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抗战英烈事迹 1941年——梁希贤

更新时间:2024-07-17 11:30:02点击:

梁希贤,生于1898年,逝于1941年,生前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的少将副师长。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事将领,以其坚定的抗战信念、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战场上屡建战功。梁希贤少将协助师长指挥部队,参与制定并执行了多项重要的战略计划,为保卫国土、抗击日寇的侵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将永远被铭记。

字哲生,原名梁梦瑞。1898年出生在陕西省同官县(今铜川县)黄堡镇梁家原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就读同官县立第一高级小学,1920年考入省立西安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毕业。后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三年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国民党中央一师(师长胡宗南)三团一营一连任中尉排长。一年后,升任一连上尉连长。1933年,升任一师三团三营少校营长。不久,升任为第三团上校团长。1936年,调任孙蔚如部第八师少将副师长,驻防韩城。

1937年“七七事变“后,梁希贤随孙蔚如部在平汉、同蒲线抗击日军。1940年,孙部奉命到晋南对日作战。同年秋,梁希贤调任第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

1941年5月,日军向山西境内黄河北岸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条山战役打响。新编二十七师担任第八十军右翼,扼守黄家庄、羊皮岭、门坎山、曹家川、马泉沟、台砦一带,正面为山西运城、夏县的日军。5月7日,日军调集重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从山西夏县柳树坪分四路向二十七师发起进攻,并集中炮火对第二十七师地张店镇杨家窑头阵地发动猛烈射击,该师第八十团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被迫退往二线阵地。8日上午,日军窜至二十七师师部北边特务连阵地豹子坪。当晚,该师师部自黄家庄转移到马圈沟,继续部署战斗。由于日军凭借强大火力,步步进逼,第二十七师不得不边打边后撤。9日上午,师部也转移到台砦指挥战斗。梁希贤与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继续指挥直属部队和卫士全部投入战斗。9日下午,日机数架低空盘旋,轮番轰炸,并施放毒气,梁希贤仍坚持在前线亲自指挥。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