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抗战英烈事迹 1941年——陈中柱

更新时间:2024-06-26 11:30:02点击:

陈中柱,生于1906年,逝于1941年,生前曾任鲁苏皖边区游击第四纵队的少将司令。他以其坚定的抗日意志和出色的指挥才能,在游击战争中屡建战功,为抵抗日本侵略、保卫国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英勇就义后,为表彰其卓越贡献和英勇事迹,他被追晋为中将军衔。陈中柱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被铭记,激励着后人继续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努力奋斗。

原名陈为让,字退之。1906年10月20日出生在今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乡堰东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逝,由母亲带领几个儿子耕种几亩薄地,艰难度日。陈中柱在勉强读到初中毕业后,便到上海谋生,当过电车售票员。北伐战争爆发后,于1928年入南京军官研究班学习,1930年结业,编属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历任军校大队长、军训教官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怀着对日寇侵略行径的愤怒,立志抗日杀敌。1933年后,到北宁铁路和津浦铁路任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中柱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组织津浦路沿线的铁路员工、学生和群众,成立战地服务团,被委任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特种团第三总队团长,曾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后出任第五战区特简团团长,不久,升任二路军第二旅旅长,率部在苏鲁皖边区以游击形式与日军周旋。他作战勇敢,战斗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受到上级长官的赞誉。1938年底,所部奉命改编为鲁、苏、皖边区游击第四纵队,陈中柱任少将司令。1939年秋,带领部队二千多人驻扎在江苏泰州。

1940年春,盐城县第一中学的学生补习团教师赵敬之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被复兴社特务抓捕,关押在东台。陈中柱与赵敬之是结拜弟兄,经多方活动,将其保释出狱。赵敬之是共产党员。这年6月,新四军东进抗日。陈中柱部在郭村与之发生摩擦,经谈判后,双方达成谅解,两军合作,一致对外。陈中柱还特派副官室主任率部推了十几车毛巾、鞋子等慰问品和十余箱子弹到新四军驻地,支持苏北新四军抗日。

在此期间,陈中柱抓紧时间整训部队,厉兵秣马,准备与日寇继续作战。1941年初,鲁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欲叛国投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派朱克靖赴泰州,与陈中柱密谈三天,坚定了他与新四军合作抗日的决心。当李长江降敌后,日军司令南部襄吉率部占领了泰州。陈中柱带领第四纵队转移至泰县与兴化县交界处,同新四军相配合,在苏中一带与日伪军开展游击战。

同年6月29日,大量日伪军分五路向陈中柱部发起围攻。他率众迎头痛击敌人,激战两小时,双方伤亡逾百。晚上,他组织部队突围,北渡蚌蜒河。7月1日晨,设伏击沉日军汽艇两艘,歼敌数十人。上午10时许,陈中柱率部在武家泽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战斗中,他沉着指挥,奋勇杀敌。不幸身中六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陈中柱召开追悼会,于右任、吴铁城、陈果夫等人参加,会上追晋陈中柱为中将军衔,并出了纪念册,介绍陈中柱英勇献身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