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吴焕先烈士生平年表(一)

更新时间:2021-07-14 22:59:26点击:

吴焕先兄弟5人,他排行第三,幼时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16岁考入麻城蚕业学校,寄希望以实业救国。其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马列主义革命真理刚刚传入大别山区。在共产党员戴季伦影响下,吴焕先的思想发生变化,逐渐接受了马列主义的革命思想。1924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经戴季伦、戴克敏介绍,在七里坪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秋,吴焕先从麻城蚕业学校毕业回乡,他将一张马克思面像贴在供奉祖宗的中堂上,父亲对他训斥说:“这是供奉祖宗的地方,你怎么能贴上一个大胡子老头?”他看着父亲耐心地解决说:“这个人是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敬奉他,就能敬奉出一个新的社会。”不久,党组织选送吴焕先到“武汉工人运动研究所”学习,半年后,和曹学楷、陈文侯等一起返回家乡开展革命工作。

吴焕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发动,先后发展了吴先筹、石生、詹以贤等10多名农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的组织。1926年秋,吴焕先在四角曹门建立了新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会员40多人。9月初又主持召开了斗笠冲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130多人。这时,箭厂河地区的农民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农友们开展了反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五抗”运动。吴焕先率领农民协会成员首先向当地大恶霸地主吴惠存、方晓亭进攻,组织农民武力抗租借粮。他把佃户和债户请到家里,当众将契约、借据烧毁,并对佃户们说:“从今以后,谁种我家的田地就归谁所有,所欠租子、借款再也不用偿还;今后,再有人向你们逼租逼债,大家就联合起来反抗,坚持斗争到底。”他的一番话赢得了穷哥们的信赖和支持。

正当农民运动掀起高潮的时候,恶霸地主吴惠存、方晓亭勾结土匪袁英等200余武装窜到箭厂河向农民协会进行报复,吴焕先一家6人惨遭杀害。

面对血的教训,吴先先认识到农民运动员没有枪杆子不行,不久,便在四角曹门建立起农民武装革命“红学”。接着,地下党员詹以贤、吴先筹又分别在詹湾和郑边建立起两堂“红学”,吴焕先担任三堂红学总负责人和四角曹门“红学”院长。

1927年3月下旬,吴焕先和王健等人亲率红学队员100多人发动突然袭击,逮捕并处决了箭厂河一带罪大恶极的地主头子吴惠存。又乘势端掉了山石门“缉私营盐卡”。5月,光山县大地主陈日辉纠集反动枪会约万名匪徒向箭厂河农民武装进行反扑,吴焕先率3000名红枪会员扼守在木城寨对其进行反击,他指挥农民义勇队用石灰罐、竹手榴弹、土炮、鸟铳同敌人拼杀,血战七昼夜,打退了反动枪会的进攻,并直捣陈日辉老巢,给反动枪会以沉重的打击。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面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吴焕先、曹学楷、戴季伦等同志提出了“以革命继续革命,以革命发展革命”的口号,坚持“把持农民协会,把持并扩大农民武装,狠狠打击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的正确主张,开展对敌斗争。8月中旬,黄麻两县先后成立了防务委员会,吴焕先担任黄安县和紫云区防务委员会的领导职务,嗣后,带领箭厂河农民武装配合麻城农民自卫军击溃王芝庭地主武装的进犯,歼敌4000余人,生擒恶霸匪首王芝庭。

1927年9月中旬,吴焕先在七里坪文昌宫参加了中共黄安县委召开的紧急会议,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制定“秋收起义”计划。11月13日,吴焕先率领箭厂河红学和农民自卫军作为“黄麻暴动”攻城主力,担当攻打北门任务。14日清晨,暴动队伍攻破北门后,直捣县衙,生擒伪县长贺守忠。

“黄麻起义”失败后,吴光浩率领鄂东军转战木兰山,吴焕先带领革命群众在当地坚持斗争。他装扮成风水先生,身背罗盘,四处奔走,发动群众坚持斗争。一天,他走到七里坪溜石板边的一个小村,在山坡上和几个放牛娃聊起来,从放牛娃口中得知村中地主家里死了儿媳、耕牛、黄狗肿了头的情况后,径直来到地主家门口,定下罗盘,便有板有眼地说:“新开门楼连水流,载秧季节死耕牛,小儿媳妇难产死,看家黄狗肿了头。”这家老财见他吉凶卜得如此准确,毕恭必敬地将吴焕先请到家里,先是好酒好菜招待,又好说歹说要替他化灾祛难。吴焕先故作玄虚地说:“消灾要回江西请张天师来。”地主送给他5块银元,他随后将钱交给了党组织。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吴焕先坚定的革命信念毫不动摇,他在天台山的石洞边留下了“深山密林是我房,沙滩石板是我床,尽管敌人逞凶残,坚决斗争不投降”等诗句。

正在这时,反动恶霸“清乡团”头子方晓亭率众匪包围了四角曹门,逼迫乡亲们交出吴焕先,乡亲们面对敌人屠刀毫无畏惧。匪徒们抓不到吴焕先,便抓走了8个村民,勒令5天之内交出吴焕先,否则将杀掉8个人质,烧吴焕先的房子。吴焕先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夜下山,先烧了自家房子,后带人处决了勾结方晓亭、残害乡亲的吴先美,并捎话方晓亭,迟早要找他算帐。方晓亭深知吴焕先说得到也会做得到,迫不得已释放了8个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