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永远的丰碑:“打出八路军的威风”――符竹庭

更新时间:2024-05-18 11:30:02点击:

符竹庭,作为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员,于1912年在江西广昌出生。早年,他积极投身革命,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他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立即投身于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丽事业中。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担任过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亲身参与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役以及伟大的长征。

到达陕北后,符竹庭继续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坚定信念,担任了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团主任,为红军的政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军事理论水平和战略眼光,他于1936年6月进入抗日红军大学深造,为未来的抗日斗争储备了更多的知识和力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为了打好这一仗,他在全团大会上作了令人鼓舞的战斗动员:“国家兴亡,人人有责。人民的子弟兵,要有中国人的骨气。要消灭日本法西斯,打出八路军的威风,为中华民族雪耻,为受苦受难的同胞报仇!“从而激发了指战员高昂的战斗热情,为夺取作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同杨勇等到晋东南扩军近3000人,成立第343旅补充团,任政治委员。1938年10月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部队分散开展活动。他率政治部和部分武装活动在阳信、惠民、商河一带,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期间领导创办了《挺进报》、《挺进月刊》,指导边区党委创办了《烽火报》。1939年底起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兼115师独立旅政治部主任、教导2旅政治委员。1941年率部进入滨海地区,3月下旬参与指挥青口战斗,歼灭日伪军千余人,拔除敌据点十余处,解放沿海大片地区。同时组织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为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1943年1月,为配合苏鲁边区反“扫荡“,同旅长曾国华指挥教导2旅及地方武装采取“翻边战术“,袭击敌伪据点郯城,在我猛烈打击下,日伪军千余人缴械投降,日军指挥官多田幸雄被生俘。同年3月,任中共滨海区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参加指挥赣榆战斗,生俘伪旅长以下官兵2000余人。11月26日在反击日军袭击旦头的作战中英勇牺牲。

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赞扬符竹庭是一名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强,有能力的优秀干部。1945年至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曾将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赣榆人民创作了题为《纪念符竹庭》的颂歌,以纪念和缅怀这位为国捐躯的八路军优秀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