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金萧地区抗日鏖战急 武义阵亡将士何其多

更新时间:2024-05-01 00:45:10点击:

《金萧地区抗日战争史长编》这部360万字的鸿篇巨著,于2009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发行。此书由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倾力编纂,主编由杨长岳担任。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内容详实,涵盖了抗日战争期间金萧地区的丰富历史文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卷的第九篇中,编纂者精心收录了“抗日名人及抗日烈士”的篇章。这一篇章详细记录了金萧地区15个县(市)在抗战调研中搜集到的抗战阵亡将士名录。这些名录不仅是对抗战英烈的缅怀,更是对抗战历史的珍贵见证。

所谓的“金萧地区“,它是一个在抗日战争期间留下来的名称,该地区泛指浙江中部金华至萧山的浙赣铁路两侧。富阳至兰溪的钱塘江两岸,以及会稽山南北。全境约20县,今分别属杭州、绍兴、金华三市管辖。现将书中收录的抗日阵亡将士数据抄录如下:

1.萧山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1060人。其中萧山籍抗战阵亡将士名录300人,外地在萧山阵亡人员744人,政治工作人员及警察阵亡16人。

2.富阳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345人。其中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录72人,摘自县志的烈士名录28人,被抓抗壮丁阵亡将士名录245人。

3.桐庐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679人。其中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录447人,抗战失踪将士名录232人。

4.建德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316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录268人,补充抗战阵亡将士名录14人,民众抗战英雄名录21人。

5.绍兴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698人。另有党政团警人员及人民抗敌殉难名册134人,外地牺牲在绍兴的人员36人。

6.诸暨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605人。其中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286人,共产党抗日烈士名录202人,党政团警人员及人民抗日殉难117人。

7.新昌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194人。其中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60人,共产党武装牺牲烈士名录21人,党政团警人员及人民抗敌殉难113人。

8.嵊州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369人。其中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录180人,共产党武装牺牲烈士91人,地方团队牺牲烈士名录98人,另外在嵊州牺牲的外藉烈士名录5人。

9.浦江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588人。其中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517人,共产党武装抗日牺牲将士名录10人,县自卫团警抗战阵亡官兵名录61人。

10.东阳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806人。其中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694人,地方武装抗日阵亡名录98人,共产党武装抗日阵亡名录7人,地方党政部门阵亡名录7人。

11.义乌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311人。其中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225人,共产党武装阵亡名录58人,在外地阵亡的义乌籍烈士名录9人,阵亡在义乌的外籍烈士名录17人。(名录实数309人)

12.永康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443人。其中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422人,共产党武装牺牲人员名录10人,国民政府地方武装牺牲人员名录11人。

13.兰溪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451人。其中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录439人,共产党武装牺牲人员名录12人。

14.金华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284人。其中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录235人,地方武装阵亡将士名录8人,共产党武装阵亡烈士名录41人。

15.武义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3354人。其中国民革命军(有名有姓)阵亡名录661人,国民革命军(无名无姓)阵亡明细表记载2693人。另外地方武装牺牲人员名录24人。

金萧地区抗日将士多数阵亡于日军发动的浙赣战役期间。浙赣战役,日军叫做“浙赣作战“,也称“セ“号作战,目的是为了摧毁以衢州机场为主的飞机场。日军第13军约以六个师团于1942年5月中旬从杭州附近、第11军两个师团于5月末从南昌附近分别发起攻势,远攻至江西省东部,摧毁衢州、玉山、丽水等地机场,打通浙赣线,并将铁轨及他军用物资抢掠,运往东北和日本。8月中旬开始返回,于同年9月末结束作战。

浙赣战役初期,侵华日军第13军的命令中就称:“在金华一带,萤石埋藏量达350万吨,武义占90%,品位达80%以上,居亚洲第一,每年可向日本提供15万吨萤石。实为日本国钢铁工业的必需。“1942年5月18日,正是中日两军激战之时,日军参谋次长田边盛武中将特地飞抵杭州,向其13军面授机宜:“本作战结束后,须确保金华以东地区占领,本作战最希望获得物资是萤石和铁道器材。“

浙赣战役后期,日军22师团85联队即长驻武义,直至1945年3月日军撤出武义,以武为掠夺萤石资源40多万吨。联队司令部设县城近郊童庐村,联队长为能势润三大佐。下辖三个步兵大队,总兵力计3000余人(22师团由9个步兵大队组成,人数11300余人)。1942年之后,日军已卷入太平洋战争,兵力捉襟见肘。可在武义依然长驻一个联队,可见其掠夺萤石势在必得的狼子野心。中方国共两党为保卫萤石资源不被盗掠,历时三年中军民不屈不挠抗争到底,牺牲之巨可想而知。此为武义阵亡抗日将士特别多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日军为瓦解武义军民抗战力量,不顾国际公约实施细菌战。首选目标为有国军驻扎的民房和祠堂庙宇之内。实施方式主要为派遣特务伪装成普通百姓潜入军营施毒于水井、水缸等饮用水之中。再加上国军的粮食、药品、枪支弹药的后勤供应已被日军切断,生活极度困难,饥寒交迫,再加伤病无药可治,诸多军士常处于奄奄待毙之中,景况极度悲惨。在《国民革命军(无名无姓)阵亡明细表(2693人)》中,一处死亡百人以上的记载就有:

1943.8~1944年,在坦洪乡上坦感染日军菌毒国民革命军79师陈子武等死亡384人。

1942~1945年,在柳城云溪村附近感染日军菌毒国民革命军79师死亡223人。

1934~1945年,在柳城镇伤、病、饿、冻,国民革命军死亡254人。

1942.9~1945年,在柳城祝村病、冻、饿国民党军队79师死亡220人。

1942~1945年,在柳城曹门村,遭日寇播菌毒害,加冻、饿,国民革命军死亡108人。

1941~1945年,在宣平上坦,国民革命军79师伤、饿、冻、菌毒致死145人。

1942.9~1945.6,在竹客东西村祠堂伤兵收容所战伤及感染致病救治无效的国民革命军79师、34师、21师死亡221人。

1942年,国民革命军79师驻吴宅伤病死亡180人。

1942~1944年,国民革命军79师驻少妃村伤、饿、冻和细菌感染死亡523人。

以上合计即达2078人。相对而言,军民在战斗中阵亡数量要少很多,一次战斗阵亡10人以上者主要有:

1942年,在金鸡笼(两头门村附近),国民革命军79师抗战阵亡19人。

1943年,在南湖鸡冠山攻击战中,国民革命军79师阵亡29人。

1942年12月27日,在溪里阻击战中,国民革命军79师阵亡33人。

1942年,在李前岭井岭岗国民革命军运盐兵阵亡40人。

1944年8月22日,国民革命军79师21师在仓部堰狮子山阻击战中阵亡42人。

1944年8月22日,国民革命军79师在麻田阻击战中阵亡28人。

1944年8月22日,国民革命军79师在盛岭头阻击战中阵亡近一个排。

1945年1月,国民革命军79师在武义项村袭击日军中阵亡12人。

1942年,国民革命军21师在华福菜园阵亡11人。

作为一个爱国军人而言,宁可在战场上拼搏献身,而不愿在求救无门的饿、冻、伤、病乃至细菌感染中默默死去,死后由村民帮助草草掩埋。而武义驻军多为山东、福建等地的外籍驻军,至今也难以查清殉身者的姓名,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