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方志敏与闽浙赣苏区群众文体运动的发展

更新时间:2019-01-15 21:01:32点击:

1929年冬天,在江西省贵溪北乡苏区,四幕口语体话剧《年关斗争》火热上演。此剧反映的是1929年6月周坊暴动的情形,剧本由方志敏编写,他还亲自出演贫农团长张三。该剧创下了两个“第一”:是苏区舞台上第一个多幕话剧;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次正面歌颂共产党领导和农民运动的戏剧。后来,戏剧家李伯钊高度评价这个剧本说:它的政治性、艺术性都是很高的。剧本很逼真,概括了当时农民与地主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这可以说就是当时的一部纪录片,真实、准确、生动地把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地主的斗争情况拍摄下来,为中国现代革命戏剧运动留下崭新一页。方志敏简介
 
方志敏深知剧本创作直接关系到一台戏剧表演的成败,也明白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戏剧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因此,他很注重剧本创作的大众化。语言艺术是戏剧艺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方志敏说:要多用活的语言来写台词,不要硬搬书本上的死句子,应该让人一听就懂,愿意听,欢喜听。要让群众闭上眼睛,也能听出来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讲话。
 
在领导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的过程中,方志敏十分注意发挥文艺为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为人们所称道。
 
赣东北根据地的文艺事业,是在没有样板可学的情况下,蓬勃发展起来的。没有剧本,就自己编;没有演员,就利用“串堂”“三角班”一类活跃在乡间的群众文艺团体,将旧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革命内容,如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旧戏“击鼓骂曹”改为“击鼓骂蒋”等。村口简易的舞台用黄土垒起,或用木板搭设,用被单拼起幕布,“嗞嗞”燃烧的松明就是照明灯光。土台后,戏团演员紧张地化妆,用猪油代替“凡士林”,木炭用油调和,就成了黑油彩,湿红纸涂到脸上就是“胭脂”。演出服装是自己做的,还设计出一种特制的多用服装。
 
1930年,在赣东北苏区新戏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赣东北苏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红色戏团在省苏维埃所在地葛源诞生了。这个戏团是在原赣东北红军军乐队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所以又叫红军文工团。团员有叶云松、叶慧英、叶子群、徐文玉、钱禹雪、方远信、方慧英等40多人。团员除了专职的,还有兼职的。方志敏缪敏夫妇、邵式平、黄道、方志纯等根据地领导也常常担任角色登台演出。在不少剧中,方志敏都会扮演反派人物。比如在《骂蒋介石》中,方志敏演军阀张作霖。该戏用弋阳腔演唱,戏中有一段唱词一针见血:“骂一声蒋介石,你这卖国的奸臣。生是汉家的人,死是汉家的鬼。为什么投日寇,死绝了良心?”
 
文工团上演的新戏,以反映现实斗争生活为主。当时有首歌谣唱道:“弋阳方志敏,横峰吴先民,两人共产来革命,都是救穷人。”1931年,红十军政治部主任吴先民被王明路线的推行者残酷杀害,大家都不服,万分悲痛。红军文工团创作演出一台歌颂吴先民、充满对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强烈不满的戏,叫《祭灵出征》。这个戏的剧情是:在红军即将出征打仗之前,主人公来到一位死难战友的灵堂前,深情赞颂战友的高风亮节,并向战友表示复仇的决心和难舍难分的绵绵情意。剧情十分悲壮、感人,在弋横地区广为流传。
 
当时,常常是前方的仗一打完,就马上编演出反映这一仗的歌曲、戏剧等文艺节目。如《邵式平活捉张天师》《动员参战》《坚壁清野》《眺高守夜》《空城计》《抢割稻子》《开荒》《一匹绉纱》《婆媳扫盲》《消灭白狗子》《邵东保扫街》等。红色戏团全力推出的新戏形式多样,有歌舞剧、有活报剧,生动活泼,可谓好戏连台。
 
只要文工团到某某村演出的消息一传开,这块地方的男女老少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还会把他们远近的亲戚也接来看戏。附近的村庄闻讯后,乡亲们有的打着灯笼,有的提着马灯,有的拿着火把,有的举着点燃的松枝,踏着夜色,翻山越岭,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看戏的群众常常把屋场上或祠堂里挤得水泄不通,场面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红军文工团既是宣传队,又是战斗队、工作队。他们不仅随军行动,而且也要参加作战。到了一个地方,放下行装,就写标语,出墙报,宣传党的方针,宣传红军的宗旨;教战士和群众唱革命歌曲、演革命戏;还帮助老百姓扫场院,做农活,打柴挑水。有的地方,国民党军把老百姓的房子烧了,文工团不但前去慰问,还帮他们搭茅棚、盖新房。
 
1931年10月,在省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领导下,还于葛源成立了工农剧团,演员分别从列宁师范学校、列宁小学、机关和农村中选调。分设宣传、乐器、总务、勤杂4个组,共50多人。方志敏亲自修订工农剧团的有关章程,要求“结合政治斗争,为工农兵服务”;要求工农剧团到火线,到集市流动表演,同时收集创作材料。演员们练练基本功后就开始自导自演。剧本除由省文化部供给外,剧团也编一些歌舞、快板、双簧之类的小节目、小剧本,紧密配合形势,宣传扩大红军、募捐买武器、扫除文盲、讲卫生等内容。工农剧团创作的独幕剧《检查卫生》和《早婚之害》,剧情简单,但对群众的教育意义深刻,后被收进《工农读本》。
 
工农剧团经常下农村、下部队,有时还深入红白交界地区去演出,只有遇到盛大节日如“五一”“七一”和“元旦”等,才回省里演出。红军打了胜仗归来,在葛源开庆祝大会时剧团也会回来演出祝贺。
 
工农剧团的每次演出都像一个盛大的节日,天黑后,四面八方出现一个个火把,在夜幕下闪烁着,跳跃着,逐渐会聚成一串串,周围乡亲们赶过来,夹着说笑声——“看大戏喽”。不论在哪里演出,一般都是晚7时开演,10时演毕。开幕之前,先由团长向观众做报告,时间10至20分钟左右,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或突击任务进行宣传。报告完了,再演节目。节目次序通常为:歌舞、戏剧、双簧或快板。一个地方演三四天,节目每天不一样。演出时点起熊熊火把,台上台下,一片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剧团的生活很苦,但团员们都很活泼快乐,出发靠两条腿,道具自己带。有群众颂曰:“青布包裹弯柄伞,苧麻草鞋裹腿绑。歌舞话剧样样有,放声高歌共产党。”11岁的全荣花是剧团里年龄最小的演员,大家都把她当小妹妹看待。一次,工农剧团行至离葛源17公里的溪板,小荣花走不动了,正好遇见方志纯。他笑嘻嘻地对小荣花说:“来,驮马科科!”说罢,将全荣花抱了起来,架在自己的肩上,小荣花的两只手扶住方志纯的头。就这样,方志纯把全荣花驮到了葛源。
 
还有一次,工农剧团在贵溪夏家村演出小歌舞《送郎当红军》,当台上唱到主题歌时,台下的男女青年都一齐唱了起来。台上唱,台下和,台上台下一片沸腾。演出刚一结束,村苏维埃主席立马登台宣讲大好形势,号召青年参加红军,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当场就有80多个小伙子报了名。戏演完了,可观众一个也没有散,全团演员又唱起了《送郎当红军》……
 
1933年7月,闽浙赣省工农剧团“升级扩容”了,经从卢森堡妇女训练班抽调学员充实后,扩大为一团、二团。此后,工农剧团不仅编演文明新戏,还请省苏维埃画室的画家们(人员主要来自上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用白竹布画了三四百幅革命画图做背景幕布。剧团每到一地,演出之前,先把画幕挂起,由演员担任讲解员,向群众进行宣传。
 
方志敏等对演职人员的政治进步和生活情况极为关心。每当看了工农剧团的演出,都要前来慰问,热情地鼓劲加油。一次,在葛源周家祠堂演出后,方志敏来到后台,拉着全荣花的手,满面笑容地说:“小鬼,演得好呀!”还有一次,剧团在贵溪县标溪夏家演出时,正好邵式平在这里巡视工作。他对小演员亲切地说:“不错不错,演得不错,你们辛苦啦!”还特地杀了只鸡慰劳“红小鬼”们。
 
让新剧运动在苏区星火燎原的,除红色戏团和工农剧团两支专业队伍外,更有星罗棋布的俱乐部。各乡一般都设有俱乐部,大部分俱乐部都搭建有简易舞台,供各地红色俱乐部巡回演出各类新戏。赣东北苏区俱乐部是文化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团结、鼓动、教育群众的文化机关,遍布各级政府、各类群众团体和工厂、乡村、学校、军队等。俱乐部在军队中又名“列宁室”。俱乐部的活动包括新戏运动、晚会等。
 
1933年,方志敏在《闽浙赣省文化部的工作》报告中,提到全省苏区俱乐部仅一年时间就建了231所,每个村庄的俱乐部“为了更好地、更方便地到各地巡回演出,另外还组织了宣传队、戏剧队、慰劳队”。同时,“苏维埃政府还要求农村、工厂、学校,凡是有条件的,都要成立业余剧团,培养业余演员,开展新戏运动,让红色舞台取代旧舞台”。
 
“红军打来晴了天,红色歌谣万万千,唱起歌子走天下,一人唱过万人传。”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认为这同开展新戏运动一样,是最容易取得宣传教育效果的。在苏区新戏运动掀起高潮的同时,红色歌谣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在俱乐部的组织下,唱红歌已成为苏区男女老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闽浙赣苏区的红歌,是发自群众肺腑的心声,内容通俗易懂,好听好唱。据记载,比较流行的有300多首。有控诉旧社会的,有歌颂革命战争、党和红色政权、苏区领导人的,有攻打城镇的歌,有鼓动参军与慰劳红军的,有瓦解敌军和骂汉奸的,有号召艰苦奋斗的歌,有歌唱苏区幸福生活的,有宣传生产运动的歌,有妇女解放歌、青少年之歌、纪念歌曲,有各项制度、纪律等专用歌曲,还有抗日歌曲……苏区简直就是红歌的海洋,几乎是无人不唱歌,无处不闻歌。
 
其中不少当时的“流行金曲”是献给方志敏的。《方志敏为穷人》流传弋横两县:湖塘塌塌岭,出了个方志敏;一心干革命,为的是救穷人。《五唱方志敏》亦然:一唱方志敏,起义在弋阳,打垮了张念诚,个个乐洋洋;二唱方志敏,抗租又抗粮,赶走余麻子,枪毙恶豺狼;三唱方志敏,暴动到浮梁,攻破靖卫团,发下救济粮;四唱方志敏,带兵上磨盘,红军强又多,红旗满山扬;五唱方志敏,本事真高强,革命得胜利,天下把名扬。《方志敏同志威望高》中唱道:丁山红花开啰满山坡,欢乐的笑声遍山岙,人们奔走来相告,俺的亲人进山了;丁山红花开啰红似火,方志敏同志威望高,大风传来军号声,老财闻声逃跑了。
 
一天傍晚,方志敏来到九江附近的王燧村,一进村口,他就听到一阵歌声飘过来。原来是一群孩子正在起劲地唱着一首歌谣:“叫声老表莫伤心,江西有个方志敏。他是穷人大救星,领导闹革命。”方志敏来到孩子们中间,问道:“伢子,你们在唱么子歌哇?”“我们在唱方志敏。”小孩子天真地回答,“怎么样,我们唱得好吗?”“好,好,不错!”方志敏笑着说,“不过,歌唱方志敏,这就不好!”在与区委书记王文凤谈完工作后,方志敏用商量的口气对王文凤说:“老王,孩子们唱的那首民歌,我想改动一下,你看行吗?”他拨亮油灯,泼墨写道:“叫声老表莫伤心,穷人有了大救星;唤起工农闹革命,快快团结紧。叫声老表莫悲伤,中国有了共产党;领导工农求解放,快快抓起枪。”
 
土地革命前,闽浙赣根据地的人民在反动统治下,吃不饱穿不暖,加上连年灾荒,根本谈不上锻炼身体。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31年8月,方志敏主持赣东北苏区首届全民体育运动会。运动会的项目除有赛跑等田径项目外,还有民间广为流行的武术、挤棍等。1932年“三八节”,赣东北省举行春季运动大会,共开了3天,出席的选手在600人以上。5月,闽北苏区第一次体育运动大会在崇安县的大安隆重举行,有2000名体育运动健儿参加比赛。8月,方志敏出席在葛源举行的秋季体育运动大会,为获胜者颁发苏维埃政府的奖旗。这次比赛项目增加了足球,方志敏亲自当裁判。每进一球,军乐队就奏乐一次,场边还安排有六七名保健医生。比赛吸引了数千名群众前来观看。随着从上海等城市来的干部不断增多,苏区党政军机关人员共组织有4支足球队,时常进行比赛。
 
1931年,在葛源街葛溪河畔,方志敏设计筹建公园并将它命名为“列宁公园”,列宁公园是当时全国六大苏区中建造的唯一一座公园,也是我党历史上最早建造的公园。公园围墙边有一个长约60米、宽约20米的游泳池。墙外便是葛源河支流。在小溪里筑一条拦腰小坝,润凉的溪水就会汩汩流入游泳池内。游泳池深浅不等,靠近跳水台前端的水深1.5米,中间深2米,末端1米水深。原来设计的深度都是2.5米,方志敏知道后立即要求改动设计。他说,2.5米的水深对会游泳的人来说无所谓,对不会游泳的人特别是小孩实在危险,如果出了事故,我们怎么向父老乡亲交代?泳池旁边还有一间更衣室。当年召开赤色运动会时,游泳比赛被列为一个项目。在平时,省机关干部和红军战士常到这里游泳。列宁公园里,还备有木墙、单杠、双杠等健身设施,供游人体育锻炼和练兵之用。
 
1933年3月,省苏维埃通过的决议案中指出:“尽量发动群众的体育运动——尤其是跳高、跳远、游泳、劈刺、竞走等运动,更应极力提倡和奖励。”关于检阅成绩,推动体育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的运动会,方志敏经常鼓励大家:要加紧练习运动,准备夺取红色锦标。6月1日,规模盛大的全区儿童团体育大会在闽北崇安城关红场举行。崇安、建阳、铅山、上饶等地的30多个儿童团代表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结果崇安儿童团获团体第一名,大安儿童团获第二名,铅山儿童团获第三名,他们分别受到了奖励。同年7月,崇安红场又举行了大规模的闽北分区体育运动大会,比赛项目有瞄准射击、劈刺、投掷、劈刀、跳高、跳远、竞走、打拳,此外,还有别开生面的政治测验和政治问答等项目。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在设备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多次召开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会,十分不易。
 
在省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下,从红军到地方群众、儿童团,都开展了诸如爬山、扔手榴弹等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苏区大的乡镇建有运动场,各校开设体育课,俱乐部有体育会。在闽北大安街对面的山脚下,辟有一个可容纳万人的大运动场,闽北的各种群众集会和运动会都在这里举行。群众进行体育运动的项目,除省苏维埃提倡的外,还有打拳、挤棍、赛球等。
 
体育工作的广泛开展,不仅大大增强了人民和红军的体质,而且提高了红军和工农群众的军事技术与政治水平,对于生产建设和各项革命工作,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