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清华学霸弃文从武参与抗日战争:身先士卒中弹牺牲,年仅29岁

更新时间:2024-05-19 11:30:01点击:

1934年,屏山县诞生了一个传奇般的少年,他竟一举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三所顶尖学府的入学资格。面对这三所高等学府的盛情邀请,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彷徨之中。最终,在深思熟虑并征求兄长的建议后,他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选择清华大学继续他的学术之旅。进入清华后,他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广泛的兴趣,最终从物理系转学至社会系,开启了一段崭新而充满挑战的学习生涯。

这个学霸少年名叫凌则之,是四川省屏山县楼东乡人,他天生聪慧,学习成绩异常优秀,在1929年的时候,顺利考入宜宾叙联中,因成绩名列三甲,因此获得了免费的资格,在这里上了一年学后,次年借用兄长凌松如的名字提前考试,进入了成都联中继续学习。此后便一直使用自己兄长的名字继续求学。

考入清华大学后,他就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加入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当选为新的大队领导成员,之后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1937年,学霸凌则之正式投笔从戎,在太原军政训练班担任七连的政治指导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经跟随部队转战太谷、榆次、寿阳一带,为建立太岳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0年8月,百团大战爆发,当时凌则之指挥25团1营的官兵对马首车站发起攻击,歼敌20余人;同年11月,凌则之率领25团坚守在温庄阵地,负责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日寇在这场战争中依靠飞机的掩护对25团的阵地发起猛攻,凌则之身先士卒,在前线指挥部队作战,成功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当战役即将取得胜利时,凌则之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

 

新中国成立后,凌则之的后人曾经去过北京联系清华大学和人民日报社,为凌则之争取革命烈士的称号。最终,在中央领导的关注下,198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通知屏山县人民政府,追认凌则之为革命烈士。

如今,这位抗战年代的学霸英雄被安葬在了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永远长眠于地下。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高尚的爱国情怀,也表现出了一个热血青年面对家国危难挺身而出的责任担当!

(作者:心享)