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11:30:02点击:
金崇印,生于1890年,河北通县人,早年便怀揣报国之志,毅然投身军界。1918年,他已在陆军第九师崭露头角,担任连长一职。到了1926年,金崇印以中校团副的身份参与了北伐战争,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逐步升至参谋处长等要职。
抗日战争的烽火燃起后,金崇印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少将参谋长,协助军长高桂滋将军制定战略、运筹帷幄。1937年8月,当日军大举侵入山西时,十七军奉命在平型关团城口一带布防,阻击日军第五师团。金崇印以其精准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力,为十七军制定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部署,不仅有效地阻击了日军的进攻,还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
此后,在火烧岭、太岳山等战役中,十七军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战斗力和高昂的斗志,屡立战功。金崇印的军事才能和卓越贡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
1941年5月7日起,数路日军对中条山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他们在飞机、大炮等优势火力的掩护下,向我阵地发起集团冲锋,中条山守军奋起反抗,誓与日军血战到底。他们用简陋的步兵武器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疯狂进攻,双方多次展开白刃肉博,日军尸横遍野,我亦死伤惨重。当时,天降大雨,山路泥泞,加上日军飞机严密封锁我黄河各渡口,使我后方援军,弹药无法迅速补充。7日午后,日军连续冲锋,突破第十二师所在的第三军左邻友军的王家窑头阵地,并于第二天夜晚乘势冲破第三军第七师涧底河阵地,袭击我三军军部和第七师师部。双方战线犬牙交错,混战成一团,我军处于内线作战,孤立无援,渐成颓势。
时十七军驻守闻喜、夏县一带,至9日拂晓,因绛垣大道被日军截断,十七军腹背受
敌,遂转移至夏县通皋落大道南侧山东,继续战斗。时日军四面紧逼,情况紧张隧奋不顾身,亲率部队与数倍优势之敌肉搏苦斗3日,不幸于11日被俘,押送至山西绛
县横水镇。在被关押期间,日伪军百般威胁利诱,许以要职,但其以身为国家一将,志不稍移。敌囚其两月余,见劝降无效,于7月16日晚,将其杀害于横水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