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抗日女英雄血洒火红峪——山东英烈辛锐篇

更新时间:2024-06-10 11:30:02点击:

以下是对“聪慧好学的大小姐 爱进步的女学生”的改写:

  1. 才华横溢的千金小姐,以爱国之志引领学术进步的女学生。
  2. 聪慧伶俐的世家千金,矢志不渝追求爱国理想的女学生。
  3. 聪颖好学的贵族少女,怀揣爱国情怀、锐意进取的女学生。
  4. 天资聪颖的富家千金,热爱国家、追求学术进步的女学生。
  5. 智慧超群的大家闺秀,将爱国情怀融入学业的女学生。

这些改写旨在突出“聪慧好学”和“爱国进步”的特点,同时结合“大小姐”和“女学生”的身份,使描述更加生动和丰富。

辛锐,祖籍山东章丘县(现章丘市)辛寨人,1918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市,因出生之时正是夏天荷花盛开的季节,故而取名叫辛淑荷。自幼文静敦厚,聪慧好学,受祖父辛铸九(济南商会会长)书法艺术的熏陶,读小学时就表现出绘画和雕刻的潜质,既写的一手好字,又画的一手好画,对刻字也非常喜欢,能够独立完成雕刻作品。

父亲辛葭舟是一个银行家,也是一名比较积极的进步人士。辛锐是辛葭舟的大女儿,父亲曾聘请当时著名国画家黄固源先生做她的家庭教师。辛锐十六岁时就在济南举办个人画展,并将其收入全部捐给东北抗日将士及东北流亡的同胞,这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中,实为难得。“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开始,辛葭舟带着二女儿辛锐(排行老二)、次子辛树明(辛曙明)及小女儿辛树颖(辛颖)避难滕县。在1938年春天,辛葭舟带着辛锐、辛曙明及辛颖,一同来到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参与到抗日救国的革命洪流中。由于当时的省委机关和部队物资缺乏,生活比较困难,辛葭舟悉数捐出所带钱,把一切费用全部承包了下来,为部队将士鼓舞了斗志。

1938年八月底,辛锐和妹妹辛颖进入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第二期学习,她不但学业优秀,并且严于律己,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同年十月分配到山东省妇联任秘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才女还是《大众日报》创刊号报头的设计者,报头上的毛泽东画像也是辛锐创作的,她让山东根据地的人民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领袖。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在妇联工作期间完成的,受到领导和广大指战员读者的赞扬。由此,辛锐能写会画的美名,深为广大指战员所知。1938年年底,才华横溢的辛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表达自己的抗日决心,她把自己原来的名字辛淑荷改名为辛锐。寓意她要把自己变成一把锐利的尖刀,刺穿敌人的胸膛。1939年初,辛锐进入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期间认识了自己的伴侣陈明(不幸的是在1941年日寇大扫荡时因山东分局机关被敌人包围,在突围过程中先于辛锐壮烈牺牲)。

1940年元月,鲁迅艺术学校,战地服务团及第一军分区宣传队,合并成立了山东省军区“鲁迅艺术宣传大队“,简称“宣大“。辛锐在美术组工作,虽然只有五六个人,但是她不辞辛苦,专心致志,夜以继日的积极进行美术宣传工作。她创作的宣传画《老王当兵》等张贴后极受欢迎,对提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的思想觉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当时部队地图缺乏,影响到指挥作战和行军,辛锐就千方百计的复制地图,供部队使用,受到部队首长的称赞。1941年3月,辛锐调任姊妹剧团任团长后,亲自编写了很多自编自演节目,鼓舞了部队士气。为了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思想,演出的“万仙会“使老百姓很受启发,也较好地密切了军民关系。

女战士血洒火红峪

1941年11月,日军纠集5万人马,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奋力抗敌。山东分局直属机关编为几个大队,凭借沂蒙山的有利地形,坚持击斗争。辛锐率五大队的一个分队20多位女同志随部队转移。11月30日,辛锐的丈夫、山东战工会副主任陈明在大青山阻击敌人时壮烈牺牲。同日,辛锐的分队在猫头山与日军遭遇,为掩护同志们撤退,她小腹部中弹,紧接着两个膝盖骨受重伤,右膝盖骨全部被打掉。当晚,辛锐被战友抬到山东纵队第二卫生所驻地一火红峪村。

二所所长刘军(后来任空军总医院院长)及其同志将辛锐抬到聂凤立家。剧团小演员徐兴沛(后任海军旅顺基地通信处处长)负责护理她,小徐见她伤重,眼泪夺眶而出。他紧紧抓住辛锐冰凉的手,哭着说:“团长,您受伤了!“辛锐慢慢睁开眼,轻轻地说:“小徐,别难过,革命就免不了流血牺牲。“

徐兴沛和二所同志将辛锐送到距聂家半公里远南面的鹁鸽棚洞隐蔽。徐兴沛把煮好的母鸡和花生端到她面前。她刚吃了两三口,又疼得昏迷过去了。徐兴沛急忙叫醒她,一边喂她鸡汤,一边告诉她附近的地形。这个山洞四周乱石纵横,很隐蔽,山洞左上方有个孔,可以看附近的两个山洞,周围民兵布上了地雷。

说话间,只听“轰“的一声,原来是搜山的鬼子踩响了地雷,接着是一阵机枪声,和鬼子们嚎叫着:“八路的有,快快出来!不出来,死了死了的!“鬼子的喊声和脚步声越来越近,已经走到洞顶的大石板处,徐兴沛担心敌人发现洞口,拿起枪就要冲出去把鬼子引走。辛锐两手抓住他的胳膊,镇静地说:“要沉着!“

夜幕降临,洞口不远处传来鬼子的说话声,丝丝火光射进洞里,辛锐判断鬼子在做饭,便对徐兴沛说:“是出去的时候了,动作要轻一些。“徐兴沛爬出山洞,敏捷的迂回到敌后,用拉绳拉响了用3颗手榴弹并成的“地雷“。把洞口附近的鬼子炸跑了。徐兴沛到老乡家,买了些煮熟的地瓜干和花生米,回到洞里给辛锐吃。徐兴沛点起火堆,寒冷的山洞顿时充满了温暖。辛锐向小徐讲起自己的经历,如何从一个家庭环境舒适的女学生成长为八路军战士和共产党员。

辛锐在鹁鸽棚洞住了16天,伤势渐好,但双腿已残疾,不能走路。12月16日这天,二所同志把她接到火红峪村聂凤举家,帮她洗澡,换衣服。12月17日,一股日军突然来火红峪一带搜山。二所同志急忙到聂凤举家,抬着辛锐准备突围。据曾抬辛锐最后转移的韩波(后在鞍山)说:“当时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他们刚跑出150米,敌人就追上来了,机枪打得担架附近的石头直冒火花,辛锐见形势危急,担心二所同志抬着她会受更大损失。“于是辛锐大喊:“放下我,你们快走!“抬担架的同志坚决不肯。辛锐见此急了,厉声命令:“我用手榴弹掩护你们突围,要执行命令!“她朝敌人扔出第一颗手榴弹。二所同志忍痛放下她,趁硝烟向东南方向突了出去。鬼子发现了她:“女八路!女八路!抓活的。“辛锐咬紧牙关,一甩手扔出第二颗手榴弹。一个鬼子军官冲上来,命令士兵捉活的。辛锐照着鬼子官的方向,又扔出第三颗手榴弹,鬼子军官腰部流了血,他捂着腰,气急败坏地狂喊:“枪毙!枪毙!“辛锐正要回身拿最后一颗手榴弹,日军一颗子弹,射进她的胸膛,辛锐倒下了。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第二天,二所的同志和当地乡亲们,将辛锐的遗体,掩埋在距她牺牲处10米的鹅头岭东坡,这个村子叫火红峪。

辛锐中学——先烈精神振兴教育

1992年8月,章丘市北部的辛寨建设了当时镇上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它的名字就是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辛锐中学。这是以地方政府投资,社会各界捐款共同建成的学校。它凝聚着全乡人民的心血,寄托着家乡父老的厚望。辛锐中学的建成,揭开了辛寨乡教育的新篇章。烈士虽然离开了人们多年,但是家乡人民没有忘记她,并时时以她为荣,让烈士精神永存。多年来,学校在每一年的新生入学之时,都要进行面对烈士塑像宣誓,坚持用先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现在学校已经成为章丘市的爱国教育基地,学校设有烈士事迹展室,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凭吊烈士者也络绎不绝。辛锐的先烈事迹一直鼓励着家乡的教育,原先落后的乡镇教育已经走向前台,并在章丘市二十多个乡镇中成为佼佼者。先烈的事迹也鼓舞着家乡人民不断努力进取,目前已从落后的乡镇转变为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已经大显身手,鲍芹等特色产品走向国际舞台。

辛锐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家乡人民不能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