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抗日英烈叶成焕

更新时间:2024-06-16 11:30:02点击:

抗日英烈叶成焕,生于1914年,河南新县郭家河乡吴河村人。他早年在1929年投身于革命事业,同年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他正式加入鄂豫皖红军,并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政治信念,逐步升至重要指挥岗位,历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务。在红军的艰苦斗争中,他率领部队多次承担重要任务,屡建战功,被誉为红四方面军中的一位杰出将领。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成焕被任命为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团长。他率领部队积极参与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一系列著名战斗,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立下赫赫战功。1938年9月,他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领第772团东渡黄河,向太行山地区进军,为开辟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年10月26日和28日,在刘伯承将军的亲自指挥下,叶成焕在山西平定县七亘村巧妙地设下重叠伏击,以仅仅30余人的伤亡,成功歼灭了日军400余人,给进犯太原的日军以沉重打击。紧接着,在11月2日的黄崖底战斗中,他又率领部队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歼灭了日军第109师团300余人,再次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

1938年4月初,日军调集3万余人分9路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举进犯,4月15日,日军3000余人北犯榆社扑空,兵疲意沮,折回武乡,当日黄昏又放弃武乡,连夜沿浊漳河东撤。刘伯承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在运动中将其歼灭。叶成焕率第772团等部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山地实施追击。16日晨,与兄弟部队一起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大部截住,将日军截为数段,压缩到狭窄的河谷里。至17时,第129师部队已将被围困于河谷里的日军基本歼灭。这时,有千余敌人从辽县来援,刘伯承决定以一部兵力迷惑牵制敌人,主力立即撤出战斗。叶成焕接到命令后,一面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装运战利品,迅速撤离;一面跑上一个高坡,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情况,他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突然,一颗射中了他的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