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

更新时间:2023-11-25 11:30:03点击:

在栖霞牙山北约20公里的老庙顶(位于桃村镇新庄村西北口子上),竖立着一座方锥体的纪念碑,碑身东西两面,分别镌刻着“为捐躯”、“气壮山河”八个大字。碑前镌刻着37名烈士的英名。从碑文可知,这是为了纪念在1942年12月14日“大扫荡”中与日寇英勇作战而牺牲的先烈们。这次战争打得很惨烈。参战的指战员主要是时驻山下的抗大官兵。翌年3月,栖东县(时析栖霞东部设县)人民政府为之立碑纪念。烈士虽然留下了名字,但大多数非本地籍烈士的籍贯、履历,史料记载语焉不详。最近,笔者从尚健在的86岁抗大教员徐诚之老人的回忆录中得知,碑文上镌刻的赵云锦、罗森两名烈士与他是同事,都是抗大一分校三支校(时称“胶东抗大”)的政治教员,赵云锦是河南人,罗森是广东人。他说:“当时的抗大要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反‘扫荡’。一次,部队和日军遭遇了,为了掩护学校的转移,赵云锦教员和罗森教员都参加了阻击战。当时的八路军枪支和弹药都非常少,被侵华日军包围后,他们都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后来,拉响手中的手榴弹,同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这与当地群众的说法是一致的。顺着这条线索,我又查到一个叫罗高的抗大教员写的回忆录,也提到,罗森和赵云锦都是大学生,为抗日救国参加了共产党、八路军,并成为教员中的骨干。1942年日宼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式“大扫荡”,激战中,眼看就要被俘,两人拉响了手榴弹,壮烈牺牲了。烈士罗森的一个战友后来写了回忆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生平。罗森,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赤坝乡东盛村一个旅美华侨家庭,家境富裕。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于民族义愤,选择了革命道路,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受党组织的派遣,赴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留校教学,1941年11月从抗大一分校随聂凤智来胶东抗大,任政治教员,住在牙山东北麓的东夼村(今凤凰庄村)。罗森作风朴实,讲课生动,课堂上是严师,课后与学员是兄弟。稍有闲暇,他就到老乡家调查访问,当地人非常喜欢他。1942年秋,残酷的“大扫荡”开始了,牙山是重灾区。抗大师生为与日寇周旋,经常把队伍拉到深山密林里上课。12月4日,罗森率领的一个班为掩护群众转移,被敌人包围在老庙顶的一个山头上,激战数日,大部分群众转移后,他们弹尽粮绝,敌人要抓活的,身受重伤的罗森拉响了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