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后,中国为何要收兵?

更新时间:2022-04-04 12:54:07点击:

我是方方,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朝鲜战场第三次战役,我军解放了韩国的首都汉城。此役中,我军击毙敌军1.9万人,此时我军势头正盛,彭德怀却突然电告北京:暂缓进攻,准备停火谈判。

毛主席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同意了彭德怀的计划,彭德怀的计划也是比较贴合当时志愿军的情况。金日成在当时急切地催促彭德怀进攻,对于朝鲜南北统一我军也是非常想要看到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要尽快地追击,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海里。

那到底为什么彭德怀不这么做呢?方方今天就来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其一发动三次战役之前,我军补给已然严重不足。彭德怀早已向毛主席请示过:先停战,观察一下美军的谈判意图。

毛主席得知后,直接告诉彭德怀,想要在谈判桌上谈37线问题,最起码要在战场上打过38线。

彭德怀在收到毛主席的回复后,很快就策划了第三次战役,此战之后,志愿军补给严重不足,再无力向南推进。

金日成懂指挥吗?在方方看来是一般的,他根本就没有战略眼光,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人,指挥连战连捷的彭德怀,这不是存粹添堵吗?

我军是非常善于穿插作战的,然而很多人不明白,穿插作战的根本要领在哪里。其实最重要的点并不是说有多么先进的武器装备,最重要的是补给。

没有粮食,志愿军的双腿是跑不快的!金日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一直都在让彭德怀司令发起进攻。不过彭德怀作为中朝两军的总司令,自然是不用听金日成的。

三次战役志愿军全部胜利,可彭德怀作为总司令看的东西总是比较多的,他考虑了最少三个方面:

1、我军到底是如何取胜的?是我军天下无敌,还是美军轻敌?这个答案选择的显然是后者。

2、美军之前没有与志愿军交过手,他们对于志愿军的战法不懂。美军的作战方式很简单,那便是硬碰硬,然而志愿军作战总是喜欢用穿插!

3、我军战士一直都在高强度的军事作战中,一旦泄气,志愿军将会溃败!

美国在前三次战役中,一直都很轻敌,甚至连志愿军到底入朝多少人都摸不清楚。此战后,我军依旧没有掌握制空权,制空权一直在美军手中,那白天的时候,就说明美军很可能会使用轰炸机接连轰炸。

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是一个聪明人,他与前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完全不同。在几次失败后,李奇微已经逐渐地掌握了我军的进攻手段,碍于志愿军后勤保障问题,我军的进攻时间只能持续一个礼拜,也就李奇微研究出的“礼拜进攻”。

当时间超出一个礼拜之后,李奇微就会率领大批的兵力反击!我军在战役中虽说歼灭了不少的美军,可我军的损失也一样不少。

三次战役之后,我军紧急收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朝鲜的冬天很冷,不少志愿军老兵说过:抗美援朝中,威胁我们最大的不是美军,而是天气!一口炒面一口雪,不是吹出来的,在朝鲜战场上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随着不断的南进,我军的补给线越拉越长,李奇微的眼光很好,他命令大批的飞机去炸志愿军的补给。志愿军只要没有补给,美军也就自然而然地胜利了。

彭德怀也说过:三次战役之前,歼灭的美军并不多,大多都是南朝鲜部队。美军一直败退,有一些诱敌深入的意思,对于要不要迫切地发动第四次战役,彭德怀也是得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

彭德怀在语重心长地和大家伙开了一个会议,会议上有各志愿军的军长、金日成、苏联顾问。

在刚开始的时候,同意彭德怀观点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洪学智。洪学智用客观的事实告诉那些一直打胜仗的志愿军将军、金日成以及苏联顾问:

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据来说明问题,26万志愿军入朝后,仅仅2个月损失高达10万。我们很多同志不是被美军打死的,是被严寒冻死的。现在志愿军内部急需补给,根本不宜进攻。

顾问根本不听这些,他认为以苏联人较高的战略眼光,美军溃散志愿军应该追击,直接将他们打败。

顾问直接致电斯大林,斯大林知道后也是比较迷茫。彭德怀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他的意思,几个小时后,毛主席回电:

“志愿军立即撤至汉江以北休整两到三个月,并且补充兵员。如果金日成认为不必休整就能前进,也可以同意让人民军自己去追击敌人,志愿军担任后方守备任务。”

斯大林得知毛主席的意思后,立马复合,并且告诉大家:东方战场上一切都应该听取彭德怀的,顾问可以先回国!

金日成明白,若是志愿军不帮助北朝鲜,金日成根本打不过南朝鲜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部队。金日成还是一直都在请求彭德怀,彭德怀知道后非常生气,他拿出了毛主席给的电报回复,看完电报后,金日成直接走了。

李奇微在等了几个月后,始终等不到志愿军的进攻,因此他们直接就开始向北反击。经过历史的验证,彭德怀这次的决定的确是对的。

直至1953年7月,我军与联合国军一直都在进行拉锯战。朝鲜战争已经距今70年,现在当我们回顾那场战场的时候,依旧能够感受到彭德怀的艰辛与不易。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