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抗战英烈事迹 1942年——夏云超

更新时间:2024-07-17 11:30:01点击:

夏云超,生于1917年,逝于1942年,生前曾任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后改编为八路军)胶东军区卫生部的政治委员。他以其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在胶东军区的医疗卫生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保障部队的健康状况和战斗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战的艰难时刻,他始终坚守岗位,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桥头镇观里西村(今属威海市环翠区)。1935 年,在北平宏达高级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学医学院。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学校南迁。他回到故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并很快与当地的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取得了联系,秘密传递信件,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

1938 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 月,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路,任卫生处主任。后历任后方医院院长、五旅卫生处政委、胶东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等职。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团结医务人员,完成了许多艰巨任务,为胶东抗日部队医务工作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斗中,他总是同卫生员一样,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到火线上抢救伤员。他对伤病员关怀备至。1938 年10 月,部队在平度城北大青杨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八路军伤亡很重,领导干部相继牺牲。夏云超一面指挥战斗,一面组织人员把伤病员一批批抢救出来,及时包扎转移。一名重伤员肺部被打穿,坐不住、躺不下。夏云超从老乡家里找来一个“驮篓“,让他坐在里面,自己背着驮篓急行十多里,一直把伤员背到安全地带。

1942 年冬,日军大扫荡。夏云超带领警卫员到海阳、牟平、乳山一带,检查疏散在地方上的伤病员情况,不幸在马石山后落入敌人的包围圈。11 月24 日,在突围时,夏云超和警卫员先后负伤。两人同时突围已不可能,夏云超将重要文件塞进警卫员的背包,命令他突围出去。但警卫员死也不走,夏云超只好用枪逼着他离开了自己。在夏云超的掩护下,警卫员突围成功。当日军向夏云超冲过来时,他连续打倒两个敌人,最后,举枪对准自己,饮弹殉国。牺牲时年仅2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