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8 11:30:03点击:
金方昌,这位年轻的回族英雄,1921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35年,他考入了聊城省立第三中学,开始了他求知的旅程。1936年,金方昌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身于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随着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国家陷入了危难之中。在这一关键时刻,金方昌毅然跟随兄长前往山西,参加了抗战。他在山西抗日民族革命大学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
1938年,金方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中共代县县委委员和宣传部副部长。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为党的抗日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0年春,金方昌被任命为中共代县一区中心区委书记,肩负起了更加重要的责任。然而,同年11月22日,他在代县大西庄与自卫队区大队长周志远转移公粮时,不幸被敌人包围。面对敌人,金方昌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了激战。然而,由于弹尽粮绝,他最终被捕并被押往代县县城。
在狱中,金方昌遭受了敌人的严刑逼供和劝降。然而,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痛斥敌人的无耻行径,任严刑逼供也坚贞不屈。最终,在1940年12月3日,这位年轻的英雄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19岁。
金方昌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和奉献,成为了后人敬仰的楷模。
郑作民烈士简介
郑作民烈士别名振华、文贝、治新。男,1902年出生,湖南新田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2军9师代理副师长。1938年晋升为师长。1939年升任第2军副军长兼9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守卫战。1940年1月,为配合杜聿明的第5军向日军强攻,收复昆仑关,郑作民奉命率部驰援南宁。所部到达广西昆仑关后,立即投入战斗,在其他部队和苏联飞机的协助下,收复了昆仑关。2月22日,日军凭借空中优势,攻占宾阳,严重威胁昆仑关。3月3日所部奉命撤退。郑作民指挥部队对日军发起佯攻,以掩护部队转移,行至广西上林县遭到日军战机轮番袭击。郑作民被炸弹击中牺牲。
郑作民烈士生平经历
郑作民(1902—1940)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中将副军长,革命烈士。湖南省新田县人,1902年9月28日出生于新田县高山乡高山村的一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以抬轿、挑煤炭、打短工挣钱,供他读私塾、初小、高小,直到甲种师范。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积极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发誓“矢志献身革命,振兴中华“。军校毕业后,编入学生军,参加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乱。
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连长、营长。11月,在攻克南昌讨伐五省联军孙传芳部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立下战功,晋升为补充团团长,旋任第二军九师二十五团团长。1930年参加了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军阀的“中原大战“。是年冬在洛阳西工营房整训,国民政府参谋部参谋总长朱培德前来检查时,看到他亲临校场教练,曾当面赞扬他“言传身教“。1930年10月任九师二十六旅旅长,率部参加对工农红军的“围剿“。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犯上海。他奉命率全旅增援十九路军抗日。
1933年10月,由于在对工农红军“围剿“时按兵不动,蒋介石撤销其旅长职务,调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期满后仍任旅长。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淞沪会战开始。他任第二军九师师长,在全师官佐会议上,宣读分呈国民政府、蒋介石、黄埔同学会、蒋鼎文的决心书,同时宣读给母亲的遗书:“男现率师重上战场,抱定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誓与敌寇战斗到底,把敌人赶出去。“还反复训示部属:“求仁得仁,死亦有荣。只要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日本鬼子就会乖乖地滚出去。“1938年春,他率部参加徐州会战,突破敌人包围。1938年武汉保卫战,苦战田家镇要塞,鏖战47天,痛歼日军矶谷师团精锐部队。旋即奉命率部到四川酉阳整训待命。
1939年11月15日,日军约4万余人,在飞机、战舰的掩护下,从广西钦州登陆。12月4日,日军攻占昆仑关。中国守军浴血奋战,收复太宁,强攻昆仑关之敌。为加强作战力量,调九师增援。他率部由四川酉阳经贵州都匀,奔赴昆仑关前线。出发前夕,给其妻遗书,明志杀敌报国。1940年1月初,配合杜聿明的第五军向日军强攻,收复昆仑关。九师奉命驻守昆仑关,阻止日军北犯。2月22日,日军凭借空军优势,攻占宾阳,严重威胁昆仑关。最高统帅部一再急电九师撤退,他回电:“打退敌人后,再依次转移。“未获批准。遂决定于黄昏前佯作全线出击,指挥部队从容撤退,中途敌机轮番袭击,师指挥所无法转移。3月3日黄昏,他不幸中弹,为国捐躯,年仅38岁。
他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副军长。蒋介石题词:“马革裹尸还万里,虎贲英烈壮千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写挽词:“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1986年,国家民政部颁发烈士证,追认他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