地说:“当时,虽然天气很冷,但张露萍的心却是热呼呼的,充满了战士出征前的豪情!我们互相鼓励,别后虽然天各一方,但一定要忠于党,奋发地为人民工作。依依不舍之情,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