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抗日英烈王铭章

更新时间:2024-06-21 11:30:02点击:

抗日英烈王铭章,生于1893年,字之钟,原籍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他毕业于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二次革命期间,王铭章与同窗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英士指挥的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战后,王铭章选择返回四川,进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深造。191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担任排长,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卓越的领导能力,逐渐崭露头角。

1920年8月,王铭章所在的部队进行了改编,他升任为四川陆军第3军独立旅第1团第1营少校营长。同年9月,随着部队进一步扩编为第7师第13旅第25团,王铭章再次被提升为中校团长,肩负起更重的军事责任。

1925年4月,第13师师长。9月,任第13师少将师长。1931年9月,所部改编为第29军第4师,任中将师长。

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12日,他在德阳驻地慷慨誓师,要用热血报国来赎回他二十年来参与内战危害人民的罪愆,号召三六四旅全体官兵要“受命不辱,临危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19日,三六四旅到达太原,24日又接到黄绍竑命令“即刻出发迎击西进之敌“。由于情况不明,25日拂晓,三六四旅在东回村与日军遭遇,官兵士气高昂,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为利于今后作战,军长孙震整编部队,每旅两个团并为一个团,一二二师二个旅四个团缩编为二个团(旅番号继续保留),整编后,即开到平遥、张兰一带继续与敌作战。

1938年1月上旬,第二十二集团军抵达临城(今薛城),一二二师为集团军预备队,扼守滕县。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10日,孙震为加强守备,将预备队一二二师师部调进滕县城内,王铭章为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一二二、一二四师。16日黎明,日军继续向界河一带四十五军阵地猛攻,敌飞机十余架飞临滕县轰炸、扫射。驻在西关的王铭章在敌开始轰炸后,跑步进城,与同僚、部属协商判断东郊之敌即将大举进攻,王铭章昭告全城官兵, “决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官兵们接连打退敌军三次冲锋,自己也伤亡近百。王铭章在敌军攻占南城墙和东关后,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下午五时,敌占领西城墙和西门,王铭章命令城内各部与敌巷战,西关守军死战待援,他亲自指挥警卫连一个排进攻西门城楼。因敌火力猛烈,城墙上毫无掩蔽,该排全部阵亡。同时殉难的还有参谋长赵渭滨及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等人。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继续与日军搏斗,只有少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