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8 11:30:02点击: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反应,于1931年9月20日公开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表明了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定立场。紧接着,9月22日,中共中央又发布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强烈呼吁东北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坚决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中共满洲省委迅速行动,派遣了一批党员深入东北各地,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共同投身抗日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抗联队伍迅速壮大,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力量。
其中,在艰苦的镜泊湖地区,有一支由陈翰章指挥的抗日队伍,他们英勇顽强地打击日满军,为保卫家园和民族尊严付出了巨大牺牲。陈翰章,这位满族英雄,1913年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县,他的一生都与抗日救亡紧密相连。
"九一八"事变后,陈翰章放弃了原本的教育工作,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2年,他加入了吉林救国军,开始了他的抗日征程。在战火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救国军总参谋长、共产党员周保中的得力助手。
1934年,陈翰章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参谋长、代师长,继续领导着部队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尊敬。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镜泊英雄",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当时陈翰章部的任务是坚持宁安、穆棱、敦化、额穆、汪清、珲春以及中东铁路东段以南地区,确保与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联系通道,同时衔接北满和南满各抗日联军的情况沟通,以达到全东北配合作战的目的。1936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后,这一地区成为南满与北满和中共代表团联系的通道。陈翰章一直率部战斗在这一地区,并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1937年7月,陈翰章率部途经镜泊湖北湖头时,突袭了守卫水电站工地的日本守备队,焚烧了工程事务所,解救了大批中国劳工,致使日本侵略者苦心经营多年的水电站,仅开工半年就遭到严重破坏而停工。敌人用5000元重金悬赏缉拿陈翰章。不久,第二军第四师、五师合编组成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方面军指挥。1937年8月,他率部在安图县大沙河实行“围城打援“。经过4天战斗,共毙伤俘敌500多人,缴获机枪7挺、步枪300余支。同年9月24日,他率部截击日军松岛“讨伐队“,全歼包括日军少将部队长松岛在内的100余人。
1940年,陈翰章率部队从蛟河向敦化作战,当部队行至敦化黑石岭东侧一座江桥时发现有日军埋伏,陈翰章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成小股分批渡桥,日军以为是大部队的前方尖兵,没有攻击,等想明白过来时,部队半数已成功渡桥。接着渡桥部队与未渡桥的部队从两翼对设伏的日军进行夹击,成功击溃了日军。
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杨靖宇总司令及第一方面军指挥曹亚范先后殉国。为了牵制敌人,陈翰章指挥部队继续在敦化、宁安一线战斗。
在12月初,陈翰章在黑龙江省宁安镜泊湖房身沟深处密营,集结了数十名部下。商讨部队粮食供给问题后,分成两部,陶主任和金医官约15名左右留守同地,陈翰章率领部下田团长,赵、崔两指导员等约30余名部下自同地出发去袭击镜泊湖北湖头。12月5日零点40分左右,陈翰章率领部队袭击了镜泊湖北湖头日人采伐木材的“高岗作业场“。因伪满警察、自卫队、守备队等事先有所准备,凭借掩体以优势火力进行抵抗,陈翰章部突袭未能成功,作战中牺牲两人,于是撤退。尔后12月5日5点以后,陈翰章部7次和日伪满军警讨伐队遭遇,展开激烈战斗后,牺牲14人,被俘1人。
此时陈翰章部陷入极度的疲劳和饥饿状态。陈翰章为了回避日满军讨伐队和解决饥饿,决定返回陶主任留守地。南下镜泊湖东大庙岭附近。12月7日夜里,陈翰章部的一个人忍受不了极度的疲劳和饥饿,叛逃至湾沟附近讨伐队。
在叛徒的供述下,日伪满讨伐大队十分兴奋,镜泊湖警察署讨伐队及南湖头满军驻军迅速出动,各自追击陈翰章部踪迹,但没有发现陈翰章部。
当时日军小林讨伐队属下的通化省警察队为包围袭击镜泊湖北湖头的陈翰章部,缩小包围圈,出动行至镜泊湖南湖头一带,得知陈翰章部叛逃部下所供述情报,将其部队3个中队,1个中队留守湾沟、其他两个中队出发向小湾沟方向前进,搜索陈翰章部。12月8日下午13点20分左右,这支伪满警察队在宁安镜泊村小弯沟东南方约2公里处发现陈翰章部,开始围攻陈翰章部19人。陈翰章率部奋力反击,一时枪声大作,双方展开激战,激战一个小时30分左右,优势兵力的讨伐队打散陈翰章部。
在战场上,陈翰章部队5人壮烈牺牲,5人被俘获,其中有赵指导员和1名朝鲜族女战士。现场留下轻机枪1挺,三八式、七九式步枪各1枝,毛瑟手枪1支,勃朗宁手枪5支,携带电话机筒1个等其他物品。
在被俘的陈翰章部下和叛逃部下的确认下,证明了遗体中有令日本侵略者心惊胆寒的抗日名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牺牲时的陈翰章将军随身携带毛瑟和勃朗宁手枪各1支、宁安县南部十万分之一和五万分之一地图各一份与肩章,时年仅27岁。(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