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王铭章:以身殉国为民族争光

更新时间:2018-12-28 09:34:19点击:

        矗立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的王铭章将军雕像,高一丈二,基座宽四尺、高三尺,四周刻有“浩气长存,祭阵亡将士”的大字。放眼望去,巍峨的塑像让成都秋日雾霭沉沉的天空明亮了许多。
 
  王铭章,字之钟,1893年生于新都县泰兴乡。父以小贩为业,家境窘迫,生活拮据。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同盟会会员组织同志军发动武装起义,就读于四川陆军小学时年18岁的王铭章,毅然参加了同志军,投入与清政府军的战斗。
 
  1914年7月4日,王铭章从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毕业后,被分配至川军刘存厚部供职,初任见习排长,后升排长。1916年初,为反对袁世凯窃国称帝,蔡锷率护国军入川与袁军对垒。王铭章随川军第二师参战,转战于泸县、纳溪县一带,升任连长。1920年,川滇之战又起,王铭章升任川军第7师25团团长,随后任第11旅旅长。1924年,川战平息,移防德阳县,晋升第13师师长。
 
  北伐战争开始后,川军奉令改编,王铭章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1935年7月,赴峨眉山军训团受训,被授陆军少将衔,任41军122师师长,次年晋升中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向我进攻,民族存亡处于严重关头。长期卷入内战漩涡的王铭章,坚决拥护抗战救国、“枪口一致对外”的革命主张,请缨出川杀敌报国。9月6日,王铭章在德阳县广场,召开出川抗日誓师大会,他慷慨激昂地宣称:“此次出川抗日,不成功,便成仁……”“过去不知为谁而战?为谁而死?……今天奉令出川抗日,是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民族生存而战……”次日,他返回家乡,辞别父老,安抚亲人,并预立遗嘱:“誓以必死报国。将积年薪俸所得,酌留赡家及子女教育之用,余以建立公益事业。”
 
  1938年初,王铭章被任命为41军前方总指挥,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奉命驻守滕县阻击日军。王铭章命令将南门、北门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随时准备封闭,打算死守滕县县城。3月14日,保卫徐州外围的滕县战役正式展开,日军第10师团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滕县发动全线进攻,王铭章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三昼夜。17日下午,因兵力悬殊,日军攻占滕县南城墙和东关,大批敌人突入城内。王铭章命令城内各部与日军巷战,西关守军死战待援,并准备亲自到西关指挥守军继续战斗,行至西关外电灯厂附近时,遭日军机枪扫射,王铭章身中数弹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上将。
  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为鲁南会战赢得了时间,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王铭章忠骸运回时,汉口、重庆、成都均举行了公祭。在汉口公祭典礼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联合题写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同月14日,国家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书。
 
  高高矗立于新都桂湖公园的王铭章雕塑,见证着家乡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变化。新都已连续23年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十强。今日新都,已形成轨道交通、航空、现代物流三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范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