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2 19:20:42点击:
二战中有哪些指挥官的阵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必须是号称“军神”的日本陆军少将饭冢国五郎了,他的死纯属是自己把自己给“嘚瑟”没的。
饭冢国五郎,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方将领,毕业于大名鼎鼎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7年以步兵少尉的身份参与武汉会战。
此后,由于他在战场上极为残暴嗜杀,很快就受到了日本军部的高度关注。
出于宣传需要,在日本军部的刻意包装下,饭冢国五郎的“硬汉”形象被搬上了日本的各大剧院,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剧院,都在连续上映关于饭冢国五郎的战地录像。
也正是因为如此,饭冢国五郎被誉为了日本的“一代军神”。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被日本吹上天的“军神”,最终的死法却相当憋屈,他完全是因为作秀做过了头,硬是把自己给作死的。
而事情的始末缘由,还得从1938年9月说起。
当时,饭冢国五郎正率领部队在庐山一带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0师交战,由于日军装备精良,160师陷入了苦战,前期损失极大。
但到了后期,仗着对地形的熟悉,160师逐渐占据上风,虽说暂时不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是也把日军拖得叫苦不迭。
毕竟,庐山一带是出了名的道路险峻,日军在这种环境下,完全是被压着打的。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地理优势,当时160师就把迫击炮抬到了山顶,对着山下的日军一顿狂轰乱炸,生生地把日军炸的是鬼哭狼嚎。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日军指挥官的饭冢国五郎也是焦头烂额,每天都在想办法如何拿下160师,为此,他绞尽脑汁,更是发动了多达十五次的冲锋,但始终未能突破160师的防线。
就此,双方陷入了拉锯战,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就在饭冢国五郎苦恼的时候,日本军部派来的一帮战地记者来到了前线,说是要对饭冢国五郎进行一个系列采访。
这种战地采访,在当时十分常见,日本军部为了扩大宣传,经常会派出记者来到前线,对一些日本军官进行实地采访,然后把素材拿回去加工包装,再通过各大影院进行播放。
而饭冢国五郎之所以在日本本土出名,其实也是这种采访得出来的结果,当时他的名气,差不多与明星大咖一样。
因此,在接到通知后,饭冢国五郎马上安排人进行了接待,并带着一帮战地记者开始参观。
采访的内容,差不多都是例行公事,而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作为战地记者的领头人小悮行男,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镜头。
当时,正值夏末秋初,但庐山一带的天气还是比较闷热的,加上近日来的持续拉锯战,因此,饭冢国五郎眼睛里充满血丝,并且一脸胡子拉碴,同时还光着上身,黝黑的皮肤上布满了汗珠。
这不就是典型的“硬汉”形象吗?看到眼前的一幕,小悮行男马上就有了一个绝好的主意。
他要把饭冢国五郎的这种形象拍下来,然后发回到国内,配上文字,那么绝对是一篇能够大火的文章。
说干就干,小悮行男当时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饭冢国五郎。
最开始,饭冢国五郎并不是十分乐意,毕竟当时他的对手160师就在山对面,他得时时刻刻不能放松警惕,如果进行拍照的话,很容易被对方发现。
但架不住小悮行男的一番吹捧,再加上饭冢国五郎也想借助这个机会提高名气,好让自己的军衔更进一步,因此,最终他还是答应了小悮行男的这个请求。
而接下来就是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再摆一个造型就可以拍照了,而找来找去,最终找到了一块相对开阔的大石板上。
在小悮行男的指挥下,饭冢国五郎按要求摆好了造型,只等拍完照好赶紧进入战壕内。
而在当时,饭冢国五郎的拍照行为,并没有引起160师的注意,毕竟双方相隔还有不少距离,再加上饭冢国五郎也十分注意,因此,最开始160师没有人知道下面这群日军在干嘛。
但事情坏就坏在小悮行男提出来的一个特殊要求上。
在饭冢国五郎摆好造型,小悮行男也准备按下快门时,突然小悮行男觉得似乎少了点东西,左顾右看之下,他这才发现,饭冢国五郎没有带头盔。
不戴头盔怎么能彰显出日本军人的“无畏”气质呢?所以,小猩行男随手一指,让不远处的一个日本士兵把脑袋上的头盔送过来,给饭冢国五郎带上。
如果这个头盔是新头盔的话,那么也没有后来的事情,但可惜这个头盔不是新的,这下可要了饭冢国五郎的命了。
为什么呢?因为新头盔上,都会涂抹有一层涂漆,这层涂漆的作用,就是避免反光,不让自己成为靶子。
而饭冢国五郎带上的这顶头盔,不仅不是新的,并且还经过了一场大雨浸泡,之后再被暴晒,那层避免反光的涂漆,早已消失不见。
因此,他在带到头上后,被太阳一照射,顿时闪闪发光,隔着大老远就能看到。
再加上他在小悮行男的指挥下,不断变换着造型,因此,头顶上的反光更是左右晃动,而160师的哨兵,自然也看到了这束其他的光芒。
原本,哨兵还在纳闷,这光芒是哪里来的?而当哨兵们拿望远镜一瞧,这才发现,原来远处一个日军正在石头上摆各种嚣张的造型呢。
本身就对日军恨之入骨,如今又看到这个日军如此嚣张,不给他点颜色看看,那就说不过去,但想归想,这名哨兵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远处的日军又跳又叫。
为什么呢?因为他手里的枪是汉阳造,而汉阳造的射程有限,根本无法射中目标。
就在这几个哨兵又赌气又无奈的时候,刚好,几个老兵从不远处走了过来,这几个老兵是负责巡视周边的,而看到他们,哨兵班长眼前顿时一亮。
他看到了什么呢?原来,他看到了这几个老兵扛着的“三八大盖儿”。
“三八大盖儿”,是日本三八式的俗名,因为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并且在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因此就得了个“三八大盖儿”的别称。
而“三八大盖儿”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其射程远和精度高,据相关数据显示,“三八大盖儿”最远的有效射程,能达到700米。
如果再加上一个高倍数的望远镜的话,那么有效射程甚至可能会达到800米上下。
正是因为了解“三八大盖儿”的性能和优势,所以那名哨兵队长才会眼前一亮,因为他刚才通过目测,大致算出了距离那名摆造型日军之间的距离,大概也就是700米左右。
于是,他赶紧拦住那几名老兵,同时示意他们往这边瞧。
而这几名老兵仔细一看,马上就被气乐了,想不到日军居然敢在空地里光着上身摆造型,并且还敢摆出如此嚣张的造型。
而老兵们也马上明白了哨兵班长的意思,几个人相互一看,都把目光投向了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的战士。
之所以都看这个战士,因为他在这几个人中,枪法最准最好。
而这名战士也没犹豫,一点头,马上端着枪爬到了有利位置,吧嗒一声,拉开了枪栓,开始对着山下拍照的饭冢国五郎进行瞄准。
与此同时,饭冢国五郎的采访即将结束,他刚要准备从石板上跳下来的时候,小悮行男和他聊起了一些往事,因此,饭冢国五郎就停止了动作,与小悮行男攀谈起来。
这个时候,160师的老兵已经做好了瞄准的准备,随时准备扣动扳机。
而饭冢国五郎与小悮行男的聊天很快就结束了,之后,他站起身来,挥手向记者们告别,而这个动作,给了160师的战士一个绝佳的机会。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饭冢国五郎放下手臂,准备往回走的时候,这边160师的战士当即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不偏不倚,刚好命中饭冢国五郎。
按理说,如果在这么远的距离下,被三八大盖儿击中还是有很大几率不会致命的,毕竟三八大盖儿不是专业的狙枪,因此,距离越远,其准确度就会相对降低,
但射中饭冢国五郎的这颗,不仅准确地击中了他,还刚好击中的他的心窝,因此,等到日本的救护兵赶到的时候,饭冢国五郎已经咽气了。
一个被日本军部吹上天的所谓“军神”,在来到战场不久之后,就这么憋屈地死在了我方“神枪手”的枪法之下,估计他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究竟是如何被击中的?
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导致他丧命的,居然是因为一顶旧钢盔。
饭冢国五郎死后,被日本军部追晋为陆军少将,他生前的军衔晋升梦想算是达成了,只不过,代价是用他的生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