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0 11:30:01点击:
丁炳权(1897~1940),别字御伯,湖北云梦人,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他曾在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和陆军大学第一期深造,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出生于富裕家庭,拥有五百余亩地产,但他并未因此满足于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投身军事事业。
丁炳权曾入洛阳学兵营,担任鄂军参谋,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1921年,他经居正和上海党务部秘书孙铁人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并随后在他们的推荐下,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春,他抵达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毕业后,丁炳权积极投身于东征和平定刘杨叛乱的战斗,展现了他的英勇与智慧。1926年起,他历任国民革命军武胜关别动总队总指挥、第一补充营营长、第一特务营营长、总司令部警备第三团团长等职务,参与了北伐战争和龙潭战役,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后,丁炳权继续担任要职,包括第二十二师十四团上校团长、郑州军事特派员和襄河“剿匪”司令等。他在这些岗位上,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到了1932年8月,丁炳权担任三民主义力行社湖北社书记,开始涉足政治和保安领域。随后,他历任湖北省保安处参谋长、处长,1935年6月更是被授予陆军上校军衔。此后,他还担任了鄂东“清剿”指挥官和省保安副司令等职务,继续为国家的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九七师中将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 曾参加武汉会战、鄂南游击战和南昌会战。
1938年11月了兼任鄂商游击区指挥官,在湖北四新、大冶、鄂城、通山及江西瑞昌、武宁等地对日军作战,激战百余次,毙敌军 2300人。
1939年5月,日军对鄂南地区“扫荡“,率部与敌军激战十余昼夜。时值酷暑炎热,丁中暑病倒仍坚持指挥战斗。
1940年1月25日在江西武宁中暑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