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郝梦龄: “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更新时间:2024-05-01 04:45:10点击:

7月7日,微风轻轻掠过,为这一天带来了一丝凉爽,而天空则如情绪化的画家,偶尔挥洒下细细的雨丝,为这夏日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柔情。

一场暴雨刚刚过境,武汉伏虎山烈士陵园内落叶铺满一地,让烈士墓冢更显肃穆。沿着石阶,逐级而上,一路皆是仰望。行至高处,正对面一座约两米高的墓碑,上面镌刻着“郝梦龄烈士之墓“。在1937年的太原会战中,身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的郝梦龄,牺牲的位置离日军阵地仅仅只有200米。

墓冢之下,即是烈士长眠之处,一群师生肃穆地向墓碑深深鞠躬。武汉洪山中学的赵毅老师,特意买了一束白菊花,轻轻摆放在墓前。“在7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来拜祭郝梦龄烈士,是出于对英雄的崇高敬意。“赵毅说,“1937年,郝梦龄将军正是从武汉出发北上抗日的。“

凝望墓碑,战火硝烟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

忻口,右托五台山,左依云中山,是晋北通往太原的一道重要防线。1937年,郝梦龄率部一路长途跋涉进入山西时,在平型关战役中刚刚遭遇重创的日军正全线撤退,于代县附近重新集结,准备拿下忻口直取太原。10月4日星夜,郝梦龄率第9军54师赶至忻口,随即被任命为前线中央地区前敌总指挥,奉命在主阵地阻击敌人。

刚刚赶至忻口的中国军队,在以忻口为轴心的数十里战线上来回穿梭,赶修工事、抓紧备战。作为指挥官,郝梦龄身负重托,军务繁忙。

很快,原平陷落,196旅的大部分官兵壮烈殉国,旅长姜玉贞也不幸牺牲。消息传来,郝梦龄心如刀割,怒火中烧。他徒步登上忻口山峦的最高处———1300高地,对固守前沿阵地的将士进行动员:“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最后关头,胜则国存,败则国亡。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一个人要爱国家、爱百姓,要不爱财、不怕死。“郝梦龄的大女儿郝慧英,至今仍记得父亲时常对她讲的这句话,“当时,面对强大的敌人,父亲反复对大家说,人人都应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决心与敌拼杀,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11日,战斗打响。板垣征四郎率领日军第5师团,加上配属的部队合计3万余人,对郝梦龄所部发起猛烈的正面进攻。

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他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率领官兵狠狠打击日军。交火中,双方多次展开白刃战。战况最激烈时,中国军队一天伤亡数千人。

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敌我双方步炮兵主力在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13次之多。郝梦龄辖下的54师第322团最后只剩下100多人。

作为幸存者,曾任该团连长的秦福臻,一直记得军长郝梦龄在夺回204高地时的悲壮讲话:“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这个阵地。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此阵地,决不后退。我若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16日凌晨2时,郝梦龄率部发起了夺回南怀化高地的总攻,连克几个山头。到5时,天已微明。郝梦龄担心天明后我军阵地受敌炮火威胁,不能加以巩固,不如乘胜追击,迅速歼灭残敌。于是,他趁敌军混乱,挥兵奋进。这时,郝梦龄与第54师师长刘家麒,距离日军阵地仅仅只有200米远。

时任郝梦龄部参谋长的李文沼回忆:“这时敌已发现我方动向,机枪炮火一齐射来,我请他进指挥所洞内暂避,军长回答说:‘我是来休息的吗?’“而后,一阵猛烈的炮火袭来,郝梦龄腰部中弹倒地不起,年仅39岁的生命就此定格。战火中,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也先后殉国。

“郝将军以死报国,实为中国国民、为中国革命军人立下不朽的模范。“冯玉祥这样评价郝梦龄。

一战牺牲数员大将,三晋举哀,举国痛悼。忻州人民按照传统习俗,特别为郝梦龄、刘家麒、郑廷珍制作了柏木棺材,以示英魂不灭,像松柏一样,永世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